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

本文来自于和平的平说草原微信公众号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

2017年3月6日,随同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牧民摄影师苏∙青格乐巴雅尔前往蒙古国摄影创作,受蒙古国摄影家协会的邀请,我们一行3人参加了蒙古国中央盟乌哈塔拉柴达木苏木(乡)马文化那达慕。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2)

蒙古国地广人稀,原始生态保存完好,被誉为“世界上最后的原始生态国家”。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3)

马背民族马文化植根于民族灵魂深处,这里的苏木(乡)那达慕完全秉承13世纪的传统。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4)

蒙古国牧马人养马,也爱马,马文化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5)

在辽阔的大草原、奔腾的骏马不仅铸就了牧马人质朴、豪爽的性格,也孕育了传承马背民族的马文化。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6)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7)

蒙古国以马为主题的诗歌、故事、格言、音乐、美术、雕塑等,体现了牧马人对马的喜爱。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8)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9)

蒙古马性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在赛场上,马会按照主人的意愿拼死向终点奔跑,为了主人的荣誉,它会拼尽最后气力,宁愿倒地也不会半途放弃比赛。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0)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1)

目前,蒙古国拥有200多万匹马。蒙古国的牧马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养马,将马群放归大自然,处于半野生状态,在豺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咬,冬季能耐得住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2)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3)

蒙古马体形矮小,既没有英国纯种马的高贵气质,又无俄罗斯卡巴金马修长俊美的身条,然而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疾风暴雪,能扬蹄踢碎豺狼的脑袋。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4)

在蒙古国,大到国家庆典,小到民间节庆,赛马几乎都是保留节目。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5)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6)

每年在蒙古国国庆节那达慕大会上除赛马之外,还有马上骑射、马上杂技等马术表演项目,充分体现了马在蒙古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7)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8)

在交通不发达的蒙古国牧区,牧民日常放牧还是以马代步。在蒙古国的城市街区,偶尔也还会看到马匹与汽车并驾齐驱的景象。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19)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20)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爱马的蒙古国人都会将马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21)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22)

作者:

蒙古国牧马人摄影(纪实摄影和平蒙古国传统马文化苏木)(23)

和平,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牧区,长在锡林河畔。1976年应征入伍,1981年开始摄影创作, 1987年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宣传部编辑、专职摄影师,1990年参加全国高级专业摄影专修班学习, 2014年当选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锡林郭勒分行。

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首席代表、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农业银行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理事、内蒙古人像摄影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摄影家协会主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