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的前世今生在哪 去哪儿看金东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从走进它的博物馆开始。作为城市窗口,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延续了城市文脉,彰显了城市魅力,展现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

近年来,金东以“人文富区”战略为指引,下大力气提档改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做好以文化人、以文铸城、以文兴业、以文富民文章,带动展览文创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金东多家博物馆,探访当前博物馆文创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原因症结,寻找对策措施。

金东的前世今生在哪 去哪儿看金东的前世今生(1)

金东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熟悉的歌声在施光南纪念馆响起,讲解员项惠香和游客们自然地跟着旋律哼唱。

在源东乡东叶村施光南故居边,施光南纪念馆已建成3年有余。在这1100多个日子里,此地迎来送往了15万人次的游客。

2017年4月15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馆正式落成开馆。占地面积306平方米,建筑面积708平方米,投资700余万元,由著名设计师、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精心设计,场馆以白色为主色,外观简单大方,从高空看是一架钢琴的形状。纪念馆共三层,地下一层由试听室和影音室组成,可以聆听施光南的作品;一层为纪念大厅,通过长卷的方式展示施光南创作手稿和日记,以及各界人士对他的回忆和评价;二层展示厅主要陈列陪伴施光南一生的施坦威钢琴和1300多份珍贵的创作手稿。

一座博物馆的基本展陈,是这座博物馆的灵魂。施光南纪念馆当前的展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实物藏品展陈,有施光南钢琴模型、书桌、书柜、手稿、书籍和部分施光南生前用过的物品。第二部分是影音资料,包括照片、视频、音频等影音资料,是施光南亲属捐赠的。

“以前知道源东的人不多,特意来参观旅游的人更少,纪念馆建成后,游客一批一批来!”说起纪念馆给家乡带来的变化,项惠香深有感触,17年前她是施光南故居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纪念馆建成后她便接手了讲解工作,“每年有三四万游客来参观。”

金东不仅有名人博物馆,还有不少非遗文化博物馆,位于塘雅镇的木版年画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该馆占地1.2万平方米,是一家集年画保护、传承、研究、收藏、展览、研发、创作、旅游、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木版年画博物馆。现已被中国年画艺委会命名为中国唯一的中国创新年画基地、浙江唯一的木版年画基地,被金华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游客可以来博物馆参观孤本年画展厅,了解木版年画制作流程,体验木版年画制作,切身感受木版年画的魅力。”金华木板年画基地、金华木版年画博物馆负责人黄菁菁介绍,馆内目前收藏木版年画藏品2600余幅,年画刻版100多套,刻版800多块(其中有部分是明、清、民国时期的孤本年画和刻版),每一幅作品都有丰富的寓意,蕴藏着生动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的游客体验区,记者看到了年画扇子、吉祥拖鞋、情侣拖鞋、连年有余变色杯、年画T恤……一款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游客可根据的喜好自由选择体验、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目前金华木版年画家居、日用品、礼品等三大类八个系列70多种文创产品已投入市场。“木版年画不能只往回看,还要往前看、往未来看。”黄菁菁表示,运用现代科技让古老的年画“活”起来是她近年来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去年基地总营收有900多万元,其中文创产品的营收占了一半左右。

同样作为非遗文化,塘雅面塑馆却面临着门可罗雀的尴尬。该馆由面塑传承人方晔老屋改造而成,共两层120平方米,一楼展示区摆放了方晔精心创作的100多件面塑作品,二楼则是游客体验面塑的场所。

“我想给它找个‘家’。”谈起建面塑馆的初衷,方晔如是说。然而,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面塑的发展日渐式微,了解喜爱的人群并不多,游客大抵是参观下吴奇石村顺路来的。

怀揣着同样想法的“方晔”们不在少数。酥饼博物馆、奇石文化非遗馆、盆景文化博物馆、婺剧非遗主题馆、衡庐民俗文化馆、胶片放映机馆、雷锋博物馆……近年来,金东对优化文化环境、提升“软实力”倾注了更高的热情,各种主题的民办博物馆、收藏馆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生长,其数量和活跃程度已远超公立博物馆,呈异军突起之势。

客流少、不盈利是通病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金东区民办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多、小、散”的局面,起步难、发展更难等问题一直存在。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博物馆,有多少可以真正长成参天大树?

岭下镇岭五村坡阳老街上,有一家别具风格的“旧老儿时光影吧”,负责人陈国庆是胶片电影发烧友。2018年陈国庆携带收藏已久的300多部老电影胶卷和保存完好的放映机,在老街落地生根,馆址前三年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

尽管政府有相应的补助,但亏损是一定的。“喜欢老电影的人不多,我们只能开源节流,想办法留住客流。”陈国庆妻子陈红燕表示,他们一方面控制经营成本,一方面进行改造,当前“旧老儿时光影吧”已变成了一家以电影为元素,集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主题民宿,带动游客二次消费。

客流少、不盈利,这几乎是民办博物馆遇到的普遍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位于曹宅镇大黄村的金华酥饼博物馆大门紧闭,只能从边上的黄家春莲门店进入,展厅内12个高仿真人偶像已落尘,其间约有20多人购买酥饼,但并未有一人参观博物馆;塘雅下吴村的奇石文化非遗馆冷冷清清,负责人朱晓成说客流主要靠村里的旅游团。朱晓成专研奇石十余年,辗转从兰溪搬至金东,吃了不少亏,也交了很多“学费”。“开馆之初并没想过‘柴米油盐’,运营之后才发现博物馆的确是一个‘无底洞’。”朱晓成坦言,要不是热爱,博物馆早就办不下去了。

