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

5月20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当晚,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福建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在上海文化广场亮相。该剧用民族歌剧的精湛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精彩的红色故事,体现出福建文艺工作者对振兴民族歌剧的深刻感悟。

一台属于人民的剧目

惨烈的松毛岭战役之后,一名客家妹子送别丈夫参加长征,之后她独自拉扯幼儿和红军的遗孤,30年默默守候,等待丈夫归来,然而等来的却是一张烈士证书……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松毛岭之恋》的“妙手”,正是源自2016年底在松毛岭战地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开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行动。

编剧最终选定了土生土长的闽西客家人、福建剧作家王保卫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共同担纲。本地艺术家创作会更加熟悉故事,更接地气,更接近生活。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1)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2)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3)

《松毛岭之恋》剧照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4)

同时邀请中国首部民族歌剧《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担任艺术指导,文华导演奖获得者靳苗苗担任执行总导演,作曲和舞美由福建省歌舞剧院的卢荣昱和陈文龙担任,剧中7个主要角色全部由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演员担纲。

创排前期,主创、演员前后分10多批次前往故事发生地长汀,走访红军桥、松毛岭保卫战遗址等历史遗迹,听烈士后代讲述战斗故事,反复揣摩,寻找故事的情感表达点,为创作以及情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剧立足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福建戏曲民歌等地域特色资源。卢荣昱介绍,剧中音乐大量提炼了客家山歌、汉剧等当地民间音乐素材,采用客家十番音乐与闽西、赣南、粵东客家地区的山歌乡谣元素,与现代作曲形式有机融合,构成“土中有韵”“洋为土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发挥传统歌剧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应用民族音乐独有的抒情手段,创新性地利用当代舞台的表现语汇,彰显出美轮美奂、凄美壮丽、震撼人心的音画意境,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民族歌剧发展的新美学之路。

此外,该剧语言保留乡土气,多用方言,更突显了真实性,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客家韵,并加入当地特定年代的真实生活情景,形成了剧中的乡土魂。客家韵、乡土魂与红色基因的融合,提供了戏剧张力。

从小就生活在松毛岭脚下的钟女士看完演出,动情地说,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被搬上舞台,十分激动:“演得真好,希望能更多地欣赏到这样接地气的剧作。”

一部书写时代的作品

“啊,松毛岭、不屈的松毛岭,忠魂留山顶,青史长传名。”

正如剧中那首《不屈的松毛岭》所唱,福建有37个中央苏区县,龙岩是长征出发地,10万中华儿女参加红军,在册烈士2.37万人。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均每走一里路就有一位闽西子弟兵倒下,正可谓“一里一忠魂”。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5)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6)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7)

《松毛岭之恋》剧照

《松毛岭之恋》正是以红军长征前,闽西最后一次大战役——松毛岭战役为背景,通过一位普通老区妇女一生坚守的真实故事,再现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折射出人民对共产党的执着信念和对革命胜利的美好憧憬。剧中母亲送儿闹革命、妻子送郎上战场、兄弟争相当红军的一幕幕感人画面,正是当年闽西红土地的情景再现。

5月21日,《松毛岭之恋》在上海再演一场,距2017年11月21日首演,正好一年半。18个月时间里,《松毛岭之恋》已在全国各地演出40多场,走进北京、南京、福州,红军长征沿线重要省份江西、贵州、广东,进部队、进校园。剧目传递的松毛岭精神与一脉相承的革命文化,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剧中,支撑阿妹30年坚守的信念,是那句朴素简单的“阿根哥是干大事去了”。正如王保卫所言,歌剧始终都在强调对信仰的坚持、对未来的期盼。“这种等待是有价值的,全剧表现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歌颂的,是《松毛岭之恋》呈现的当代价值。”

本土作家范晓莲在观剧后表示:“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和力量支撑着阿妹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是对丈夫爱的力量!是苏区老百姓对红军、对共产党朴素的信念和情感!这种信念,这种坚守,感天动地、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靳苗苗说:“阿妹只是无数默默无闻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区妇女之一,她的坚守和等待,是人间大爱,因为有了这种大爱,闽西老区才红旗不倒。”

“《松毛岭之恋》的坚守精神,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歌剧研究会首席顾问羊鸣的话,成为许多专家的共识。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研讨会上,乔佩娟、臧云飞、王湖泉、莫凡等专家充分肯定了该剧的主题立意和风格,认为全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血肉丰满、唱词委婉动人、催人泪下。该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阐释信仰至上、信念永恒的主题,展现闽西苏区人民红旗不倒、坚定信仰跟党走、军队与人民鱼水情深的崇高精神,是一部感人至深,兼具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当代壮美的英雄赞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让当代人不忘初心,激励当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部探寻艺术规律的精品

《松毛岭之恋》的创排过程,也是近年福建舞台创作繁荣景象的缩影。

该剧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精心指导,作为福建省艺术精品创作机制“火花茶会”重点策划和指导的剧目,先后2次在北京、5次在福建召开“火花茶会”专题研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围绕剧本选材、人物塑造、主题升华等展开专题研讨,历经两年多艰苦创排和反复打磨。

2016年《松毛岭之恋》启动创作时,正值“火花茶会”创办。“从某种角度说,《松毛岭之恋》是火花茶会孵化培育的成品。”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林瑞武说。

