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被枪毙结局(陈真原型刘振声)
一、终点
1960年,唐山,乐亭县。一个名叫刘庆顺的七十七岁的老人的葬礼在安静地进行。出席这场葬礼的人只有刘庆顺的妻子、女儿彩霞和几位经常往来的友人。天有阴云,温度骤然下降,像是要下雨了。前一天下过雨,空气中还漂浮着雨水的潮湿气息。
“行了,就这样吧。”刘庆顺的妻子说,“大家都回去吧。”
一行人于是就散了。刘庆顺和女儿回到家中时,雨就降了下来。
两人已经整理好了刘庆顺的遗物,或许因为下了雨,两人又想看一看遗物,就拿了出来。说是“遗物”,却既不是钱财,也不是值钱的物品,而只有年岁已久的一把刀,一串佛珠和一张请帖。
这张请帖母女二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她们不识太多字,但也认出了落款的“张作霖”三个字。她们也知道,当下的政治情势,这张请帖不会为她们带来好处。
她们打算烧了它,连同其它两样遗物,但是这样也就是烧掉了对刘庆顺留下的仅有的想念。母女二人最终将它们保留了下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起。
很多年后,彩霞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又想起了父亲的三样遗物,时隔多年再次将它们拿了出来。三样遗物都已经蒙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唯有那把刀在岁月痕迹下,依然透出一抹锋利来。
刀是单刃兵器,被称为“百刃之胆”,其势雄健,横扫万军。用刀的人豪迈、狭义,武功大开大合,以攻为主,多为砍、劈,但是防御不足,有时难留后路。
刘庆顺用刀,却不为人知。他曾经一身胆气,却选择远离江湖,他为人豪迈,重情重义,但却对人情、世故感到绝望,最终隐姓埋名,死在了唐山乐亭县,那里是刘庆顺最终隐居的地方。
二、拜师霍元甲,天津
刘庆顺,字振声,在他隐居前,人们记得的名字是刘振声。在他隐居后的几十年间,江湖上再也没有听说过刘振声,人们都说他已经死了。只有认识他的人,知道有一个名叫刘庆顺的人安静地生活在唐山的一隅,娶了妻子,生了孩子。
而命运的诡谲在于,刘庆顺才是他的本名,刘振声反而只是他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时的名字。在他终于成为“刘振声”之后,一直到他再次成为“刘庆顺”之时,期间也不过十几年而已。当刘振声决定远离江湖和世间纷扰,他三十五岁,正是武功和内修的巅峰,而此时距离霍元甲过世已经八年了。
三十五岁的刘振声再也无法辨识自己所面对的中国和时局,他曾经所追求的世界似乎更加缥缈了,他曾经相信的东西似乎也被所有人抛弃了。那么,他也只有退后隐居了。
这个先被所有人抛弃,之后又隐退的人就是《精武英雄》、《霍元甲》等影视剧中被中国人广泛传颂的民族英雄、霍元甲弟子“陈真”的原型。
刘庆顺生于1883年,也就是光绪九年。这一年,中法战争爆发,最终以法军不战而胜、签订不平等条约结束。
刘庆顺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河北地区的镖师,自然也都自幼习得武术,身怀绝技。刘庆顺也本应该如此,但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便病故了。十三岁以前,刘庆顺便跟随镖局押镖,走过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然而之后的命运却给了他另一条路。
1896年,他的母亲再嫁,他便随着母亲去了天津。当年秋天,义和团运动爆发。
这场仅仅持续了一年的“扶清灭洋”运动给只有十三岁的刘庆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三岁,正是对社会形成看法的年龄,也正是对人生感到迷惘的年龄,加之家庭因素,刘庆顺的人生由此改变了。
三岁看老,实在可笑。但是,十三岁多少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秉性。刘庆顺和母亲去了天津之后,便完全斩断了和此前生活的联系。想到三十六年之后,他毅然远离江湖、选择隐居,也是意料之中的了。
然而,在此后的岁月中,刘庆顺每每想起十三岁的这段经历还是会感到兴奋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使刘庆顺产生了“以武救国”的想法。
之后,完全出于偶然,他结识了一位天津的商人。这位商人见刘庆顺是块练武的好料子,便认他作义子,然后介绍给了当时声名显赫的武术家,霍元甲。
霍元甲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但是霍家武术自古“传内不传外”,此时的霍元甲并没有保证什么。不过,整个中国都在改变,时局风起云涌,想必逐渐改变了霍元甲的想法。就在不久前,霍元甲向侮辱中国人的俄国人斯其凡洛夫下战书,要求擂台比武。而这场比武最终以俄国人弃权告终。
此外,还有一点或许在霍元甲对待刘庆顺时产生了影响,那就是霍元甲同样出生在“押镖世家”。他的“秘宗拳”就是家传武术。之后,霍元甲将其演变为“迷踪拳”。
