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全集谁译的最好(莎士比亚我们变成这样)

莎士比亚全集谁译的最好(莎士比亚我们变成这样)(1)

电影《王子复仇记》(1948)剧照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国王克罗狄奥斯派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去试探哈姆雷特,看看他是否真的疯了,发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位从小跟哈姆雷特一起长大,是哈姆雷特的好友,派他们去执行任务不致引起哈姆雷特怀疑,用国王的话来说:“他这个年轻人的行为你们熟悉,因此请你们两位俯允在宫中稍稍逗留一阵子;你们这样陪着他,鼓励他寻开心,有机会就收集你们能够捡拾的资料,看看是什么把他这样折腾,又不为我们所知;看看真相展露后,我们是否有能力加以治疗。”(黄国彬译)国王的话说得冠冕堂皇,言外之意读者或观众当然不难领会。

哈姆雷特与两位好友见了面,三人先是以带有性暗示的语言调侃了命运女神一番,哈姆雷特这样做自然是出于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愤懑和控诉,而对于接受国王委派来试探哈姆雷特的两位朋友来说,他们是受了命运女神的捉弄而不自知。随后哈姆雷特说道:“两位好朋友,命运女神怎样对待你们了,要你们来到这个监狱?”哈姆雷特说的“这个监狱”指的是丹麦,并且说丹麦是“所有监狱中极坏的一个”。但罗森坎兹说他们不认为是这样。于是,哈姆雷特说了一段极为精辟的话:“噢,对于你们就不是监狱。世界根本就没有好坏;是好是坏完全由你的想法来决定。在我看来,丹麦是个监狱。”(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To me it is a prison.)哈姆雷特说的“想法”(thinking)是对上文罗森坎兹“我们并不认为是这样”(we think not so,my lord)中“认为”(think)一词的回应。

黄国彬先生的《哈姆雷特》译注里指出:莎学专家认为哈姆雷特这句话渊源有自,牛津世界经典丛书(Oxford World’s Classics)“牛津莎士比亚”(The Oxford Shakespeare)《哈姆雷特》一剧的编辑、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荣休教授希巴德(G.R.Hibbard)指出: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在当时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蒂利(Morris Palmer Tilley)编撰的《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格言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Proverbs in England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里就收有“A man is weal or woe as he himself thinks so”(一个人是好是坏就看他自己是怎么想的)。另一位莎学专家、最具权威的《莎士比亚全集》阿登版(Arden)中《哈姆雷特》一剧的编辑哈罗德·詹金斯(Harold Jenkins)也指出,稍早于莎士比亚的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在其长诗《仙后》第六卷第九章里写道:It is the mind,that maketh good or ill,/ That maketh wretch or happy(正是思想制造了善恶,制造了苦乐)。按照C.S.路易斯(1898-1963)在《牛津英国文学史》“十六世纪卷”中的说法:斯宾塞“在英国文学传统里论声名的稳定性和地位的中心程度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而已”。以斯宾塞在当时英国文坛的至尊地位、以《仙后》在当时读者中的影响而言,莎士比亚读过《仙后》似乎不应成为问题。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写过一篇随笔,见《蒙田随笔全集》第一卷第十四章,题目就是:That the Taste of Goods or Evils Doth Greatly Depend on the Opinion We Have of Them,权威的中译有三,均译自法文原文,可资参考:“论善恶之辨大抵系于我们的意识”(梁宗岱译)、“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马振骋译)和“对好坏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看法”(潘丽珍等译)。上述英译出自《蒙田随笔集》最早的英译本,出版于1603年,由伦敦一家叫做V.Sims for E.Blount的私人出版机构出版,译者是John Florio。根据莎学家的研究,从时间上推断,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可能受益于上述三个来源。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莎士比亚没有受过上述作家的影响,不同的作家曾经有过类似的说法也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况莎士比亚绝非等闲之辈,他让哈姆雷特说出包含有精辟思想的台词远不止这一句。另据莎学家、剑桥版《莎士比亚全集》中《哈姆雷特》一剧的编辑约翰·威尔逊(John Dover Wilson)指出,莎士比亚还在《奥赛罗》一剧中借依阿高(Iago)之口说过类似的话:’Tis in ourselves that we are thus or thus(见《奥赛罗》第一幕第三场)。梁实秋译为:“我们变成这样,或那样,这全在我们自己。”

事物本身应该是有客观评判标准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困惑,遭逢各种困扰,古希腊有句格言说,困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蒙田在文章中说假如我们都能不折不扣地把这句格言当成真理,那么人类的不幸就会得以减轻:“如果说坏事只是因为我们的判断而出现在我们中间,那么我们也就有能力对它们不屑一顾或避凶趋吉。如果事物可以由人支配,为什么就不能掌握它们,为我所用呢?如果我们心中的恶与烦恼,本身不是恶与烦恼,只是来自于我们任意对它们的定性,那也由我们来改变吧。” (马振骋译)

作者:吴其尧

编辑:安 迪、钱雨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