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感慨,追寻深圳崛起历程
■一张张新老照片组成了40年的“时空隧道”。
■全息动态影像展现40年发展变迁。
■深圳5G技术发展建设成果展示。
■展览真实还原老宝安县城场景。
■40年来的家居环境对比,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跃升。
记者探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
“1962年从香港看深圳·2020年从香港看深圳”“1984年107国道南头段·2020年深南大道”……一幅幅今昔对比的照片组成“时光隧道”,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的崛起历程和沧桑巨变。10月21日,记者前往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参观“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聆听展览背后的故事。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558个展项展示辉煌成就
经党中央批准,为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生动展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在深圳市举办“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展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承办。
展览突出艺术性和设计感,强化版面构图设计和色彩搭配,同时广泛运用各种展陈方式进行生动展示,除使用照片、图表、实物外,还运用主题场景、声光电、全息影像等,推出了“改革开放前的深圳”主题场景、“深圳40年沧桑巨变”时光隧道和“先行示范再出发”大型全息影像沙盘等数个重点展项,并展出了一批珍贵历史档案,生动展现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成就。
据介绍,此次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展线360米。整个展览中共有558个展项,其中使用照片322张(上展板照片261张),实物158件,图表30个,文件22份,场景3个和沙盘2个。
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孝松说,“展览的筹备要求非常高,从内容板块划分到每个展项的挑选均是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展览的筹备团队加班熬夜更是常事。如在照片的挑选上,为了让照片更有说服力、代表性和画面冲击力,大家绞尽脑汁、反复比对、反复挑选,力争呈现内容丰富、形式精彩的展览。”
四大部分重现发展历程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深圳中心区的今昔对比,黑白照片所呈现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宝安县深圳镇,彩色照片则是今年拍下深圳福田中心区高楼林立的全景图,走过一条展示改革开放前深圳原住民生活场景的通道,就正式进入了展览的第一部分砥砺前行四十载。
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展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块“中央决策 兴办特区”主要展示在党中央决策和领导下,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过程;第二块“不负重托 勇担使命”主要展示历届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对深圳的关怀以及深圳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作为;第三块“沧桑巨变 勇立潮头”聚焦展示深圳40年最显著最震撼且适合展览表达的重要变化。
第二部分为“阔步迈进新时代”,重点从贯彻2018年12月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着眼,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展示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成就。
第三部分为“扬帆启航大湾区”,主要从“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港澳实现更紧密合作”“核心引擎功能显著增强”“积极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示深圳推进大湾区建设成效。
第四部分为“先行示范再出发”,主要围绕中央对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战略定位和工作部署,展示先行示范区建设进展,并在最后展示深圳有力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工作成效。
走“时光隧道”感受沧桑巨变
亮点1
1962年从香港看深圳,2020年从香港看深圳;1982年从梧桐山远眺深圳市区,2020年从梧桐山远眺深圳市区;1995年深圳机场,2020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幅幅今昔对比的照片组成一条跨越40年的“时光隧道”,在“时光隧道”的尽头,是从1980到2019年,深圳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对比的动态图,深圳一路猛进,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0亿元到2019年的2.69万亿元,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崔孝松介绍,“时光隧道”使用了48张深圳不同时期同角度的照片作对比,能直观地看到城市面貌、人民生活、重大基础设施等变化。
“这里每一幅照片都来之不易。”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征集保管组组长于璟告诉记者,例如“时光隧道”一组“1982年从梧桐山远眺深圳市区:2020年从梧桐山远眺深圳市区”的照片是最能体现深圳的巨变。于璟说,梧桐山是深圳的最高峰,其中在1982年的照片中视野开阔,在梧桐山上可以直接从福田望到深圳湾、珠江。“照片呈现内容丰富,可以从照片中看到当时的深圳还有大片的农田,路也是土路”。另外一张则是今年拍摄的从梧桐山俯瞰深圳的照片,照片中,深圳特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标性建筑不断刷新深圳的天际线。
亮点2
看新老家居体现生活品质跃升
简朴的小木桌与精致的扫地机器人,暗红色的暖水壶与造型别致的加湿器、古朴的自行车与新潮的平衡车……新老家居场景是展览的实物场景之一。于璟介绍,两个年代家居布置都选择客厅局部来呈现。他说,这个场景的设置难度在于老家居展品比较难找,展品要求在20世纪70年代曾被使用过的。无论是日历、海报、奖状都尽量还原当时普通家庭客厅的布置,甚至遮盖木柜的布也是请教当时在深圳生活过的老人家,得到确认过才使用。“这个场景设置和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精挑细选的,力求还原当时深圳普通家庭客厅的环境。”
20世纪70年代,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这样的“老三件”是人们生活的一大追求,家居风格和生活用品以简朴实用为主。
而现代家居则体现了智能化和现代化。深圳作为一座科技之城,各种先进科技会融入当下日常生活中,电视、空调、冰箱、热水器等都是标配,平衡车、扫地机器人以及更多先进的智能家居陆续出现,家具用品更加科技化、现代化、多样化,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