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之《春秋》《影行》《品评》三卷本的三种魅力曲润海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1)

丁果仙是晋剧史上一座前无古人的高峰,是晋剧须生行目前看到的最高峰。

为这样一位晋剧大王、大师立传,是功德无量的盛事。如今,由七位老戏人(暂称七老吧)组成的编写组集体编写的《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之《春秋》、《影行》卷、《品评》卷问世了,先睹为快,为三种魅力,激动不已。

首先是丁果仙的人格魅力。

无论是学艺、磨艺、展艺、传艺,丁果仙都展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从一而终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她是在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创造,吸收了说书红、盖天红等艺术家的优长,成长发展起来的。学艺是很艰苦的,她不惧艰苦,她学成了。她初学青衣后改须生,一旦笃定,终生不渝。无论是演戏、收徒,她都恪尽职守、一丝不苟。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2)

在她身上, 有一种宽厚的亲和力、无形的凝聚力。无论在哪里,她绝不鹤立鸡群,而是让大家“群星闪耀”。这也正如同栋梁之材,是在茂密的森林中出类拔萃的。没有森林,难有栋梁。没有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乔国瑞、丁巧云、乔玉仙、梁小云、刘俊英、花艳君、刘仙玲等群英扶持,她也独木难成擎天柱。在她的班子之外,还有程玉英、张宝魁、张美琴等,相得益彰,水涨船高。这固然有领导的扶持与协调之力,然而如果她缺乏凝聚力,也是扶持不起来的。

她有容人的雅量。无论在哪个戏班子,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但她能看得开,忍得住,融得成。她是同辈人、晚辈学子高而直的标杆。这座标杆不是自立的,而是在她身体力行的过程中自然树立起来的。并非丁门弟子的七老,尚且把她当作做人做事的标杆,她的徒子徒孙们就更不用说了。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3)

其次是丁果仙的艺术魅力。

丁果仙有她独有的天分和建树。丁派的精华在唱、念、做三方面。她的唱腔字正腔圆,炉火纯青,已经成为晋剧须生唱腔的典范,虽说是“无生不丁”,是有夸张,但起码是“十生九丁”。她的念白,在蒲白的基础上融进了京昆气韵,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句句可以入耳。听她念白绝对是一种享受。她的做派潇洒、自然、轻松、适度,不过不欠,不温不爆,创造出一种诗境,让人欣赏,让人陶醉。

丁果仙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艺术家,具有创新精神,她总是在不断地锤炼她的戏,精益求精。她又能创作演出与时代合拍的新戏,甚至现代戏。她博采众长,吸纳姐妹艺术的精华,融化为自己的精髓。

丁果仙演戏往往不拘一格,临场发挥,即兴创造。有时使配手难堪,使琴师鼓师措手不及,却显得鲜活、新奇,意想不到地受到观众欢迎,成了创新,成了新的定格。丁果仙一生中演过各类行当、数百剧目,一批剧目在她手上锤炼成了精品、非遗代表作,塑造出了一批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不仅应功的须生系戏脍炙人口,就是那个丑角戏《表刘流》,也独一无二地让人惬意、提神。她的许多戏不但演员在学演,而且成了当代戏曲院校的教学剧目。

丁果仙的艺术魅力,使人凝聚, 使人向往, 也使外剧团、外剧种愿意与她交流,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因而,她不仅仅是晋剧的,也是全山西戏曲的。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4)

第三个魅力是三卷本颇多看点。

全套书秉承追根溯源、广采博取的编写理念,使得全书处处充实平实公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十分尊重艺术性,写得像戏一样有观赏趣味。这里不能不赞赏七位编写者的戏剧才华。书中围绕着丁果仙,涉及了许多人物,教戏的、唱戏的、迷戏的,恋戏的、评戏的、为成曲奔波的、甘感忍辱负重的、在“文革”中为丁果仙送终的,写得让人感动,让人唏嘘嗟叹。可以说,这是一部晋剧艺术群芳谱!

我期待着这部巨刺出现在我的书柜中,像观赏家珍一样观赏之,像翻阅辞书一样翻阅之!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赞晋剧坤伶须生泰斗丁果仙三卷本成书)(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