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无用方为大用(深度解析身教重于言教)

学而无用方为大用(深度解析身教重于言教)(1)

大喊大叫有多少用?

因为语言只能表达基本意识,比较粗略;身体力行,才能对孩子(或学生),接受教育起到形象的、详细的示范作用。一般来说,身教比言教的效果更快,更好。

这是由于任何一个人的模仿能力都要强于其理解、思考和创新能力。对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和表达其奥妙的知识和技能,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体会,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听人说来终觉浅,亲眼所见始知深。对一个老师来说,讲得好不如示范的好。或者说,讲多少遍不如示范一遍。

让学生模仿一个行为比通过语言去指导他实践同一个行为要容易一些。因为任何语言表达都有局限性,都不可能做到对某一行为描述的滴水不漏。任何语言都避免不了语义不详的缺陷;都避免不了语言的歧义和多种含义;都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严格来讲,任何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比较准确去表达,但又有谁能把所有的教学交流活动中的每一句话都精确到数学的高度呢?即使能精确到数学的高度,又有多少学生能完全听懂和理解呢?

例如,常听有些老师抱怨学生:“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理解?”。这里固然有学生接受能力方面的原因,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老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改变自己的讲解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没有把完整的思维过程示范给学生,只是在做简单的重复讲解,实质与对牛弹琴无异。

学而无用方为大用(深度解析身教重于言教)(2)

爱因斯坦

再如,爱因斯坦曾经明确表示,他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他还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思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本来就是同一思维中的水乳交融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二是人在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时,或在学习新知识时,首先用到的是逻辑性不十分严密的、但容易理解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其次才是逻辑性较为严密的、但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思维;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不管用什么语言,要想比较准确和清楚地表达出来,让他人比较容易理解,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言行一致的教育尚且不易,而对于那些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说教更应该摒弃。

那种语言上一套,行动上另一套;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要求别人讲奉献,自己背后吃奉献的人,一旦被识破,他的话还有谁会相信呢?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学而无用方为大用(深度解析身教重于言教)(3)

示范

例如,有的家长自己不爱学习,成天赌博成瘾、酗酒成性,一身不良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每天耳濡目染,怎能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呢?

因此,为了我们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孩子)做到的,教师(家长)应该尽量首先做到。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一定要求孩子做到。相对于行动,语言上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总之,从降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难度方面来说,或从学生更容易掌握的角度来说,作为教师或家长,对学生,能身教的尽量要身教,能示范的一定要示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