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

大纲我在湖北襄阳有一个养殖场,养殖小尾寒羊已经10年。以前咱们养殖的小尾寒羊,头一胎大部分都是只分娩1~2只羊羔,两年分娩3胎。小尾寒羊素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生育数量多的特点。但是,很多养殖户,还是因为小尾寒羊不能多产羊羔干着急。

大纲我,用改良过的小尾寒羊,基本都可以实现一年两胎,每次产3~6只羊羔。每年平均可产羊羔8只,而且成活率,可以达到96%以上。

如何达到这种养殖效果,仔细看完这篇文章,您就有可能已经完全学会。具体如何缩短母羊哺乳周期?如何才能让小尾寒羊早发情?早配种?如何使用多胎生物技术?并且保证羊羔成活率?才是本文章的重点。

请允许我先来说说,我养殖10年,认真总结出来,影响小尾寒羊多胎生育的几个原因。再来根据这些原因,对症施治的个人方法。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1)

小尾寒羊养殖场

一.导致小尾寒羊分娩数量过低的五点因素:

1.遗传因素:这种情况约占单胎现象的40%。也是最不容易逆变过来的主要原因。

2.饲料原因: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在不同的养殖周期,采取因羊施料供应。这种情况约占25%。

3.种公羊原因:约占10%,多年、多次使用同一类种公羊配种,影响了羊群品质集体下降。

4.疾病原因:约占15%,比如卵巢囊肿、严重的生殖器官疾病或者生殖器官畸形等。

5.其它原因影响:比如气候、温度、居住环境等,约占10%。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2)

大纲我这里的青草

二.实现小尾寒羊多胎分娩的五点要素:

1.用择优改良过的小尾寒羊做母本,缩短哺乳期。

2.适量加大精饲料投入比,选择好优质种公羊做父本。

3.通过母本、父本优化,采取科学营养方法饲养。

4.运用双胎苗皮下注射,基本可以实现母羊一年受孕两次、分娩两次,每次产羔3~5只,一年平均可产羔羊8只。提高产羔率50%以上。

5.积极主动治疗影响母羊繁殖能力的疾病。

网络上记载,在西北地区曾经出现过,单只母羊一次产8羔的情况,但是,成活率并不高。这种情况也只是个案。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3)

我家河边的青草资源

三.配种受孕时间,影响生育品质和数量:

注意:初次配种母羊的受孕时间,易迟不易早。已经怀孕分娩多次的母羊配种,易早不易晚。小尾寒羊的发情期较早,有些母羊出生后,草牧资源丰富,饲料搭配合理,生长速度较快,5~7个月,就有明显的发情表现。

母羊的发情主要表现为:“主动爬跨其它羊只,也不拒绝其它羊爬跨,左顾右盼,尾根私密处流粘液,渴慕爱的滋润”。为了实现养殖效益,有些养殖户赶忙让种公羊给母羊配种。这是一种错误的、拔苗助长的做法。

四.初配母羊,过早发情受孕坏处多:

大部分发情早的小母羊,生育机能并没有完全成熟。卵细胞也没有完全分化,子宫内膜还比较薄弱。小母羊的身体,就好像才刚刚开荒的贫瘠土地一样,没有基础肥源和有机化合物滋养。

如果把种公羊的精液比做是种子,把初育母羊的卵子比着是土壤,就算再好的种子,种植在荒芜、枯寂、缺乏维生素的土壤中,这样的收成,不用过多的实践,结果可想而知。

发情三次以上,或者出生后8~10个月的小尾寒羊,生殖系统才算完全成熟。过早的发情配种,不光容易出现母羊早产、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甚至还会导致每年、每次、母羊只生育一个羊羔的情况发生。简单一句话:“过早的受孕分娩,影响生殖数量和质量”。

经过多年养殖,我们都知道,小尾寒羊常年发情,尤其以春季和秋季生理期发情,更加频繁旺盛。小尾寒羊,发情周期一般为18天左右,可持续发情1~3天。发情时,眼神迷离,不愿意一直埋头采食,不停的咪叫,吸引公羊注意。后尾私密处红肿、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4)

弯角绵羊

五.配种季节影响生育数量和品质:

小尾寒羊初配母羊,在第三次发情后,应选择春、秋两季配种较为适合。因为这个时候,草牧资源丰盛,温度气候适宜,更利于胎胚着床后,能够迅速地生长发育。母羊的妊娠期一般为150天左右,春季3月受孕,经过5个月的妊娠期,到8月份分娩。刚好又是秋季草木结荚,万物丰收的时节。更利于小羊羔健康快速的生长。

秋季9月发情受孕的母羊,150天后,刚好到了第二年的春季3月,百花盛开,百草萌芽,大自然又给小羊羔和母羊带来了鲜嫩甜美的牧草。

小尾寒羊继续育肥6个月左右,公羔也刚好到了销售旺季。及时销售、淘汰掉老弱病残羊,依靠优质基础母羊繁殖,实现羊群数量翻倍增加,自己养殖的小尾寒羊,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养殖回报了。

同时期配种,减少了种公羊和饲料资源浪费,也方便后期母羊分娩后,对羔羊的人工管理。疫苗防疫,哺乳、缩短哺乳期、去势断尾、同时期的饲料搭配使用等,不光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养殖成本,更提高了20%左右的养殖效益。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5)

开口吃草的羊羔

六.多胎繁殖解决办法:

