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

#媒体人周刊#

担水是时代的痕迹,从我记事儿开始到1978年离开农村,那担水的情景在田间、在地头、在沟边、在坑沿

……

那村头的老井留下了更多的记忆。

村头的老井,它的“年龄”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它从来没有干枯过,任劳任怨地哺育着村子里的一辈辈人,真是“井容德水千秋通,神佑灵泉万代流。”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1)

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是老井最有“人缘”的时候,乡亲们自觉排队,那队伍里有不同色彩的罐、有大小不等的桶、有长短不一的扁担;有小脚女人的摇摆、也有那孩童的晃动、体现着年轻男女的爱心帮助,编织着老井边担水时代的故事。

我的记忆中不管爸妈担水的身影,还是姐姐哥哥担水的姿态,后来自己担水那晃来晃去的样子, 但是担回来的水几乎是一样的,微苦涩的水有时有漂浮的树叶,有时有漂浮的小草,有时有不透光的浑浊,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水缸底沉淀的泥沙。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2)

担水看似简单的粗活,实际那在井里左右摆动水桶灌水应该是力量、速度、技巧的融合,有时掌握不好要反复摆动水桶,那水桶就像不倒翁似的按不倒,不但水灌不满桶,也容易造成水桶脱钩,眼看着水桶沉入井底。有些尴尬、有些着急、有些心痛……

担水归来,那一肩扛着空扁担,一手提着空空的桶,那是无声的语言,不问便知道另一只桶的去向了。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3)

打捞水桶是慢工细活,不懂得技巧,百姓的话不无道理——有牛大的劲无处使,那专用的工具是三脚锚,系上一根粗长的绳子,那三脚锚在井底下是“盲摸”,捞桶的动作是盲摸加提的转换,当手上提有了沉重的感觉,那一定是勾住了桶,当桶露出水面时,才能知道钩住了桶的哪个部位,如果勾住了桶的提篮,那会好不犹豫的稳稳的把它提上来,如果钩住了桶的边缘当桶离开水面的刹那间,没有了水的浮力,水桶很容易再滑脱。有时候自己的桶没捞上来,拉上来的是别人家的桶 ,给他人创造惊喜,更有一种成就感。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4)

在那滴水成冰的寒冬,看 井台周围那白花花的冰,穿娘做的疙瘩底的粗布棉鞋有一种安全感。还有娘做得厚厚的粗布棉衣,也起到一定抗摔的作用。

如今,当年的老井已不复存在,那些担水的用具及其辅助用品:“扁担、水漂、杆、钩、罐”等早已谢幕,各奔东西,但是那担水的情景,已勾勒在我抹不掉的年轮里。至今每次回老家,路过老井的旧址依然很怀念它,老井—— 我们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5)

看今朝,那清澈甘甜的自来水以及长江水、黄河水的引入,那是过去和现在编织的动人故事,那是水利建设、爱国卫生、绿色环保等部门团结协作的诗篇,那是改革开放智能的赞歌,那是人民智慧、祖国富足和强大的见证。那幸福的滋味回味无穷!

但是,那担水的记忆,让我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让我传递着节约用水的家风。

节约用水不是口号、不是“抠门”,是美德、是责任、是担当、是自律、是一种境界、是每个人永远的事情。

朋友们!“敬龙惜福从水起,饮水思源当感恩”。那就从节约用水开始吧!

小时候挑水吃什么(担水的记忆)(6)

(1、4图片由头条图库提供,2、5、6图片自拍,3图来自网络有侵即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