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3章感悟分享(轻诺必寡信道德经感悟)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一章的内容句句都是名言警句,不做简单的译文翻译,直接深入解读每一句话。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我们上学的时候,班级里真正的学霸从来不是那种整天啃书本的人,我们玩儿,他也玩儿,可一考试,人家总是第一;我们工作之后,会发现,社会中真正的牛人,也总是生活的很轻松,似乎没做什么,但一切事情都在无形中做好了。而那些整日忙忙碌碌,看起来特别努力认真的人,却越努力越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用力过猛,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用“无为”的方式和态度,什么是无为?就是不妄为,要找规律,找要点,按照道的方式来做事情;不多事,不没事找事的胡作非为。那些学霸和大神级人物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而是不动则已,一动就准。从来不做无用功,不轻易消耗自己的精气神,这就是“为无为,事无事”的最高境界。

我们再想一下,天下最好吃的食物是如何烹制的?一定是能保持食材天然味道的烹调方式最好,那些过度调味,已经吃不出原料本身口感的餐食,顶多能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却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越高级的餐厅越注重保留食材本身的特色,越清新淡雅;越低端的餐厅越多盐、多油、重口味。所以味无味,不是要吃没有一丁点儿味道的食物,而是要学会体验、感受最原始、本真的味道。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关于如何报怨?

儒家思想主张:以直报怨,也就是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对方对我不好,我就还以颜色。鲁迅先生曾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直道”。

基督教的主张:容忍。你打了我的左脸,我要把右脸也给过去。

老子的主张:既不报复也不容忍,而是以道德报之。这与佛家思想近似,以仁慈之心去感化对方,用道德的力量去教化对方。因为,大道不会放弃任何不善的人,我们前一章已经解读过: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善良的人也不能放弃。

当然,这样的境界很难达到,要看个人修为,同时还要考虑“大小多少”,因为大和小,多和少都是互为因果,多是少积累起来的;大是从小开始的。究竟如何报怨以德,要考虑很多因素,要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不是一刀切的事情。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曾国藩有一句话把老子这一思想解读的非常到位,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伟大的事情无不是从小地方开始;细微处不注意,可能造成大的纰漏,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实际上,天下没有容易的事情,越容易的事情可能越难办,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不会轻视任何人任何事,只有细心的把握事情的要点、关键之处,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大道,才能做成大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懂得了这个道理,从不会妄自尊大,傲慢、自骄,所以才能成为圣人。有些人说,我只是小事糊涂,大事从不马虎。事实上,在大事上真能不糊涂的人,小事也会看得清清楚楚,心明眼亮,不会错漏任何一个细节。区别只是说与不说,表现不表现出来而已,正所谓大智若愚,但并不是真的愚蠢,而是真精明假糊涂。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必定容易失信,而一个看似不轻易答应事情的人,往往说到就会努力做到。无论是做人做事,做企业还是做管理,诚信都太重要了。

有多少人,借钱时,恨不能歃血为誓,信誓旦旦,保证会按时还款。但到了还款日,又种种借口,一拖再拖,各种理由,甚至干脆就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就是没钱,爱咋地咋地,大爷我就是失信了,你能把我怎样。面对这样的人,只能怪我们自己察人不明,没能从他的轻诺之举,看出他的寡信之本。而这样轻诺寡信的人也很难成功成事,因为他失去了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信誉。

一个把天下事看得很容易的人总会遭遇更多的困难,用轻诺、轻视、轻慢的态度对待人事物,结果只能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而圣人,拥有大智慧的人总是一诺千金,说到做到,言行合一,从不会马马虎虎对待任何人,任何事,因为其严谨、细致,能洞悉事物的关键所在和要点所在,才更容易成功。

最后总结一下,天下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关键是看你以什么样的智慧对待,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33章感悟分享(轻诺必寡信道德经感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