福建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启动福建舞台精品工程以来,福建先后出台《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方案》《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管理办法》等,成立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领导小组,通过“火花茶会”、实行舞台艺术创作目标责任制等举措力促舞台艺术新突破。

2017年起,福建省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共评出3批,《松毛岭之恋》连续3年入选,获财政专项扶持。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8)

剧组赴老区创作采风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9)

《松毛岭之恋》进军营巡演

在著名评论家王评章看来,“火花茶会”及其推动的一系列举措,使艺术创作得到空前尊重与重视,为精品生产注入了强心剂。

《松毛岭之恋》,是原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2017年度首批重点扶持剧目,后又入选该工程2018年度的滚动资助剧目,并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立项资助。从首演至今,这部剧就没有停止过演出,没有停止过修改,基本上每演出一轮就有所改动。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剧目,《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舞台,让更多的观众欣赏由小阿妹带来的大感动,体味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革命历史情怀。

松毛岭之恋演唱会(松毛岭之恋亮相上海文化广场)(10)

《松毛岭之恋》:小阿妹带来大感动

游暐之

或许是祖籍福建的缘故,我对歌剧《松毛岭之恋》难免会有特别的关注。不过,即使没有这种家乡情结,我依然认为《松毛岭之恋》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佳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歌剧《松毛岭之恋》讲述的正是创造历史的最普通的人民。作品所传达的那种真挚、朴素的情感,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剧中的女主人公阿妹,是1930年代闽西山区穷苦的农家妇女,整个村子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参加了红军,其中也包括阿妹的丈夫阿根。阿妹与阿根是新婚夫妻,因为战争,阿妹没有穿过新嫁衣,也没有举办过风光体面的婚礼。对于革命,阿妹虽然有朦胧的觉醒,无条件地支持阿根当红军打白匪,但阿妹本人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月圆之夜,阿妹送阿根远征。从此,年轻的阿妹独自担起了“家”的重担。在这个家中,她是婆婆的儿媳,是小叔的嫂子,是亲生儿子思军和红军遗孤思红的母亲,但是在阿妹的心里,她最重要的身份是阿根的妻子。她执拗地坚守着她的爱情,并且把这份刻骨铭心的爱全部缝进了每年为阿根做的新衣里。这些衣服是她的思念,更是她的精神寄托。一个弱小的女子,就是凭着对爱情的坚守,等待了整整30年。

为远离家乡的亲人缝制新衣,是闽西当地的风俗。歌剧《松毛岭之恋》中的阿妹,并非虚构,而是根据闽西革命老区的真人真事改编的。据悉,剧组当时下基层采风的时候,亲眼看到现实中“阿妹”家的大门门槛,硬是被坐出了一个深深的凹陷痕迹,而与大门正对着的,恰是现实中烈士“阿根”的坟。而令人感慨的是,这样的“阿妹”“阿根”在革命老区有很多很多……

记得2018年该剧首演的时候,阿妹和阿根的爱情主题是一曲《树缠藤》,“哥是岭中长年树,妹是岭中百年藤……”那段音乐写得非常抒情、缠绵、唯美,同时又极具民族风情。后来在修改的时候,换成了现在的《韭菜花开》,这首客家山歌在剧中原貌呈现,不仅仅是因为山歌原本的名字《剪掉髻子当红军》能表达老区人民当年跟着红军闹革命的决心,更在于这首山歌在福建当地的熟识度非常高,甚至在江西的很多地方,人们都会唱,因此这种运用也让作品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更接地气。除了《韭菜花开》,剧中的主题音乐也是从另一首客家山歌《风吹竹叶响叮当》转变而来的。这部作品通过客家山歌、闽西汉剧和山歌戏的素材运用,写作手法上借鉴戏曲板腔体的风格,最终以管弦乐的形式共同展现,使得作品在地域性、民族性的基础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现代审美。

有一位年轻的同行看了剧之后说,阿妹这个人物不可信,30年不是短时间,从心理上来说她怎么能没有起伏变化,所以应该在其中加入阿妹对于等待的“犹豫”“动摇”,这样的人物塑造才会更真实。我不能说这位年轻同行的看法是错的,因为以她的生活认知来说,阿妹完全有可能“犹豫”“动摇”甚至“放弃”,但是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阿妹,她的选择正是那个时代最本真的人生态度。阿妹这个人物来源于生活,她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一个广泛群体的代表,这个群体中都是像阿妹一样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但是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小人物做后盾,想要取得成功谈何容易。

阿根是征战沙场、叱咤风云的英雄,在阿妹的概念中,自己的男人是去“干大事”了,在“大事”面前,阿妹自然认为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假设阿根没有战死沙场,而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漫长时光,最终回到家乡与阿妹团聚,人们是不是还会记住阿妹曾经的等待?其实,无论阿根是活着还是牺牲,阿妹的付出和艰辛都是不可磨灭的。由阿妹我们也可联想到今天的军嫂,虽然是和平年代,今天的军嫂在很多方面或许不必再像阿妹那样艰难,但是军嫂的付出和承担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恐怕一点也不会比当年的阿妹少。所谓“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正说明当年的阿妹和今天的军嫂与前方、边疆的将士们同样伟大。因此,《松毛岭之恋》中的小人物“阿妹”,之所以能为当代观众带来大感动,恐怕也是源于作品传达的具有时代观照的一种共情。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在任何时候,情感感知都是相同的。

-- END ---

文章来源丨文旅龙岩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