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柏庐治家的格言,名人家风录朱柏庐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宋人石介的一句话道尽了百年家族的奥秘。什么样的大本大源能让家族兴旺长久?在江苏的昆山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族,数百年来,没有什么高官显贵,却出现了不少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朱用纯,也就是朱柏庐。和朱柏庐这个名字连在一起的,是他留下的五百字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
朱柏庐(1627—1698年),字致一,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朱柏庐治家格言》——这篇仅仅五百多字的治家格言,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这五百字家训家规,是朱氏家族数百年累世的总结。从迁居昆山的第一代朱子荣开始,至明初四世朱吉,学习圣贤,谨言慎行,做人表里如一;再到永乐时期的朱泰安、朱永安兄弟,清修苦节,并为乡里仪表;再到七世朱文、八世朱希周,皆成进士;十一世朱集璜于崇祯八年(1635年)因特恩贡给朝廷。朱集璜学习刻苦,为人清介,平易近人,一生以教书为业,弟子数百人,学行为乡里所重。
通贯十余代,朱氏家族个个清节冠时,经常以“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谈人格风骨,“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论自警自省,“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讲家教之法等。《治家格言》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言绝不是朱柏庐随兴而发,而是一贯的家风。
公元1645年,朱柏庐十九岁。这年农历八月,清军攻破昆山城。朱柏庐的父亲朱集璜以一介书生,也毅然上阵,挥刀杀敌。城破后,朱集璜投水殉国。年轻的朱柏庐带着母亲和四个弟弟逃出昆山城,从此家道败落。
朱柏庐先生一生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他甘守清贫,那么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一是继承朱氏家族一贯的家风,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清史稿》、《清史列传》、《孝义篇》等等,都把他称之为清代的“孝义第一”。另一方面,他在教学之余就埋头做学问,所以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著作。
朱柏庐孝顺父母,尊宗敬族。父亲死难,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到处流浪,非常艰难。生活稍稍好转,他又设置祭田和赡养族人的义田,修葺祖先的祠堂,友爱弟弟,亲密无间。
朱柏庐与人交往严以律己,胸怀宽广。他对官吏豪绅,以礼自持,不托私情;朋友尊敬他,即使意见相反,也不恼怒。他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诫弟子,做学问要在做人上下功夫,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失,强调“盖当以学问见己之过,不当以学问见人之过”;做学问还要对性情品格等方面增加修养,才能做出有益于社会的学问。
朱柏庐甘守清贫,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学者空话连篇,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还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他对行书和楷书非常精通,亲自书写《孝经》,门人后来把他书写的《孝经》刻在了石头上。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销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家格言》中的这些警策之句并非凭空想出,而是朱柏庐从儒学的日常践行中体悟得来。朱柏庐以孝、敬立身,一生自律甚严的同时,又友爱诸弟、体恤乡邻,德被一方,“乡里争曲直,得用纯一言即解”。
他的晚年声望日隆。许多人请他撰写序文和碑志,其中包括了《顾亭林先生集》这样重要的著作。
他还是一位极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生设馆教书,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弟子就有四十余人。直至七十二岁离世,归葬太湖之东的阳山祖坟,朱柏庐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等身。
公元1720年,朱柏庐已离世二十二年。人们仍然记得他,将他请入了家乡的三贤祠。这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终生清贫的朱柏庐还悄悄地留下了一份遗产。这份遗产,惠泽世人三百余年,一直传颂到了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