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负面情绪该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人会有很多负面情绪,比如:伤心、恐惧、惊慌、担忧。

这些负面情绪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

如果你总是去想,这些负面情况会积累成疾。

《黄帝内经》:说:

恐伤肾,悲伤肺,思伤脾,喜伤心、怒伤肝。

有人会问:这么可怕,我有了这些情绪是不是意味着会生病?

也不尽然。

因为,只有进入你心里的负面情绪,才会积累成疾,如果能够自生自消,是无大碍的。

比如,你被一个人怼了一句。

如果对方怼了你,你就觉得自己的自尊心、面子都受到了极大地损害,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完全受不了,你气不过,每天都会想这件事,每天都很抑郁、愤怒,那么,长久以往,这股怒气会结郁在你身体器官的某个部位,那个久而久之这个部位就会发生病变,你的身体就会出毛病。

如果对方怼了你,你怼了回去就解气了,那么,这种哪怕一开始有负面情绪,后面负面情绪没有保留太久就消失了,那么,这就不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还有一种人,如果对方对怼了你,你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而是听着对方说了什么,你在思考他说的对不对,对的话就去思考,应该如何完善,不对的话也不多说一句废话,而是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样的人不会过多的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不会生起多少负面情绪,他们内心清静,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负面情绪的危害,所以,他们活得很坦然。

人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伤、恐、惊、忧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内心深处留下了负面情绪。

那么,有人会故意留下负面情绪吗?

基本没有。

但是为什么负面情绪还会留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

因为他们没有掌控好负面情绪,使负面情绪失控了。

就好比:“春雨飘微”,人们并不会害怕雨水打湿自己的衣服,因为大家知道这样的雨不会下很长时间。

再比如,“秋风乍冷”,人们不会盲目地去穿厚衣服,因为人们知道,这种温度不会继续降下去,而且很快会回温。

但是,如果一场雨越下越大,一股冷空气使气温越来越低,这就超过了人的预期,与人的预期不同,就会出问题。

这就是失控。

所以,产生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法掌控负面情绪。

既然失控是产生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如果要消除负面情绪,我们就要知道,每种负面情绪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只有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才能明白如何针对性地去消除它们,已达到可控的预期。

《学经》说:

贪恋痴妄易生伤恐,虚言挂碍易生惊忧。

贪恋、痴妄、虚言、挂碍,这些心理活动容易产生伤心、恐惧、惊慌、担忧的负面情绪。

更重要的是,这些心理活动很容易无止境的放纵下去。

比如,

贪恋:人的贪欲本身就是欲壑难填的。

痴妄:人内心的虚妄就如同深渊一样,会一直陷下去,没有止境。

虚言:你说一句谎话,会用一百句谎话去圆,当你把说谎成了条件反射,那么,你的内心将无处安放。

挂碍:总是牵肠挂肚,就会失去对当下的把控,整个人也就沉浸在了思念、忧患之中。

这些行为最后会导致“伤、恐、惊、忧”的负面情绪。

如何解决呢?

既然知道了负面情绪怎么产生的,那么对应根源去解决就行了。

“忧”源于挂碍,解决方法是消除挂碍。

如何消除挂碍?

不要总是思念、空想,要去做,去行动。

惹人忧者,未完之事也,故有劳而作,以去其挂碍。

“惊”、“恐”是源于虚言,你总是说虚假的话,你会变得不自信,害怕被拆穿。解决方法就是说到做到,言行如一。

心有所惊者,言出而行未践,虚言有伪也,故言行如一,以得心安神静也。

“伤”、“悲”源于痴妄,解决方法是踏下心来实心做事。

惹人伤悲者,痴迷妄思也,故知道而易行,是为得慧也。

我们通过思考和改善行为内心能变得通达,会感悟出很多事情,对于曾经执迷的事情也会放下、看透。

正所谓:

知来者不追,知往者不究,过了过了,事过则了,释然而不相介怀。知言者无妄,易行者不迷,做了做了,做了便到,知言而无有挂碍。

产生负面情绪该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