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脱贫100问(安徽小岗村奔小康见闻)
中新社合肥9月19日电 题:安徽小岗村奔小康见闻: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倡节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安徽脱贫100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脱贫100问
中新社合肥9月19日电 题:安徽小岗村奔小康见闻: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倡节粮”
中新社记者 吴兰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严金昌5年前已经不再种田了。
2015年,他将自家35亩田全部流转出去,和家人集中力量经营农家乐。
严金昌,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1978年12月,35岁的他和小岗村其他17户农民一道,冒着“坐牢”风险,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将集体土地分至每户,首创中国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如今,见到这位77岁老者时,身体硬朗的他在“金昌食府”内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分享40多年来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倡节粮”的故事。
吃不饱 闯新路
“泥巴门,泥巴墙,泥巴洞里喝稀汤。”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
据严金昌介绍,为解决吃饭问题,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村民们走进严立华的家,签字按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大家种田积极性高了,实现“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墙上,一组数据讲述了当年“翻身”变化:从1966年到1976年,小岗村年人均口粮约200斤。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就超过13万斤,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收入400元(人民币,下同)是1978年的18倍。
“当年‘契约’一签,手印一按,谁也没想到,不仅实现了自家的吃穿不愁,还解决了中国数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严金昌说
不能懒 加油干
凭借自身的勤劳和生产能力的解放,小岗村人很快解决了“吃得饱”“吃得好”问题。
严金昌说,人不能懒,虽然日子好了,但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2008年,严金昌家开起了农家乐,当时只有4张桌子,人气不旺,但种田、开店“两手抓”,生活有奔头。
后来,随着小岗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岗观光旅游。2018年,小岗村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突破百万大关,2019年达115万人次。
严金昌家的“金昌食府”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闲不住的严金昌,除了在“金昌食府”内忙活,还管理着果园。“家里人人都在挣钱,日子越来越红火。”
生活再好 也要节约
在小岗村的入口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小岗村”等创意农业景象映入眼帘,有民众在这片网红处“打卡”拍照。
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2018年12月,小岗村的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0元,同比增长21.8%。自2018年起,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连续3年分别为每名村民分红350元、520元、580元。
当前,小岗村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的改革,成功从“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
小岗村美了,富了,但严金昌和小岗村人对于粮食和田地有着一份特别情结。严金昌说:“当年我们是饿怕了,知道粮食得来不容易。”
“吃不疼,糟得疼。”他说,“虽说现在我是个开饭店的,不怕大肚汉,但仍然要节约粮食。”
严金昌认为,当前倡导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真是“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在“金昌食府”里,严金昌不时提醒客人:“吃多少,点多少,千万不要浪费。”(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