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子孙光宗耀祖(世代书香湖州德清县蔡启僔家族)

蔡氏郡望出自河南省上蔡县,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蔡启僔家族祖籍河南洛阳,蔡启僔先祖仕宋为显宦,北宋靖康年间,宋室南渡,蔡氏先祖护驾南行,后落籍于德清,遂为德清人。入清后,蔡启僔与蔡升元叔侄先后中状元,声名显赫,成为当地著名的世家望族。

蔡氏子孙光宗耀祖(世代书香湖州德清县蔡启僔家族)(1)

蔡氏祠堂

蔡演传,蔡绍宗子,号幼鲁,“自幼岐嶷,父绍宗早逝,外侮迭至,母张为族侄所辱,讼之官,将赴道审,演传攀舆号泣,守道闻而异之,遂将族侄褫革而治以法,家因讼中落。读书慈相山中,布衣蔬食,淡如也。时廉使见而奇之,遂妻以侄女。” 谒选后,授福建延平府将乐县知县,卒于官。

蔡奕琛(?-1654),蔡演传子,号韫先,年十三补博士弟子员,登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进士,释褐后授工部主事,迁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升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升太常寺少卿,擢顺天府尹,转大理寺卿,进刑部右侍郎,丁外艰归。南明弘光元年,以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晋礼部尚书。甲申年(1644)五月,南都陷,忻城伯赵之龙等降清,清廷加蔡奕琛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即僵卧不起,辞官归里。晚年自号“即是庵居士”,甲午冬,病卒。蔡奕琛著有《司铨疏草》4卷、《京兆疏草》1卷、《德清均田折田二议》。子蔡启偀(贡生)、蔡启僔。孙蔡维寅、蔡酬。蔡维寅,由内阁中书仕至直隶永平府知府。

蔡启僔(1619-1683),蔡奕琛子,号昆阳,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乡试中举,五上春宫皆不得意,至康熙九年(1670)庚戌科始捷南宫,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钦赐进士及第。相传其赴京参加会试时,“山阳令某,公同年也,往拜之。名纸既投,令于纸尾制曰:‘查明回报。‘蔡大怒去。明年及第,书一绝于扇寄之曰:‘去年风雪上长安,举世谁怜范叔寒?寄语山阳贤令尹,查明须向榜头看。’令大惭,百计修好焉。” 及第后,主顺天乡试,得人最盛,充起居注日讲官,进右春坊右赞善,官终翰林院检讨,以病归。悠然林下,数年卒。蔡启僔“于学无所不窥,尤精于天人理数之间。” 书法精湛,得颜真卿意,诗宗王、孟,著有《游燕草》、《存园集》及《洪范五行传》传世。卒,祀乡贤祠。

蔡华,蔡启僔次子, 字龙文,世承家学,志行不苟,性恬淡不乐仕进,由附监生考取直隶州判,辞官不就。著有《家约》、《容斋随笔》各1卷。孙蔡赐勋、蔡赐国,皆诸生,有诗名。

蔡升元(1652=1722),蔡演传曾孙,蔡奕琦孙,蔡启僔从子,字方麓,一字征元,“三岁能调四声,百不爽一,性喜读书,一目十行,过即成诵。”与弟蔡彬一起受业于著名学者汤斌,登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科第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起居注官,历官右春坊右中允、左春坊左中允、提督江南学政。康熙三十年(1691)陈情归里省亲。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清圣祖南巡,问其为何不来京就职,答以三代未葬,赐赏银六百两。十二月二十一日入朝,升詹事府少詹事,历任南书房行走、经筵讲官、日讲起居注官,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会试总裁官。康熙五十六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升至礼部尚书。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年七十有一。著有《纪恩集》、《使秦草》行世。子蔡汝龙。

蔡酬,蔡奕琛孙,蔡启僔从子,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进士,仕至云南河西县知县,寻卒。

蔡夔,蔡启僔玄孙,字韶卿,号赓堂,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科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升山西河津县知县,调介休县,官至山西平定州知州。致政后,优游林下,晚年曾主讲绍兴三山书院,著有《苕父诗钞》、《说史诗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