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名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牵手科兴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2月18日,科兴控股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疫苗和药物研发等生命健康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科兴控股董事长、总裁兼CEO尹卫东介绍称,此次合作,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的新靶标发现和疫苗药物设计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结合科兴控股在疫苗研制、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在重点领域推进研发协同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名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名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2月18日,科兴控股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疫苗和药物研发等生命健康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科兴控股董事长、总裁兼CEO尹卫东介绍称,此次合作,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的新靶标发现和疫苗药物设计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结合科兴控股在疫苗研制、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在重点领域推进研发协同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据了解,创建于1958年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开创并推动了我国细胞生物学、宇宙生物学、生物物理工程技术等一系列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重大成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许瑞明指出,国家、科学院和研究所的发展规划都明确要求将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深度融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将全力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基础研究一定要进入到应用领域,才能够彰显其真正的价值。在刚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划也提到,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疾控机构联合建设疫苗应急研发和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中试生产等各环节保障能力。
加大疫苗布局
根据合作协议,在协议期内科兴控股总计投入5000万元支持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建“前沿技术与新型疫苗药物”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联合项目的成果转化,设立“科兴生命医学奖”,鼓励和支持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2月21日,科兴再次对外宣布,中国科兴将在未来五年投入10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研发以及产业化落地。
尹卫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基础研究是生物领域创新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源泉。科兴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基础研究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在基础研究层面的布局,结合科兴控股的优势,在重点领域推进研发协同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过去两年,科兴新冠疫苗也已在近6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累计供应量超27亿剂。
科兴控股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雅灵进一步介绍称,目前双方签署的协议框架明确,联合实验室主要开发的是一些在全球范围内疾病负担较重或开发难度较大的新型疫苗,比如关注度较高的新冠广谱疫苗也在此次合作框架中,目前处于结构设计阶段。
此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免疫选择压力下具有很强适应和进化能力,自然感染和传播过程中其S蛋白出现的碱基突变、缺失、插入能够显著增强其免疫逃逸能力,在新冠大流行的情况下,新冠病毒可能还会不断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异,因此,加快广谱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对于未来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
实际上,我国新冠疫苗为全球抗疫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现已有包括科兴新冠疫苗在内的7款国产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开展紧急使用,共计5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1款重组蛋白疫苗。
与此同时,疫苗作为疾病防控的有力屏障,我国在“十三五”期间,除了新冠疫苗外,在多个疾控重点疫苗实现产业化。“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则指出,在疫苗领域,重点发展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疱疹疫苗、多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产品。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科兴生物所在的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也在疫苗产业方面持续加大布局。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目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已集齐了“科兴中维”“民海生物”“沃森生物”“北京依生”等国内4大疫苗公司,涵盖多种新冠疫苗技术路线。其中科兴中维投资30多亿元,在基地建成3个P3车间,12条分装线,实现年产量22亿剂,出口巴西、印度尼西亚等50个国家。2021年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341.7亿元。沃森生物已布局3条创新疫苗技术路线,分别为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mRNA新冠疫苗,其中前两个疫苗将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化。依生生物皮卡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S-SC2-010具有预防性和治疗性双重作用,目前疫苗已获得阿联酋、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临床批件。
“下一步医药基地将依托现有科兴中维、民海生物、沃森生物、依生生物打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支持建设灭活疫苗、结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研发、生产管线。落地一批mRNA、DNA、基因工程、合成肽等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突发性传染病的疫苗研发及生产企业。”上述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另据了解,在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签约当天,科兴控股还与香港中文大学达成联合组建P3级生物实验室的意向协定,共同开展传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尹卫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来,科兴控股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近两年开始加速“产学研”布局,除上述两个签约外,在今年1月,为支持沈阳药科大学发展,科兴控股无偿援建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细胞试验中心实验室正式验收;科兴控股还将承担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中国中心建设工作,联合金砖国家及更多国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进行合作。
实际上,在我国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实力也较为雄厚,也有很多研究成果。
如在科研机构整体实力方面,据Nature Index的排名,中国位于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领先研究机构的数量也从2015年的4所,提升到了2019年的9所,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统计,2019年中国生物技术专利授权数、药品专利授权数、医疗技术专利申请数均名列全球前三位。我国在世界顶级期刊的论文发表量与被引量相较2015年也有大幅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据《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有效发明专利的实施率分别为14.7%和28.9%,低于美国高水平高校约37%的专利转化率。
造成上述原因有多个因素,其中资金支持方面也是其中之一。据PitchBook数据库统计,2016-2020年中国各阶段医药和生物技术项目的风险投资,其中99.5%的资金投资于A轮及以后轮次。而用于支持基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和概念期项目孵化的种子和天使轮资金占比仅为0.5%,远远低于欧美领先国家普遍超过4%的投资金额占比。
对此,“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划中也提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加快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技术创新方面,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行业增长急需培育壮大创新动能。
“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划也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要求加强政策协同和规划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其它相关部门,围绕规划实施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促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和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地方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医药工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制定实施计划和地方配套政策。
据了解,多个城市工业园区也推出了相关支持政策。如上提到的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对于创新企业将提供多项支持,包括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入股、从研发到产业化资金奖励等,此外,该基地还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化空间,可用于研发、小试、中试及规模化生产;培育企业创新发展,对接科研机构、临床资源、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的全产业链条服务。为企业提供包括人才引进、子女教育、人才公租房、工作居住证、用工招聘、供应链等方面的精准服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