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引用莫泊桑语录(守住寂寞两年冷)

世界杯引用莫泊桑语录(守住寂寞两年冷)(1)

陈军老师。

世界杯引用莫泊桑语录(守住寂寞两年冷)(2)

王明超老师(右一)和学生。

世界杯引用莫泊桑语录(守住寂寞两年冷)(3)

马德友老师(右)和学生。

以上均为资料照片。

记者 伊巍 曲新建

对于每一位援藏教师来说,他们肩负教书育人责任的同时,也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使者。这是一份艰巨而有意义的职业,这更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他们用行动谱写着“智慧援藏、真情援藏、用心援藏”的大爱乐章,他们的爱就像阳光,洒满雪域高原。

淄博第十一中学王明超老师:

援藏经历是一份宝贵财富

时光如白驹过隙,淄博第十一中学王明超老师为期两年的援藏支教生活已经结束,回想两年多来的在藏经历,缥缈的思绪又回到了前年那个难忘的八月。

2016年8月,淄博第十一中学接到了选派“组团式”援藏教师的通知后,便在全校发出了号召。对于王明超来说,西藏是美丽的远方,高原、雪山和布达拉宫都对他有无穷的诱惑。他毅然走进了书记的办公室报上了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准备之后,王明超踏上了进藏的行程,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却不知入藏后的高原反应着实给他上了沉痛的一课。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回想起那次高原反应,王明超仍然是刻骨铭心。“头痛欲裂,失眠无力,滴水难进,还呕吐不止。我把这当成了西藏高原对我的第一道检验,在模糊的意识之间始终有一个念头激励着我:得挺过去,还要上课呢。”王明超说,他后来才知道,如果他第五天还下不来地的话,就要被送回内地换人了。第五天的时候,他一下子站起来了,开始在走廊慢慢地走动。他知道,新的生活要开始了。

王明超说,孩子们学习都很刻苦,但考试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很多在课堂上讲了又讲的东西,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依然出错。

“不知为何,初为人师时的艰辛和酸楚时时涌上心头,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已经确信无疑的某方面的能力:降低难度,精分梯度,反复演练。”王明超后来发现,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些学生们的母语是藏语,他们用汉语学习这些文化课,真的不简单。“所以,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只有更加努力地备课、上课,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这也是援藏的初衷。”

“最牵挂的就是儿子了,最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最对不起的是妻子。第一批来的五十个人都是这样,所有在藏的援藏人员都是这样,不论职务,不分男女,我们在付出着,家里的人也在付出着,我们共同期盼着西藏的明天更美好,西藏人民的生活更幸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王明超说,他珍惜在藏的每一天,把这份经历看作是生命中一份宝贵的财富,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然能够感到欣慰。

淄博五中马德友老师:

为了那一声声质朴的问候

“老师,您是从哪里来的啊?”

“老师,您再给我们朗诵一首诗吧!”

“老师,您能给我单独讲讲怎么写高考作文吗?”

“老师,感谢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老师,我们班这次考第一名了!”

“老师,您看看我报的志愿行吗?”

“老师,我被录取了,西藏大学!”

“老师……”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暖人的话语,一个个熟悉的面庞,无数次在淄博五中马德友老师的脑海出现。

2016年8月,作为“组团式”援藏教师团队中的一员,马德友从淄博去了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朴实、纯洁、善良、刻苦,是他对学生们的初始印象。作为班主任,他用了比在内地多两倍的时间才记住了学生们的名字。慢慢地,他们彼此熟悉起来,于是,“马老师”“老马”“马帅”成了学生们对他的称呼。

马德友中途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学生虽然很刻苦努力地学习,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在级部的最下游徘徊。在与原班级科任教师、班委会成员、各层次学生数次交流后,马德友找到了班级工作的切入点。这个点就是次仁同学,一个盲生,日常生活、学习非常不方便,家庭贫困,但他学习成绩在班内级部却一直名列前茅,经常考第一名,虽不是班委成员但在班里威信很高。于是,马德友决定把次仁同学树立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次仁同学的带动下,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空前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学期,班里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师生关系越来越和谐,学生们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次仁同学作为2018年全国高考两名盲人考生之一,被西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录取。

“我生病了,学生们清晨就把热乎乎的姜汤送到我的办公桌上,留下温馨的话语。”马德友说,两年来,学生们带给他太多感动。教师节学生们精心布置教室,一句句质朴的语言温暖着他。从入学开始就一直照顾次仁生活的普扎西同学,课间和晚自习给次仁读课文读题的次仁卓玛、坚泽拉姆等同学;运动会上旦增罗布等同学的奋力拼搏,歌咏比赛次仁笛子演奏、全体同学合唱取得第一名,班主任节晚会学生们载歌载舞……这一切的一切,换来最后班级高考升学率100%,重本升学率62.5%的优异成绩。

“援藏是一种学习,用心付出才有满满的收获;援藏是一份财富,用心享受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援藏是一种洗礼,用心体悟才能有灵魂的升华!援藏工作艰辛而快乐,援藏生活充实而忙碌。感谢援藏工作给了我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了我这样宝贵的人生财富!”马德友说。

淄博第十七中学陈军老师:

用爱心浇灌“格桑花”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日喀则机场,走出飞机旋梯,蓝天白云映入眼帘,阳光刺眼,空气清新,但陈军老师的心情并不轻松,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装在他的心里。出了机场候机厅,来到机场门口,前来迎接的人们早就摆好了香炉,还有洁白的哈达。

“不亲身体验很难想象,原来西藏的孩子和我们这里的孩子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是语言的差异,他们的母语是藏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英语是第三语言,平时上课有藏文课,也有汉语课,除了藏文课以外,其他科目都是用汉语上课,这就相当于用外语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难度可想而知,学习的难度的确比我们的孩子要大很多。”陈军说,“平时藏族的老师交流总是用藏语,一旦和我们交流,马上切换成汉语,这又让我感觉非常有意思,但不论用藏语还是用汉语交流,办公室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来到教室里面也有不同的感觉,孩子们之间交流也是用藏语,和老师交流才用汉语,但是并不流畅,有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吐,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耐心和他们交流。毕竟学生是在用‘外语’和我交流。”

淄博的援藏教师有10人左右,其中有5人是援藏满两年后又申请了延期的老师。他们很快成为了亲密的兄弟和战友,每个老队员和新队员结对子,一对一帮扶。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比如吃饭怎么吃,吃多少合适,虽然饥饿感的程度比内地要大,但是不能吃多,因为缺氧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比如洗刷这些小细节,什么时候洗头,多长时间不能洗澡,洗澡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等,无微不至。

到了周末,在老队员的号召下,援藏老师们就像家人一样开始围坐在一起,和面,切馅,调馅,擀皮,包起了包子,虽然都是大老爷们,没想到竟然做得很成功,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大家顿时兴起,聊起了家乡的好多事情,排解了很多新队员的思乡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