“建馆容易,养馆难!”不少民办博物馆负责人感慨。“民办博物馆的出现源于近些年一些有财力的有识之士增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喜好,收集和展示特定的物品。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鼓励倡导民间博物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民办博物馆起的作用是拾遗补缺,让当地的文化资源更丰富。但当前民办博物馆多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已经难以维持关停转卖,还有一部分有名无实,打着博物馆的名义在卖东西,这让他不禁为民办博物馆的命运担忧。

如何让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业内专家纷纷支招。如果仅仅依靠政府补贴扶持,对于“烧钱”的博物馆事业来说是杯水车薪,不是长久之计。但光靠收藏者个人实力,也很难保证长远发展。不少专家表示,要以“人文富区”为依托,深度挖掘和整合金东文化馆资源,把分散在各地的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独特金东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带动人气聚集,从而拉动投资、增加消费,实现多点开花。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民间博物馆还需要有专业人士和科学技术等资源参与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挖掘、利用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如此,不同展馆的差异也就体现出来了,观众看起来也深入有趣多了。”还有专家表示,金东民间博物馆一来藏家不够,二是大多数观众还未达到鉴赏水准。政府想发展文化,倡导收藏,不如花大力气去打造一个精品馆。

金东的前世今生在哪 去哪儿看金东的前世今生(2)

金东人文博览中心光速成长

在调查过程中,另一种声音不容忽视。

不少群众表示,虽然金东有不少博物馆,但能综合体现金东元素的大型博物馆尚未出现,去哪儿看属于金东的前世今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前几日,金东面向网友和市民征集金东人文博览中心意向方案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金东终于有属于自己展览馆了!”“方案三兼收并蓄,打破常规,突破现状,与金东人文精神耕读求真,实干创新,包容奋进契合。”“方案二体现了金华文人辈出,理学成风,设计师把人文博览中心设计成‘书简’的样式与素有小邹鲁雅称的金华相得益彰。”“方案一简洁大气又不失细节。”……一时间,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

“金东人文博览中心将建成集文化服务、展览展示、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金东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沈伟锋表示,该中心拟建设于金东区丹溪路以北,滨河路以南,康济街以东。日前,金东区已召开金东人文博览中心概念性设计方案评审会,正在公示方案、征集意见中,预计9月底开工建设,力争明年年底建成。

建成后如何往平台里装“干货”,让中心“热”起来、“活”起来。“一方面我们开设展览展示厅,以藏品来吸引公众,另一方面也强调中心的服务功能、休闲功能。”在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一座没有公众的博物馆,就只是收藏品的库房。为此,呈现什么样的展览给公众、怎样为公众服务,用什么方式吸引公众走进来,是金东人文博览中心的重要考量。“我们希望让金东人文博览中心这个给人灵魂以滋养的地方,成为金东新的热门‘打卡地’。”

“或许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城市展示馆的运营模式可以给予参考和借鉴。”工作人员诸葛美鸳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引进餐饮、休闲等服务,以此提高展馆配套餐饮和服务水平。“人们来到博物馆可以学习历史、欣赏艺术、获得知识,但也有人是为了享受里面的文化氛围,享受在其中喝一杯咖啡或休憩的感觉。”诸葛美鸳表示,不断尝试新的“玩法”,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让博物馆有温度、多元化,是博物馆保持吸引力的法宝之一。

搭平台促发展,借平台助发展。区委宣传部正在积极与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城市展示馆沟通对接,计划将金东文旅产品进行展示销售。“我们希望借助金华之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提升金东文旅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东的前世今生在哪 去哪儿看金东的前世今生(3)

记者手记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担当。它可以全景展现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博物馆便可窥见一二。与此同时,城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化又使得博物馆日益丰富而具有个性,传统的功能得以拓展。

换句话说,城市的发展可以促进博物馆文化热度的提升,反过来,博物馆文化的繁荣可以提升城市的活力。博物馆之于城市,就像是灵魂;城市之于博物馆,则是母体和性情所在。

当前,在“人文富区”的指引下,金东博物馆事业春潮涌动,奔腾向前,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涌现出了不少特色展馆,不断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有大有小,百科全书式的大博物馆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全面,但一座城市并不只有大型博物馆会发光。那些大大小小的民办博物馆,散落在金东大地的各个角落,如同繁星点点发出属于它们的迷人光亮。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了金东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

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民办特色博物馆一度面临“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如何让民办博物馆这片有待发掘的“秘密瑰宝”,被更多的观众“一睹芳容”?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多多“苏醒”,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越来越多年轻游客成为博物馆游出游主力的当下,如何创新主题内容、表现形式、服务方式,增强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让古老的文物摒弃呆板形象,变得鲜活有趣,点燃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同样值得思考。

另一个焦点问题同样需要深思:政府如何统筹金东人文博览中心与民间博物馆协同发展,如何扶持、引导博物馆进而推动民间文化的繁荣,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

编辑:张静

来源:金东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