然而,和世人所认为的不同,被称为“一代宗师”的霍元甲虽然名声在外,并且在历次的比武中击败对手,但是直到1909年才在上海的“精武体操会”教人武术,而这时的霍元甲已经四十一岁了,距离他的死亡只剩下不到一年。
而在此前的岁月中,他先是做镖师,后在天津的港口做力工,最后在一家药铺做了掌柜。可以看出,霍元甲作为习武之人,却似乎置身“武术”之外,这也表明了他对武术的态度。刘振声恰恰也是这样的人。
1896年年底,霍元甲则打破了“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收刘庆顺做了自己的大弟子。这更加坚定了刘庆顺以武救国的决心,而天津的武术界中人从此也都开始叫他刘振声。
三、比武,上海,霍元甲之死,精武体操会
霍元甲这时已经患病多日——通过各方考据获知,霍元甲很可能得的是“肺结核”,甚至有一种说法,病灶来自他早年所练的气功,但是这一猜测不无根据——一心想将霍家拳传下去。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习得武术,强国强种,而刘振声的出现正好可以实现他的心愿。
几年之内,刘振声便掌握了“迷踪拳”和“三光门武术”的精髓。
然而,彼时的中国却没有为国人创造出“人人习武”的环境。如今来看,无论是霍元甲、还是刘振声,都走在一条注定以失败告终的、绝无可能的路上。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全体中国人的不幸。
在以陈真为主角的影视剧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武器要属“双节棍”。真实历史中的霍元甲便习得一手好棍法,他也将其传授给了刘振声。
如今,已经无法得知霍元甲和刘振声的“双节棍”练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他们的武术造诣则通过和俄国人、日本人的擂台比武为世人所知,和日本人的比武也成为了霍元甲命运的终点。
时值1910年,四十一岁的霍元甲已经来到上海,在“精武体操会”教人武术,并和自己的弟子陈公哲、姚蟾伯共同成立了“精武体育会”。也是在这一年,汪精卫在刺杀载沣失败后被捕入狱。然而,此时的上海,由外国人创办的报纸也开始公开批判慈禧的“执政”,这一方面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革命,另一方面也表明当时的上海已经完全在帝国主义的掌控之下了。
霍元甲和刘振声便是在上海创立了武馆,而刘振声“最初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扶清灭洋”,此时的他是否有过内心的挣扎呢?如今,所知道的,是身在上海的刘振声对洋人的态度比起十一年前,没有丝毫改变。他依然是那个渴望“以武救国”的刘庆顺。
只是,历史的巨轮将这些习武之人远远地抛下了,他们望着远去的火车,除了隆隆巨响,什么都看不到了,然后,就连响声也消失了。
1910年夏天,全国各地洪水泛滥,清廷抗洪无力,却向同样洪水肆虐的日本提供了十万捐款。夏末,各地频见农民起义,但是都被镇压。九月,上海的日本柔道会因为不满霍元甲创立“精武体操会”和“精武体育会”,前来滋事,提出和霍元甲比武。
霍元甲患有肺结核,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由此可见日本人的小人之心。然而,比起之后日本人的所作所为,这就不算什么了。
最终,代替霍元甲比武的正是他的大弟子,刘振声。这场比武的经过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比武的结果是刘振声先后击败了五位日本高手,挫败了日本人的阴谋——没有理由不去怀疑日本人提出挑战就是为了加重霍元甲的病情。
这段历史倒是和《精武英雄》等影视剧中的情节不符。《精武英雄》中将陈真和刘振声做了区分,剧中刘振声对日本人的态度也几经转变,目前自然是为了烘托虚构人物“陈真”这个角色。
不过,这种艺术层面的处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刘振声在离开“精武体操会”之后迅速被世人遗忘的悲哀。因此,当霍元甲的后人说“陈真是不存在的”时,人们也不必耿耿于怀了,是刘振声自己选择了离开。
离开的原因便是霍元甲之死。
在这场比武几天之后,日本人再次登门造访。但是,这一次他们不是来踢馆,而是来看望霍元甲的,同行的人中有一位名叫“秋野”的医生。这位秋野医生给霍元甲带来了一味“仁丹”,说是能治愈他的肺病(当时还不知道患的是“肺结核”)。而霍元甲相信了日本人。
这一年的九月还没过完,四十二岁的霍元甲就病逝了,死因是中毒。
霍元甲死后的第二天,秋野便返回了日本。
四、葬礼,天津,梦碎,梦醒
在《精武英雄》等影视剧中,陈真的人物形象大体上和真实的刘振声吻合。其中,陈真独闯上海的日本虹口道场也只不过是换了个形式而已。
这次“独闯”则是为了替霍元甲报仇。然而,这只是一种善意的艺术表现。所谓“独闯日本虹口道场”、“替霍元甲报仇”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1910年的中国,一个中国人要如何向日本人报仇呢?
