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熟古文观止(从古文观止学听)
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曾说:“读《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古文观止》中有许多帮助人们提高“听力”的故事与思想,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领导要有听得进肺腑之言的勇气。真话往往直来直往、切中要害,自然听起来刺耳、感觉上不爽。少数领导害怕下级提意见,错将善意的提醒当作恶意的批评,不但不思己过,反而给提意见者穿“小鞋”,长此以往,谏忠言、讲真话者便销声匿迹。领导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开门见山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接着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收到的功效,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作正反对比,深入论证了逐客的错误,得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结论,指出秦王要一统天下,必须有海纳百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整篇文章听着刺耳,但句句情真意切。秦王未因此前已经同意“逐客”而拒听,也未因开头即定下“以为过”的基调而恼怒,而是耐心认真地听完陈述,终被打动,也成就了其后秦王统一六国的霸业。
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大多被太宗采纳。他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建议太宗广开言路。魏征病卒后,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可见对他的器重。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但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他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虚心纳谏,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生活上要崇尚节俭,提醒太宗“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些肺腑之言,让太宗十分信服又万分感动,他重用魏征等诤臣,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真正实现了“垂拱而治”。这些文章启示领导要想听到真话,关键是要有敢听真话的气度,从善如流、闻过则喜,才能营造下级敢讲真话的氛围,从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领导要有悟得透弦外之音的智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人“逢人只说三分话”,在关键处语言较为含蕴,或旁敲侧击,或只言片语,或话中有话,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要有较强的敏锐性,善于捕捉细节,听得出“话外音”。《古文观止》中有不少此类篇目,《触龙说赵太后》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篇。
《触龙说赵太后》写触龙在太后盛怒、坚决拒谏的情况下,先避开矛盾,以自己的小儿子说事,阐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必将导致“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然后委婉地指出太后对幼子的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当“为之计深远”。由于说理透彻,赵太后听出了弦外之音,改变了原来的固执态度,以长安君作为人质,齐国终于同意出兵,有效化解了危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齐相邹忌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领悟到一个被偏爱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围的人,可能因听不到真话而导致完全错误的判断。他用切身的体会劝谏齐威王,终于使威王开门纳谏,从而出现进谏者“门庭若市”、最终“战胜于朝廷”的大好形势。
《送天台陈庭学序》中,宋濂首先肯定陈庭学“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说明道游览名山大川确实有助于人的发展。但作者最后话锋一转,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坐守陋室”也照样可以修身养性。这其实是对陈庭学提出了劝诫:不要把游览山水当作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或是性格所致,或是情势所迫,往往采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听出话中之话,才能更加全面了解掌握群众的诉求和心声,这也是对领导“听力”的考验。对“弦外之音”,领导必须善听细琢,认真消化,并将其作为改进作风、推进工作的动力源和参照系。
听其言、察其行,领导要有辨得出欺人之谈的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人类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语言这种方式传达交流思想,但由于受到不同动机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失真。如有的给自己涂脂抹粉,有的扯大旗作虎皮,有的言不由衷。
《报刘一丈书》一文中,当客受到召见后,即大喜奔出,遇上熟识的人便说:“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把那些奴颜婢膝、趋炎附势人的奴才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当属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相公接受贿赂后也对人说“某也贤,某也贤”,则把当权者的丑恶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无须加以评论,读者也会领略到“某也贤”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下属为了引起领导重视、博得领导好感,不择手段虚报浮夸、刻意抬高自己。领导要想客观评价下属,不仅要看“唱功”,关键要看“做功”。要到所在岗位看看其工作实绩,要到群众中摸摸其真实情况,要到同事中听听对其评论,只有全方位、立体式考察鉴别,才能拥有一双慧眼,把“南郭先生”拉下马。当然,现实中不仅有“半瓶咣当”之人,也有不少“满瓶不响”、刻意掩其锋芒的人才。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当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和才能时,冯谖说没什么爱好、也没什么才能,孟尝君还是笑着收下他,体现了孟尝君的耐心和智慧。冯谖为孟尝君买“义”并凿就“三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正应了“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这句老话。冯谖之所以言不由衷,其目的就在于考验孟尝君是否“叶公好龙”,是否值得辅佐。这也提醒领导,“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人才要在一线使用、也要在一线识别。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杨卫国),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