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穷也不要坑朋友再富也不要忘恩(这样的朋友就别交了吧)

作者|燕子

图片|Pexels 百度

俗话说:“有头发,谁想做癞痢;有鞋穿,谁愿光着脚。

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哪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人?

但凡是人,都免不了有狼狈的时刻。

但很多时候,人长大了,总不能如小孩子一般的没心没肺。

当下即使再狼狈,再不堪,总归要保持外在的体面。

这种仅存的体面,或许是自己给自己留存的一丝温暖,也常常是每个人的那一根稻草。

倘若那一刻,你恰好在场,请莫拆穿。

人生不易,知人难而不拆,这不仅是一种高情商,还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教养,一种格局。

01

人艰不拆,是一种高情商

朋友小文,属于典型的“三高”人群,即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

她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常不分场合地揭人短。

同事小黄因为骑电动车摔断了手臂,向公司请了两个月的假。

前几天公司的联欢会,小黄来参加了,本来大家都在嘘寒问暖地询问小黄的近况,刚到的小文一上场,突然来了一句:“哟,小黄听说你手摔瘸了,近期有什么工作上的事都是同事们帮你打点,怎么吃饭你就来了。”

现场瞬间静到让人无比尴尬,小黄也借着上洗手间,匆匆离开了。

依照她的话说,自己不过是口直心快罢了,内心没有任何的恶意。

但事实却常常是,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意思是,不看别人的脸色,一上来就胡说,叫做盲目。

能看穿是一种本事,不拆穿则是一种情商。

02

人艰不拆,是一种教养

同事阿萍,人称“公司三大嘴”。

有一次出于好奇,我问坐我旁边的男同事:“为什么叫她三大嘴?”

男同事说:“爱说人八卦,爱传人是非,爱揭人伤疤,故称三大嘴。”我第一次听,觉得这外号很新奇,但后面发生的一些事,就令我对这个外号暗自点赞。

阿宇一家四口都没收入,全靠他养,每个月还要供房供车,大家都知道他生活有点捉襟见肘。每次办公室有团建活动,他都会拿一些用剩的玩具或者吃剩的干净食物回家,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从不深究。

唯独阿萍,凡事喜欢一探究竟,经常不依不饶的问各个同事,说:“阿宇人怎么这么奇怪,经常拾些没用的破烂回家,他家这么穷吗?”

最后,搞到公司人尽皆知,阿宇自觉无比尴尬,抵不住压力后,无奈地辞职了。

契诃夫曾经说过,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容易的时候,你无需做到上善若水,但要学会将心比心。

能体恤别人此刻的不易,懂得尊重别人,明知而不问,就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03

人艰不拆,是一种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可以到达的高度。而不揭穿别人的难堪,是一种大格局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家, 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影响力》那本书,讲到了三种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心理因素,其中有一个说的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讲的就是,在生活中别人给你一些好处,你会尽力回报给他。因为拿了别人的好处,你就会产生一种亏欠感,很想为对方做点什么。

朋友一次跟我抱怨,说她妈妈每次去超市里买菜,都会带回来一些并不是太想买的产品。

东西虽然不贵,但久而久之,朋友也开始有点困惑。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超市经常有一些免费试用的产品,朋友妈妈每次试用了以后,都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买下一些。

这就是互惠原理的强大影响力。他给了你一些好处,你就自觉想回馈给他一些什么。

就像每个人的生活,当别人有难言之隐时,你能做到看穿不说穿,相信下次轮到你难看窘迫的时候,别人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当然不是让你每次做好事之前,先想起回报。但很多时候,正是这种不自觉的善意,成就了你。

就如《道德经》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就是一种格局。

04

人生长路漫漫,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一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时而有人伸手拉我们一把,渡我们跨过大风大浪;时而有人给我们设下埋伏,把我们伤得体无完肤。

人艰不拆 ,就是别人面对风浪时,你伸出的双手;人艰不拆,也是生活中最大的善意。

希望你我的余生都能成为前者,且遇到前者。

与大家共勉。

再穷也不要坑朋友再富也不要忘恩(这样的朋友就别交了吧)(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