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巫教(道教的分支教派)
瑶族道教, 也叫梅山教是一个中国瑶族或勉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广西)的道教分支教派, 还有部分信徒散居越南、老挝、泰国。13世纪瑶族人将汉语道教经文翻译成勉语并与其原本的祖先崇拜和文化传统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教派。因此,瑶族道教塑造了瑶族文化。但同时自14世纪以来,他们的多神信仰和习俗比汉族道教更保守,并且形成了一些不同的传统。 后来, 瑶族道教出现了类似早期道教的社群主义。 同时, 瑶族道教信仰也被并入了邻近地区的其他宗教习俗。
此派中有不少早期道教的特点:此派道法科仪有较多与原始巫教融合的痕迹。比如师公做法事时要请未婚女歌手协助唱歌娱神。此派还有一些古代傩仪的遗留,也是其道法科仪与原始巫教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师边的度戒仪式中,师公及其当助手的弟子、度戒弟子、在前领众人前往五台的领路童子要戴画有三元头像的面具。如在云南省师宗县的师公面具,是先用竹片仿脸型编成框架,用草纸蒙上,其上再蒙上画有上元、中元、下元三元头像的油纸。戴面具时并不遮住整个面部,而只是在面具上穿上细线,把面具戴在前额上,把线绕到脑后束紧。
有人在云南省邱北和广南等地见到的有头像画的神灵有盘王、玉皇、帝母、九郎、上元、中元、下元、本境、社王、灶王、瘟王、五仓、禾谷、令公、三界、家先、伏羲等,均为师公所拥有,但师公们大都已不知其中多数的面具如何使用了。这些地区的师边度戒仪式上,受戒弟子和前往五台的领路人都要戴画有三元头像的面具,与师宗蓝靛瑶的情况是一致的。戴面具是傩戏的典型特点之一。傩仪本是一种驱疫的仪式,表演者必须使用面具,其最初的内涵是“巫+面具+驱疫”。傩本是一种古代民间宗教信仰,以驱鬼逐疫为目的,而早期道教也以驱鬼捉邪为特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互相借用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蓝靛瑶师边度戒中存在着一些傩仪的特征应是确凿无疑的。
神明系统表现出明显的早期道教的特点。此派尊奉上元唐文保、中元葛文仙和下元周文达为最高神,尊张天师为祖师,以梅山法主大圣九郎为教主。三元合称“三元大道”,师公自称“三元门下弟子”。据师公的主要经书《鬼脚科》所记,所信神明有120余位。
早期天师道具有“名目繁多,而且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的特点,据《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有“百二十官”。梅山派神明名目繁多,随意性很强,且师公及其弟子专司驱鬼之职,正与早期道教的特点相吻合。其所信神癨中本民族的神癨较多,且神名多不规范,如行马走马观花坛主九娘、威得雷主圣帝、雷家一殷大小官员、东方转化龙村法师、天罗李北坏玄天真、中央敬古郎君、三台禾谷父母、冯耕贤圣四官、运财力士仙官、五色花大圣等,举目皆是。汉族道教较晚时期常见的许多神明并不见于其中。
早期天师道以天、地、水三官为信仰中心,此三官在人间即为精、气、神三元。梅山派中的三元称号较为多变,据《鬼脚科》,有上元唐相、中元葛相、下元周相、上元唐将军、中元葛将军、下元周将军、上元唐相皇、中元葛将军、下元周相王、上元唐相道化真君、中元葛相经化真君、下元周相师化真君、上元唐文保、中元葛文仙、下元周文达等多种称呼。
三元的来历在瑶族中有其自已的解释。如《鬼脚科》把三元人格化为三兄弟,在唐朝生于梅山。三兄弟后来到雪峰山雪峰寺学道,授业法师为九郎和真武,学成后被授予道名。因来源于早期天师道,其所信神灵多为民间道教的神明。
瑶族最初的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以多神崇拜为主。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要对世间万物虔诚膜拜,于是广泛祭祀寨神、家神、水神、风神、雨神、雷神、树神、山神等,逢年过节都要上香。在之后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其中盘瓠图腾是瑶族历久弥新的记忆。瑶族人认为盘瓠是他们的祖先,繁衍出十二姓瑶人,并在他们先祖迁徙渡海途中遭遇大风大浪时保佑平安。之后世代瑶族人都要择时“还愿”——跳盘王,以颂先祖功绩,并保佑后世勇往直前、人丁兴旺。
大约在汉代以后,道教沿南岭走廊传到瑶族人居住的地区,不断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如狩猎、采集、砍山、耕地、播种、插秧、收获、建谷仓、吃新米等,都要请师公、道公占卜吉日举行祭祀。这样,道教在瑶族地区融合了其先民的原始信仰,形成了具有瑶族特色的道教信仰。
瑶族道士的教职系统组成为祭祀神殿高级神祇 ("上界")并主持葬礼仪式的高级祭司和 祭祀次级神祇 ("下界")的次级祭司或萨道士。
人死后祭司们会执行一个将人的肉体从罪恶中解脱出来的仪式。然后祭司们执行水仪式。
这个结束仪式为给灵魂带来安宁的后世并迎来快乐的新生,这个仪式出现在瑶族道士开始信仰或转世之后,其他的习俗还有纸钱和祭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