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怎么读拼音(34远上寒山石径斜)
随着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篇叫做《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爆网络之后,关于某些诗词中的读音问题,则又被从土堆里刨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杜牧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清华宫》杜牧
该文称“衰”、“斜”、“骑”皆被改作了“shuāi”、“xié”、“qí”,并加上了一条后注:
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qí)。
但恰恰是这个“自作聪明”的“作者注”,使得一篇科普文沦为了“谣传”。因此,笔者就从汉语音的流变说起,谈谈这个“斜”字到底怎么个读法。
古音的流变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就是我国古音系统的大致体系。简单的来说,如果大致划分一下古代的音韵体系,我们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 上古
上古音时代大致是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的语音体系
- 中古
中古音则分成南北朝的中古前期语音体系和唐五代的中古后期语音体系
- 近古
近古音则是宋元明清时期时期的语音体系
如今我们能考证到的最早的韵书,就是隋文帝开皇年间,由陆法言牵头,集合了当时的一群大佬弄出来的《切韵》.《切韵》原书已经失传,但从散佚的残卷中 我们得知:其中收录了1.15万字,中有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之后,初唐由许敬宗提议、由孙愐编制《唐韵》;北宋年间又由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元代又由刘渊编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生于江北平水,所以又称作平水韵)......
虽然这些韵书只是“拟音系统”,仅作为书面语的语音而拟定的,但我们在其中依然能发现语音的流变过程。
比如宋人已经分不清“东”和“冬”的发音,因此在词韵中将这两个韵部合二为一;到了元朝,大多数人则分不清入声了,因此出现了“入派三声”的情况(《中原音韵》时代起,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古平,今已分化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上、去三个声调中去。)
叶音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不是皇位更替,声乐系统也是如此。随着掌权者的民族属性之更迭,自然而然语音系统也是“轮流坐庄”,因此,后人不知道前人文字怎么发音的囧事不单单在现代,历朝历代都有,而某些自诩聪明的人便弄出了一套“叶音”的道路出来。
什么是“叶音说”呢?我们先听个故事:
据说唐明皇李隆基读到《尚书·洪范》中“无偏无颇,遵王之义”的时候,觉得这个“颇”和“义”不押韵啊,就擅自将“颇”换成了“陂”,以求押韵的效果。
但实际上呢?汉字的构成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形声字”(即谐声),而义繁体的是“義”,便是从“我”声旁而得音,因此在古代(李隆基认知的“古代”)“义”的读音跟“颇”是能押韵的
------这种因不懂语音学、没有根据的改字读音的蠢事儿就叫做叶音
早在南北朝之后,大家读先秦文章就感觉到有些地方不押韵,他们为了使得韵脚和谐,就擅改韵脚以达到(当时读音)的押韵状态,因此,不单单李隆基干过这种事儿,宋代大佬朱熹也干过:
朱熹把《‧行露》中在当时不押韵的地方全改了:
朱熹也不曾了解古今读音有所差异,自作主张的讲这些字的读音全改了------这个影响就太坏了,作为理学大佬、党派魁首,朱熹这么干之后,自然上行下效,因此叶音在文人阶层影响极大(不但宋代,后世也是如此),甚至于明代陈第才把这套歪理推翻了,已然有人用叶音的方式来标注古音。
古代的“斜”字到底读什么?
时至今日,旧学体系崩溃,文言文变成了缅怀符号,被装进了课本之中。而在学习文言文、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大部分人虽然发现古今读音不同而造成了“不押韵”的问题,但却并没有独立打破“见知障”的能力---------因此,大家非常容易接受一些“本无根据却看似符合认知”的谣言,其中,就包括了【斜读成“xia”才是对的】这种传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用普通话读《山行》诗,很多人发现:家(jia)、花(hua)押韵,斜(xie)却不押韵,这时候,就有个声音出来了:“斜在古音是读“xia”,如今读xie是错的”......此言一出,众人一副“果真如此”的表情,难怪我觉得读‘xie’有问题呢,于是乎,斜在诗中读“xia”几乎成了共识。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点,白话文不是文言文,普通话也是不是古音;同时呢,不管哪一个朝代都没有【斜念“xia”】的说法-------说斜念“xia”的,就是前文提到叶音说的流弊。
虽然古今不尽同音,但古今依然有同音------这才是作为一个没有断层的语音体系的应该有发展轨迹。
我们看《诗经丨硕鼠》中的韵脚:“麦”、“德”、“国”、“直”,如今读起来是不是不押韵不和谐?但是我们看诗经的另一篇《关雎》:
韵脚中的“洲”、“逑”如今按现代汉语读音依然是押韵。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虽然古今读音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一脉相承、并且有完整的迁移轨迹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斜的读音演变:
在《诗词格律》中,作者云斜在唐代读SIA(第二声,S为浊音),但更准确的说,在唐音中“斜”应该读作“zia”或者是“dzia”,而在《说文》中,斜是"似嗟切"
“S”是个浊音,但之前不是写作“S”,而是写作“Z”或者是“dz”(中古浊辅音中叫做邪母),其中“dz”便类似于"子"(轻音),现在汉语不怎么分清浊,但中古音中却有,在流变过程中,原来的浊音和对立的清音合并,“Z”或者“dz”变成了“S”。
因此,确切的说,在唐代的“斜”读作zia(或者是dzia),而到了近古明代的时候便成了sie,以及现代的xie---------然则在流变过程中,没有哪个时期是有XIA这个读音的。
如今的“斜”该怎么读?明白了前因后果,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斜字该怎么读了。语言的作用首先就是为了交流,并非是为了满足“故作高深”的装逼快感,因此,我们从现代角度来看,古音已不可靠,大家交流也都是用普通话,或者是方言。
既如此,你用的是普通话,自然是读xie为好----因为大家知道你用的普通话,而普通话中的斜就是读“xie”,但如果你“远上寒山石径斜”其他的字都是普通话读音,单独要装个小高深,把斜念成“zia”、“sie”之类的,我想谁都听的一脸蒙蔽------这就像中文说唱中突然蹦出一个英文一样可笑了。
反过来,如果你能完全复盘中古音的发音(现在没人有这个能力),或者是与同乡之人交流中,你用古音发音或者方言发音是没一点问题的------因为你家的方言中本就是这个读法(不管是读成XIA或者什么其他的读音),大家也都能知道你说的就是“斜”字。
一理通百理,除去“斜”字,诸如前文中提到的“衰”也好,“骑”也罢,都是一样的道理:要么就都按普通话来说,要么就都按你的方言来说,只记得不要左右交叉让人摸不着头脑即可。
结尾,我再补充一个小知识,就是已故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先生用上古拟音诵读的《关雎》------对与不对笔者也不甚知晓,郑张尚芳先生已经去问古人了:)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