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尊重什么的发育发展规律(要尊重教育规律)

作者简介:李彦,本刊特约记者 李彦,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尊重什么的发育发展规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尊重什么的发育发展规律(要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尊重什么的发育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李彦,本刊特约记者 李彦,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十二年学制”是多年实践的选择

储朝晖:基础教育“六三三”分段的十二年学制是在1922年建立的。当时提出实行“十二年学制”,经过很多次的讨论和打磨,政府基本上没有干预,由教育家群体来判断及决定。1915年,有人对学制问题提出批评和反对意见,当时是湖南省提出学制改革意见。到1917年,几乎大多数省提出要改学制,1918年出现了很多调查,包括蔡元培、陶行知、胡适都到各个省做了调查。当时的北京高师校长陈宝泉也做过很多调查,做了很扎实的工作。很多人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他们的决定比较客观,没有太多的外界力量干预因素。

杨东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学制改革的高潮,试点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五四学制等多种学制,中共中央也成立了学制改革小组。其重要的背景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认为现行学制时间太长,学生关在学校脱离社会实践的时间太多。所以“文化大革命”中大幅度缩短学制,改为小学5年、初中高中各2年、大学3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恢复十二年学制。但在20世纪80年代也有缩短学制的强烈动机,那时的口号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这两次基本上是非教育动机。

现在,主张缩短学制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现行教育内容用10年、11年完全可以完成。高三整整一年、初三有半年专门用于备考,基本上是在浪费青春。这主要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学制本身的问题。因为如果实施十年学制,青少年毕业时刚16岁,步入社会为时尚早。

国际上,十二年学制是主流

储朝晖:学制改变与否的主要依据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十二年学制在中国已经实行了95年左右的时间,中间反反复复地提出学制改革,但都没有成功。1949年以后提出缩短学制,1949年前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学制不合理,但终没有说服力,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学制是合理的。人的个体之间有差异,每个人发展的阶段性也有差异。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是恒定的,但在统计的意义上,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今,虽然有些孩子表现出早熟、早慧现象,但整体上还没有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这方面也缺少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同样,信息化环境、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并没有使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发生改变,也没有因为信息渠道的增加而改变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尽管我们有少年班及其他课程体系,但大量的数据表明,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杨明全:“六三三学制”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19世纪末兴起。美国人建立的“六三三学制”,基本上也是根据这个发展阶段来划分的。后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划分,基本上跟“六三三学制”对应。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即零到两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即两岁到六七岁,即不能进行逻辑运算,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必须借助具体的事物形式来进行;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5岁以后孩子才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因此,人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赞成盲目缩短学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全世界199个样本国家和地区,各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年限从10年到14年不等,十年学制的只有10所,仅占5%,实行十二年学制和十三年学制的学校约占77%。可见,世界各国对孩子教育发展的观点,是比较保守的。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了解的美国教育是孩子在低龄时期的教育要慢下来。美国教师认为孩子的童年很宝贵,要让他们过一个完整的童年,美国小学课程课标所列出来的就是基本科目。他们还会开设田野调查课程、游园课程等。这种多样性、充实的课程,使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

“学习负担”和学制没有直接关系

储朝晖:主张缩短学制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学业负担,因为小升初、初升高是非常激烈的竞争,学制贯通之后,可以减少两个“坎”,让学生少“受罪”。严格地说,学习负担跟学制没有关系,学习负担主要由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决定。如果教学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空间,能够让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不会感觉学习负担太重。很多人会担心,如果应试教育不改变,学制被缩短,课业被压缩,学生的负担反而会更重。

杨东平:我国中小学的课程难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地高出很多。如果在12年的义务教育范围内,大量减少不必要的知识灌输,降低学科难度,增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学习,让他们在学校会感到更快乐的话,希望缩短学制的呼声可能会降低一些。

杨明全:减轻学生痛苦不见得要通过缩短学制的方法,也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设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标准,减轻竞争力,让他们在学校中感到快乐。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学校中学知识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不仅有知识发展问题,还包括道德、人格、情感、社会交往等,我们叫作和谐发展。目前的国内教育,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但应试教育的味道非常明显。我比较赞同实行一贯制,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如小升初、初升高的问题,要拿出很多时间去反复练习。如果是一贯制,就可以去掉这些环节,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一贯制的做法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如美国小学没有升学考试,而是自然而然地升到初中。美国教育局会为每个孩子出一份成绩报告,这个报告不是选拔性的评价,而是发展性评价,观察孩子在主要学科如数学、阅读、英语、社会、科学等领域达到了怎样的发展水平。

而且,“弹性学制”或许可以为特殊人才提供快速通道。有些国家的基础教育学制,虽然是12年,但分段不一样。例如,印度是8-2-2分段,多数学生能够普及的是8年教育。英国是10年,但它有2年大学预科。美国学制主要是5-4-3分段,缩短小学,延长初中。这或许与儿童青春期的提前有关。从中国的现实看,有的地方如黑龙江部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实行5-4分段,上海将小学六年级放在初中,其实也是5-4分段。顾明远先生一再呼吁要重视学制研究,似乎主要也是指如何分段而不是缩短学制。

国际上是存在“灵活学制”的。总体上说,美国社会是一个弹性化的社会。它的弹性化有学分管理的基础,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并根据学分收取学费和考查学生的学业进程。学生只有修满学分,才有资格申请答辩毕业。而且,有些高中互认学分,高中修的学分,大学里互认。所以美国有一类课叫“AP课程”,大学课程的前置,可以解决美国高中生中学有余力者提前学大学课程的问题,不但可以提前拿到大学基础课程学分,也反映出学生的自主选择。现在,大学录取时,AP课程的分数、学分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有关学制改革的讨论很有价值,涉及是否缩短、如何分段、如何贯通及弹性学制等内容。如果学制可以灵活调整,为不同类型的人提供不同的选择,有需求的人可以提前毕业或跳级等,也可为特殊人才提供快速通道,就不需要大家都齐头并进。

也许,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缩短学制问题允许改革,允许探索,允许试点,但同时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