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汉字怎么跟以前不一样(我们的汉字差一点变成这样)
各位好,我是语文课代表,今天是国际中文日,和大家一起回顾汉字一次简化“厄运”。
如果你穿越回1978年1月到4月,翻看当时出版的报刊杂志,你会发现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字。
下面图片中的字,都能认识的人,我敢断定都是50岁左右的人了。
来,先读一下1978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
放大了看看其中的细节:
再送你一本“小人书”,你知道其中讲的是个“什么大王”的故事吗?
再送你一幅电影海报,你能读准的话,读写菌就穿越时空陪你去电影院:
还有一张“电影展览”,估计这个你能顺着读下来:
再来看,“四川峨眉”变成什么样了?
据说“眉”字的这种写法,和上面“电影展览”中“展”字的写法,备受诟病,成了这种“字体”推出后迅速消失的原因之一。
再读一读下面的“公益广告”:
呵呵,有趣吧?
上面这些奇形怪状的字,就是所谓的“二简字”,也就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公布的简化字。
该方案于1977年12月20日正式公布,第二天就开始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大刊“试用”。
下面的表格,右边就是二简字:
1978年入学的“小朋友”(如今要奔五了),使用的教材,就用了二简字。下面是当年的小学语文教材:
下面是初中语文教材:
下面是初中地理教材:
二简字确实简化得有点过头,给交流造成不便。比如:
- “副局长”简化后写作“付局长”,很容易被误解为姓“付”的局长;
- “量”简化成“刄”,“翻”与“番”统一简化成“反”,结果“产量翻几番”就写成了“产刄反几反;
- “蛋”被简化成“旦”,“圆”字简写成“元”,“元旦”便有了两个含义,一是阳历新年,二是“圆圆的鸡蛋”……
由于这次简化的幅度过大,视觉效果极差,给很多人造成不适感,颁布后遭到批评,很快就“寿归正寝”:
- 1978年4月,教育部撤回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的决定。
- 1978年7月,《人民日报》停止试用二简字。
- 1978年9月,全国所有报刊杂志停止试用二简字。
从试用到停止使用,一年时间都不到。
二简字虽然在正规报刊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其流毒仍在,我们在公共场所,还会发现它们的影子:
注意:上面的字,如今可属于错别字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