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字形结构的字是怎么来的(有趣的品字形会意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是怎么来的(有趣的品字形会意字)(1)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下面介绍几个跟大家认识。

(一)最土的汉字“垚”

这个字读作“尧”,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每个字摆成品型结构,都能派生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汉字。“垚”字不常见,虽说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却是峭拔巍峨、直插云霄的意思。

(二)最鲜的汉字——“鱻”

三个鱼,味道鲜香。这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或“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现在,街面上不少饭馆喜欢采用这样生僻的字作招牌,比如:“羴”“犇”“鱻”等。尽管并不一定清楚它们的读音和本意,却给人大鱼大肉、宴席丰盛的感觉。

品字形结构的字是怎么来的(有趣的品字形会意字)(2)

(三)最闹的汉字——猋

这个字读作“标”。字形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群齐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它还指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四)最顶的汉字——“麤”

这个字读作“粗”,也是汉字“粗”的异体。从字形上看,一大两小三头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惜乎,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左传》记载:“粮则无矣,麤则有之。”这里的“麤”指粗粝带糠的谷物。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之为鲁莽之称。《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义也。俗作'麁',今人既用'粗',粗行而麤废亦。

品字形结构的字是怎么来的(有趣的品字形会意字)(3)

(五)最狂野的汉字——“骉”

《三字经》中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除了鸡和猪,马、牛、羊和狗,都可以按品型结构拼成另外一个崭新的汉字。这个字读作“标”,字形很清楚,一匹马率领另外两匹,风驰电掣地奔跑。这个字恰恰是万马奔腾的样子。

(六)最敏感的汉字——毳

这个字读作“脆”。三根毛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指毛发,医学上专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胶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手,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七)最恶毒的汉字——蠱

这个字读作“古”,也是“蛊”的异体字。字形赫然在目,一只器皿里装着一群虫子。其实“虫”的繁体,就是一上两下三只“虫”组合而成的。那么,在器皿里装满虫子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食,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虫子就是“蠱”——这玩意儿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亡。

品字形结构的字是怎么来的(有趣的品字形会意字)(4)

(八)最无赖的汉字——掱

这个字读作“爬”。还用问吗?典型的“三只手”,从别人身上窃取不义之财。“掱手”一词,变成了“四只手”,仍然脱不了“贼皮”,亦作“扒手”。

(九)最昂贵的汉字——赑

这个字读作“必”。“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组在一起意为“用力的样子”。俗话说:肉好吃,钱难挣。金钱、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脑袋往里钻,怎么能不费劲儿呢?另外,有一个专有名词一一“赑屃”,读作“必细”,是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龙生九子”中的其中一子。这家伙不但有力气,而且喜欢文字,正好跟石碑打交道。民间所谓“王八驮石碑”,多为“赑屃”。

看了这些有趣的汉字,是不是感受到了汉字的奇妙,惊异于古人造字的智慧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