1.为了提高养殖品质和数量,一定要采取母本羊淘汰。切记,不是所有的母羊都适合做母本羊。母羊的排卵数量,决定了分娩数量。母羊的排卵能力,大部分来源于遗传基因,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后期饲料营养。太肥、太瘦的母羊、多次单胎分娩的母羊、和已经生育过6年以上,12胎左右的老母羊,都不太适合继续做为基础繁殖母羊

2.不是所有的强壮公羊可以做为父本公。"母羊好,好一窝。公羊好,好一坡"。选择生长发育一年左右,已经完全成熟的小尾寒羊母羊做为初配母羊,在第三次发情后期,开始接受配种受孕。为了保证受孕成功,建议配种次数不低于两次以上。选择已经生育过多胎羔羊的小尾寒羊母羊,做为基础繁殖母羊。在第一次发情初期,开始接受配种受孕。为了保障受孕成功率,建议配种次数不低于两次以上。

3.淘汰出局,连续两年以上均产单羔的繁殖母羊和老、弱、病、残母羊。优化基础繁殖母羊品质。

4.种公羊对多胎生育有帮助:优质种公羊要求:高大威猛、体格健壮,眼睛炯炯有神,雄性特征明显。睾丸对称充溢。非配种母羊三代以上近亲。优质种公羊价格较高,单只小尾寒羊父本种公羊,根据区域不同,价格甚至高达3000~8000多元。

每只种公羊在母羊发情周期,可以给30~50只母羊配种,为了保证配种质量,每天最多给三只母羊配种,中间需补充精饲料,如:酒糟,豆粕、玉米、小麦、胡萝卜等各一次,并休息两天。饮食量以30分钟吃干净较为适宜。

如果附近有几家绵羊养殖场,大纲我,一般不建议购买优质种公羊,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可以选择调换配种方式。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6)

我老家散养的波耳山羊

5.小尾寒羊可以和其它绵羊配种,也可以选择和德国美利奴羊做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药物和生物资源,提高母羊排卵数量。现在养殖户中已经有很多在使用生物科技,来促进母羊多分娩的技术。多胎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卵巢机能分化卵细胞”。

6.采用双胎素,在羊颈部皮下分别做不同时期的,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21天后,再注射第二次,每次2毫升,过2周后,在母羊的发情期内,及时配种。多胎素刺激母羊体内的生殖激素,促进黄酮体孕激素的分泌。提高加速滤泡的合成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母羊的排卵率。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7)

单只母羊分娩的羊羔

七.缩短哺乳期,提高生育繁殖时效:

1.正确选用母羊、幼羔提前断奶方法:

促进母羊提前发情配种机制,以往的自然养殖规律是,母羊分娩完成后,需要给羊羔哺乳3~6个月,严重影响母羊的繁殖速度。强制断奶,可以迅速恢复母羊产后身体精神状态。提前发情受孕。在母羊哺乳一个月以后,可以在母羊的乳头上,涂抹有刺激气味的药物,用鲜嫩的青草悬挂空中,让羊羔昂着头吃草,引诱羊羔改吃开口料。

2.人工喂养,实施方法:

断奶后的羊羔,也可用纯牛奶90%加蜂蜜10%搅匀后,用奶瓶人工喂养羊羔。还可以在配比的奶中,添加磨成粉末的土霉素一到两片、或者加少量益生菌冲剂、可湿性粉剂等,提高羊羔的免疫力。预防羊羔痢疾拉肚。多试用几次饲料调配方法,就可以让羊羔成功断奶。

3.母羊产后恢复方法

母羊经过怀孕、分娩,盆骨、子宫,生殖系统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伤害。可以在母羊的日常饲料中,适量添加豆类食物、小麦、玉米、骨粉、钙粉和维生素粉剂等,帮助母羊迅速恢复健康状态,为下次受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关于使用多胎素的个人建议:

经过多次不同两组,注射多胎素和没注射的同期母羊做比较,注射过多胎素的母羊,产羔率优于没注射过多胎素的,提高产羔数量33%左右。

此多胎素注射方法,大纲我前后共实验两年,证明多胎素对提高养殖数量,确实真实有效。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双羔苗水剂,据说效果比多胎素更好。但是,大纲我没具体使用过,不做任何评价。

虽然目前没发现使用多胎素有什么弊端,但是,大纲我还是建议尽量不用,或者少用,而且,此药剂价格也不便宜。)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养殖场的小尾寒羊)(8)

放牧回来的羊群

解决母羊生育数量品质的总结:

母羊产羔率低与遗传因素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可以通过淘汰、优化基础母羊,在选育配种过程中,把握好最佳配种状态和时间,缩短哺乳期。改善母羊饲料种类,并多样化供应优质草料、补充碳水化合物等。在母羊发情期以酒糟催情,豆类和饼粕等精饲料,安眠促膘为主。科学严谨使用多胎素制剂,选择优质种公羊配种等几方面,多管齐下,同时施效。加强母羊发情期、妊娠期、幼羊羔分娩前后期、哺乳期和生长发育过程的细致管理,基本就可以实现小尾寒羊,一年怀孕两次,分娩两次,年产羔羊6~8只的目的,以此实现养殖数量品质的双提高。

以上的操作方法,大纲我,虽然实践多年。但是,各区域的牧草资源、环境气候、饲料种类等,都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大纲我的具体实施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养殖户采纳,仅供广大新老养殖户作为养殖技术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