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近几年的成就(推荐文章杨元喜)

测绘近几年的成就(推荐文章杨元喜)(1)

文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引用格式:

杨元喜, 王建荣, 楼良盛, 孙中苗, 肖云, 缪毓喆. 航天测绘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2, 42(3): 1-9.

一 文章导读

01 研究背景

航天测绘是全球基础测绘的主要手段,包括卫星地形测量、卫星重力测量、卫星磁力测量、卫星测高、卫星海洋测量等。航天测绘工程的发展经历了“返回型测绘卫星”工程、“传输型测绘卫星”工程和部分“集成型测绘卫星”工程。航天测绘是利用航天飞行器搭载有效载荷进行对地观测,并测制各类测绘产品,包括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地形测量等。通过梳理国际和国内航天测绘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航天测绘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02 主要内容

1)梳理了国际航天测绘发展概况。20世纪 80 年代,美国 首 先 提 出MAPSAT航天测绘设想,由于该卫星方案对硬件要求较高未立项研制,但该思路和设想对后续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航天地形测量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对美国航天测绘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俄罗斯航天测绘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俄罗斯也是从胶片返回式测绘卫星起步,20世 纪 60 年 代 到 20 世 纪 末,主 要 有 “天 顶(Zenit)”系列返回式测绘卫星。第二阶段也是传输型测绘卫星。然后,介绍了欧洲(包括欧空局、德国、法国)航天测绘的发展。最后,介绍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印度、日本)在航天测绘领域的发展。

2)介绍了我国第一代测绘卫星———返回型测绘卫星工程和第二代测绘卫星———传输型测绘卫星工程(包括天绘一号工程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资源系列卫星工程、高分系列卫星工程)的具体情况。

3)分析了航天测绘近期发展及未来方向。航天测绘不仅包括地形测绘还包括地球物理场测绘、海洋测绘、海底地形测绘等。介绍了中国将发射的低-低 跟 踪 重 力 卫 星 和低-低 跟 踪 海 洋 测 高 卫星。提出激光多波束测高卫星也可能是未来航天测绘的发展方向之一。指出:中国航天测绘几乎具备全要素测绘,包括地形测量、属性测量以及重力场、磁力场、海洋大地水准面等物理要素测量。但是中国的航天测绘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为了提高航天测绘效率,测绘卫星主要有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即:从载荷单一型向载荷集成型测绘卫星转变;从载荷集成型卫星向高密度敏捷型和微小型测绘卫星配套组网方式转变;从密集型组网测绘卫星向智能型感知测绘卫星转变。

03 总结与展望

航天测绘相对于传统地面测绘、航空测绘和海面测绘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的“返回型测绘卫星”开启了中国航天测绘的新纪元,之后的“探索一号”和相应的“天绘卫星工程”又谱写了中国传输型测绘卫星的新篇章。未来“载荷集成型”“卫星组网型”测绘卫星以及“智能型”测绘卫星必将极大拓展航天测绘的研究领域,提高航天测

绘效能,实现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航天测绘。如果星上智能感知、星上智能数据处理和智能数据融合以及智能数据更新得以实现,航天测绘将会为动态数字地球、甚至智慧地球的建设提供快捷高效高精度数据。

二 作者介绍

测绘近几年的成就(推荐文章杨元喜)(2)

杨元喜,1956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作了系统研究,是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登录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官网下载原文)

初审:张 琳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往期推荐

资讯

○《测绘学报(英文版)》编委李军教授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 蒋捷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 预告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技术”系列科普讲座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时空大数据应用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2021年度测绘、地信、遥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 中科院空天院2023年校园招聘提前批启动

会议

○ 2022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测绘科学与技术)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一号通知

○ 关于召开中国测绘学会不动产测绘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 第24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学术盛宴不容错过:10个全会报告、近500个口头报告

“智能时代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将于7月在汉召开

《测绘学报》

○测绘学报 | 韩李涛:顾及步行习惯的室内导航网络及其生成算法

○ 测绘学报 | 周宝定:基于众源数据的室内外一体化行人路网构建

○ 测绘学报 | 黄明益:多镜头全景摄像机球面视频无缝生成

○ 测绘学报 | 梁哲恒:融合多尺度特征注意力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测绘通报》

○ 《测绘通报》2022年第5期目录

○ 《测绘通报》2022年第4期目录

○ 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及三维建模分析

○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北京测绘》

○《北京测绘》2022年第3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2年第2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2年第1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1年第12期摘要推荐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2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6期摘要推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佳文推介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年第6期佳文推介

○ 专题征稿: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旅游休闲领域的应用

○ 专刊征稿: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征稿中)

《测绘工程》

○ 摘要 |《测绘工程》2022年第3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2年第2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2年第1期摘要推荐

○ 佳文推介 | 单目视觉技术在室内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年第2期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2年第1期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巨型星座/低轨大规模星座”专栏征文通知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

《卫星应用》

○《卫星应用》2022年第02期摘要○《卫星应用》2022年第01期摘要○《卫星应用》2022年第3期摘要○《卫星应用》2021年第11期摘要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测绘学报(英文版)》编委李军教授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 《测绘学报(英文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测绘学报(英文版)》专刊征稿 | 地图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教育:理论与实践

○ 《测绘学报(英文版)》专刊征稿 | 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

○ 火箭军工程大学—贺浩博士 |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高被引论文

《Satellite Navigation》

○ 杨飞博士:GNSS天顶对流层精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SANA佳文速递

○ 2022征文| SatNav“普适定位、室内导航与基于位置服务”专题

○ 2022征文| SatNav“GNSS地学应用”专题

○ 李昕博士:多频多星座PPP-RTK原理及性能| SANA佳文速递

《自然资源遥感》

○ 摘要 |《自然资源遥感》2022年第1期摘要推荐

○ 摘要 |《自然资源遥感》2022年第2期摘要推荐

○ 《自然资源遥感》征稿:“海岸带空间资源及生态健康遥感监测”专栏

○ 摘要 |《自然资源遥感》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 JGSA国际期刊2021年第5卷第2期论文摘要

○ 高被引论文推荐 |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 JGSA论文推荐 |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都在关注什么?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全球定位系统》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

○《全球定位系统》2022年第1期目次

○《全球定位系统》2022年第2期目次

导航定位与授时

○《导航定位与授时》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导航定位与授时》2022年第1期摘要推荐

○《导航定位与授时》2022年第6期“飞行器智能导航与控制技术”专栏征稿

○《导航定位与授时》2022年第2期摘要推荐

测绘近几年的成就(推荐文章杨元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