霍元甲的死亡便不了了之了,只留下了他的葬礼上那副“成仁取义”的挽联。刘振声参加了他的葬礼,他望着这副挽联,又看向师傅的遗体,但是能做的也只有握紧拳头而已。此时的他一定已不再相信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或许也已经不再相信“以武救国”了。他连一个人的命都救不了,要他如何去拯救一个国家呢!
他想起了霍元甲在教给“迷踪拳”和“三光门武术”时说的话,要让每一个人中国人习得武术,强国强种……然而,现实的冰冷打碎了霍元甲的梦,也惊醒了梦中的刘振声。
他在管理了一段时间“精武体操会”之后,便离开了上海,没有告诉任何人要去哪里。他随身带着的只是一把刀。
几天之后,在南方的一所小庙里,一个和尚闭着眼睛,独自打坐。此时,他的手里已经没有了刀、没有了双节棍,而是一串佛珠了。上海的“精武体操会”勉强度日,但是辉煌已经不再。
天津的武术界也没有了那个名叫“刘振声”的力士。小庙中,这个手握佛珠的二十七岁的人,没有名字。
没有人知道在此后两年间,刘庆顺去过哪里,做过什么,是不是被人认出,甚至是不是离开过他的小庙。
不过,我倒是宁愿相信,心灰意冷的刘振声回了家,回到了他度过少年的天津,回到了静海县,回到了他出生的河北,回到了景州。在静海县他是否想起了他的押镖岁月,在景州,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呢?
五、中华民国,张作霖的请帖,“九·一八事变”
1912年,清廷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新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刘庆顺感慨年少的自己誓要“以武救国”,感慨时光飞逝,任谁也留不住。他没有忘记霍元甲,他每一天都会想起他。他戴上佛珠和那把刀,离开小庙,只身去了沈阳。
刘庆顺再一次消失了,他又成为了那个“力士”刘振声。他没有选择“迷踪拳”,它是霍元甲的,他在沈阳创立了“三光门武术馆”,教人武术。旧友来看望他,他便接待,但不再比武。
他为什么选择沈阳?这在《精武英雄》里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陈真问,中国什么地方日本人多?沈阳。
这或许正是刘振声接受张作霖请帖的原因——他成为了张学良的武术教练。此时的张学良既没有陷入风流、药物,在沈阳有势力。然而,他的命运在五年后彻底改变了,同时改变的还有整个中国的命运。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家里的女人们成天打麻将,麻痹日本人的眼线,撑到张学良稳定军队,才对外宣布张作霖的死讯。在这段时间,历史没有留下刘振声的记载,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留在张学良的身边,这一次没有选择离去。
最终,让他离去的是三年后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错误判断了局势,同时也迫于来自南京方面的“莫名其妙的命令”。他选择不抵抗,将当时中国最强悍的东北军撤离了。
刘振声面对张学良的“背叛”,再次感到绝望了。他想起了上海,想起了霍元甲被日本人害死,想起了自己习得一身武艺,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当时,他二十七岁,此时,他四十七岁。二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次,同样是不辞而别,刘振声选择了离开。身上带着的除了一串佛珠和一把刀外,还有二十年前张作霖的那张请帖。
他去了唐山乐亭县,他的义父在那里。在义父的资助下,他在当地办了一所小武馆,收了几个弟子。他不再是刘振声,他又成了刘庆顺,而这一次是最后一次。
六、余生的平静,娶妻生女,病逝乐亭县
在刘庆顺的余生中,他没再离开过乐亭县,也没有人认出过他。曾经能够击败五位日本空手道高手的力士已经不存在了。几年后,他娶了妻子,生了女儿,关了武馆。他没有教给女儿武术,过起了平凡百姓的生活,或许这才是他想要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刘振声一生痛恨的日本人终于离开了中国。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振声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祖国。
他亲眼见证了,东方红,正冉冉升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