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1)

实话说,这本书我还真有点舍不得推荐,我可太喜欢它了!

尽量今年才过去一大半,我已经忍不住在“我的年度最佳”给它排了个号了。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2)

现在,我一定要给你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有多好看?

我最强烈的感受是,秒懂什么叫“沉浸式阅读”

以前只有小时候才会有这种体验:

深夜十点,家家户户熄灯了,大院的人们睡得特别早。一本书和手电筒被藏在临时搭建的棉被山洞里,山洞里透不过气,需要偶尔掀开一丝缝隙呼吸。全世界已经睡着了,有的人夜生活才刚开始,山洞的洞壁上已经浮现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想象。

我读《蝲蛄吟唱的地方》时,正是这种经历的重现。

浮想联翩,谁都不要中断我的大航海之旅,一旦被中断,又得重新登船,从海平面的那边再度扬帆。

请注意,接下来有剧透内容。


《蝲蛄吟唱的地方》读书笔记

where the crawdads sing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3)

这本书是畅销小说,我对畅销、网红的东西不太感冒,之前看过《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勇气》等等,都不尽我意。

并且,光是书名那不认识的“蝲蛄”两个字,都让我把它束之高阁。

后来书荒,我就想:这个蝲蛄到底是什么?

蝲蛄读作là gǔ,我百度了下,两种解释:一种是小龙虾,一种是昆虫,我猜想会吟唱的不可能是小龙虾吧,准是那种会咕咕叫的昆虫没错了。

但蝲蛄在书名里的英文是crawdad,它的确是一种淡水小龙虾,我又好奇了: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4)

带着这个迷惑的问题,我正式开始认识这本书。

故事发生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湿地,一个叫做基娅的湿地女孩,她的#残酷青春成长故事。

有些人的残酷青春,或许是失恋,或许是校园暴力,或许是郁郁不得志,这都是抽象的残酷。

而发生在基娅身上的,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残酷:

六岁的时候,母亲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离她而去,只剩一个易怒的酒鬼父亲;

七岁多,连酒鬼父亲都离开了,将她留在荒无人烟的湿地独自生存。

这只是故事的开端。

但是在这本书里,并不是要讲女主角有多么的惨,最后遇到“王子”有多么幸运。

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冲突:偏见。

前段时间,Nike的员工很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做偏见。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5)

偏见无处不在。

歧视,就是偏见造成的形态,它很强烈,非常明显,而有一些偏见,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在我们的心底最深处。

几乎每个人,都存有不同类型、不同深浅的偏见。

我承认,我的偏见也经常出现。

坐电梯的时候,如果同行的人看起来不对劲,眼神闪躲或者是他的着装“肮脏”,我会不自觉退到角落里,担心是贼或者是坏人。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隔壁桌是个光膀子左青龙右白虎的大哥,声音豪放,我会猜测对方文化程度不高。

如果某个人讲话扭扭捏捏,低眉顺眼,我觉得他不够tough,就会经常忽略掉他的意见。

甚至有时候对某个地方,也有偏见:“点评网上这么多差评,这家店一定不行。”

偏见让我错过了很多东西,而且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

2010年我入职新浪微博的时候,网友们都是有事说事,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复杂的想法。

当时我有个马甲账号叫做“孔老师”,每天都发很多野史,我只需要很纯粹地贡献一些好玩的段子。

有人喜欢,他就看,就评论;不喜欢,也不会网友也不会跳出来怼你:“你讲的什么鬼?有根据吗?”

我现在很少上微博,风气太可怕了,一种极端的,偏激的情绪正在增长,压迫和消灭掉任何温和的表达。

评论区一定有人在站位,仿佛所有事情只有正反两面,没有中间地带。

不只是微博,已经波及到了很多的社交平台。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消失在了互联网,偏见让人们纷纷离开。

那些浮躁的、暗涌的、没道理的乱流,正在把一个又一个的人拉进去,直到他们也变成了乱流的一部分。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6)

而基娅面对的偏见,正是无数偏见中的一种:“你是一个肮脏的湿地女孩,浑身散发着淤泥的腐味,充满了毁灭的气息。”

这和Nike员工的偏见,没什么不同。

你的身份低微、无依无靠,宛如野草,你不配和我们一起出现。

你脏兮兮穿着一双破鞋子,你有什么资格碰衣架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呢?

这种歧视不是异族的歧视,异族的歧视看起来似乎更加深刻,而是源自于脑海里最刻板的印象,它反而根深蒂固更难被消除。

所以,

湿地女孩基娅只上了一天学,去镇上都只能绕着树丛走,不然就得忍受所有人怪异的目光;

在成长过程中,她躲得远远的,看着青春靓丽的同龄人嬉戏打闹;

在面对t突如其来的感情时,她卑微,渴求,最后只能任它远离。

这本书的确很适合被改为电影,我光是通过文字都能在脑海里不断刻画出场景。它具备了故事性,也具备了电影中很重要的矛盾冲突,还有人们最爱看的逆袭,有一点点玛丽苏。

如果故事就是这样,那它就是一本妥妥的残酷青春小说。

如果读者视角在被王子拯救,那就是童话式的大女主小说了。

这是什么类型的书,在于你如何阅读。

在我这个读者看来,它的亮点不只是在故事情节上,而仿佛是一本有情节的“国家地理杂志”。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7)

我最喜欢的是作者的写作功底,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这个地方,也能凭借作者流畅的文字,浮现一个真切的湿地。

她的写作手法,对生物和环境的描写太过真实贴切,非常细腻,我太喜欢了。后来我才注意到作者Delia Owens是一个著名的野生动物学家,这本书是她70岁的处女作。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8)

书里的描写手法贴近真实又华丽:

“生长在咸水中的草坚韧无比,如同刀刃,绵延数英里,间或被一些扭曲的树截断,这些树像是在模拟风的形状”;

“秋天来了。常青树没注意到,但美国梧桐注意到了。它们在石灰色的天空中摇晃着成百上千的金黄色叶片。”;

“蔡斯的妈妈,出现在覆盖着霜花的玻璃后。隔着玻璃,她的身影显得晦暗、破碎”(这是蔡斯刚离世,她妈妈第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

还有很多的句子,都写得非常棒,全程无尿点,一口气读完之后还意犹未尽,看完我对湿地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让我有点想到了小时候家旁边的那一大片湿地。

所以,我的推荐理由是:

“书有启发作用当然很好,但如果能让读者读得辣么爽,有什么理由不入手一本呢?”

听说这部书会改编成电影,搓手期待一下!

风吹草动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我的年度最爱来了)(9)

最后解答我的疑问:为什么蝲蛄(小龙虾)会吟唱?

小时候,妈妈经常鼓励基娅探索湿地:

“尽你所能往远了走,远到蝲蛄吟唱的地方。”

在遇到不友善者入侵的时候,我们最好藏得远远的。

蝲蛄是不会吟唱的,所以这个地方是不存在的。

它象征着远离社会、接近大自然,能够逃离这个纷杂的、孤立的社会,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所以独自生活的基娅,已经和这个星球及星球上的生命紧密相连。

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女孩们,不要惧怕走进荒野,永远不要丢失到天边的勇气和对自由的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