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大处世哲学(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简介)
如果要找出一本代表中国哲学的书籍,那非《道德经》莫属。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我认为哲学是一门理论学,是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等做出合理解释的学问。中国古代很少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进行探究,因此导致哲学没有形成体系。不过,道家却是一个例外。以《道德经》为例,道家学派以“道”为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哲学框架。虽然后世未能在这个框架之下继续深化,但道家的哲学观毕竟对中国古人的思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中国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专门来说说《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则,应该顺应自然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世界万物的运行必须遵循“逻各斯”,这个“逻各斯”也就是世界万物的最高规则。在中国,也有类似于“逻各斯”的词汇,那就是“道”。中国古人将自然界万物运行遵循的总规则称之为“道”,大自然的规则就是“天道”,人类社会的规则就是“人道”。道既然是规则,那就是一种非实质的,是超脱具体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如此。
《道德经》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总规则是无法去探究的,人们只能够将之笼统地称为“道”,道的作用表现在了每一种物体之上。《道德经》并未具体说明道这种规则是怎么运行的,只是一再强调道是“玄之又玄”的,另外又说人类必须遵守道这种规则,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人们又将人类制定的具体规则称为“法”,意思就是对大自然规则的效仿。但实际上,由于人们并未探究道的真正内容,这也就是导致“法”成为了君王可以任意解释、变化的“王法”。
《道德经》认为道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那就是必须要遵守。由于人们并不清楚道的真正内涵,因此只能遵守大自然表现出来的规律。完全遵守大自然,那就是不要对大自然产生什么改动,因此要“无为”,顺其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天人合一”具有相通之处,都讲究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将“无为”延伸到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就是不要什么政府的干预,尽量回到远古“小国寡民”的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道德经》认为,什么礼乐、刑法、兵戎都是国家对社会的过分干预,反而导致社会大乱。“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家将原始社会时代的“无为而治”称为帝道,以黄帝而代表。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汉初取得了统治地位,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立的两方面
另外一方面,道又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在这一点上,儒家和道家的观点是相似的。《道德经》将万物产生的开始归结于一个奇点,这就是“一”,“一”也是“道”的代称。这个“一”后来衍生出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周易》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句子,两者的思想是相近的,因为这里的太极也就是最初的“一”,人们称为“太一”。
“一生二”也就是最初的奇点分裂为了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也就是阴和阳。中国古人认为,万物万物都有阴或者阳的属性。“万物负阴而抱阳”,阴和阳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表现为日月、男女、上下、天地、南北、寒热等。阴阳的观念,来自于中国的原始宗教崇拜。从男女交媾而繁衍的现象,人们得出阴阳交合能够产生万物。
从阴阳对立的观念延伸出来,就产生了辩证法。所谓的辩证法就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面,如荣辱,盛衰,福祸,美丑,刚柔,巧拙,进退,胜败,动静,高下,前后等。这些相互对立的两个面都会相互转化,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中认为,一个事物发展到了顶峰或者低谷,必然会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因此,《道德经》认为任何事物的两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如美和丑都只是相对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后来的庄子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三,《道德经》的智慧:守柔处弱,明哲保身
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两个方面都会相互转化。那么,作为人,该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处于不败之地呢?《道德经》认为天道就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因此,人不能够总是站在优势的一方,而必须保持在弱势的一面,如此才能有机会转化为优势。
《道德经》一再强调,人不能处于刚强之中,而应该保持柔弱。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于最柔弱的状态之中,也就是最坚强的状态,如江河之所以能够壮大,是因为江河所处的位置更低,能汇集更多溪流。
从这一点出发,《道德经》中给出了为人处世的一些见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到了顶峰的时候,也就是这个人最危险的时候,因此人必须要学会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中国历史上,许多接受道家思想的人都有这种思想,如范蠡、孙武和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了防止功高震主,选择退隐江湖,最终保护了自己,而伍子胥、大夫种、韩信则遭遇到了“兔死狐悲”的悲惨境遇。
孔子见老子
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保守的思维。中国人常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枪打出头鸟”等谚语。在专制社会残暴统治的古代,人们缺乏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力,因此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才能让自己过得安稳。《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些观点反映了古人十分缺乏安全感,只能选择忍让。因此,《道德经》和中国人的性格是相符合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