孔子论语学习篇(国学经典导读之孔子论语第三讲)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八佾篇第三
包括二十六章,涉及内容包括:主要讲述了孔子“礼”的问题,主张在维护礼的制度上礼节上的重重规定,孔子在这一篇中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下面给大家一一讲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注】林放:鲁国人。易: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注】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孔子说:“夷狄之国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注】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女:同汝,你。救:谏止。
【译】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射:此处指古代的射礼。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斗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拱手行礼互相谦让,然后走上台阶。射完后,又互作拱手行礼谦让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啊。”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子夏问孔子:“‘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好像洁白的底子上画的美丽的图画。’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徵:证明。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子曰:“谛(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禘: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译】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注】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媚:谄媚、巴结、奉承。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子曰:“周监(jià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监:音,同鉴,借鉴的意思。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鄹: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科:等级。
【译】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是否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饩羊:祭祀用的活羊。爱:爱惜。
【译】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注】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子曰:“关雎(j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注】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战栗:恐惧,发抖。
【译】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diàn)。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摄:兼任。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语(yù)鲁大(tài)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zòng)之,纯如也,徼(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语:告诉,动词用法。大师:大师是乐官名。翕:合、聚、协调。从:放纵、展开。纯:美好、和谐。皦:音节分明。绎:连续不断。
【译】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是有规律循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直到最后完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武汉加油
八佾篇第三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