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

本文为《航天史》系列连载文章,本期为第 54 篇

作者:吴京平

往期内容可进入“我的主页——文章”查看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次我们讲了美国开始跟苏联展开太空方面的合作。主要考虑的是太空救援的问题。其实深究起来,还是受到了一部电影的启发。我们上次讲到,苏联1970年上映了一部电影,讲的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事儿。我很想知道是哪一部电影,查了一下,发现这事儿真的不简单。

这部电影是 1969 年上映的《被放逐的人》,也有另外一个翻译叫《蓝烟火》,是美国人拍摄的。美国的各家防务承包商还真的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所以无论是飞船的样子,还是控制面板,都很逼真,就是60~70年代的风格。央视6套曾经播放过这部影片。这部片子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基本上是开创了太空灾难片的一个模式,那就是飞船出毛病了,你该怎么处理。后来的《火星救援》、《地心引力》都是这个套路,《地心引力》受到这部片子很大的影响。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2)

铁人一号空间站外观类似天空实验室,但是没有太阳望远镜

这片子主要就是说,美国发射了一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和后来的天空实验室很像,但是这部片子做美术设计的时候犯了个错误,那就是太阳能帆板太小了。我看着都憋屈。其他方面,还是比较靠谱儿的。

三个宇航员在空间站居住了5个月,实在是太疲倦了,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多。所以,NASA局长让他们返航,这个局长还是格里高利·派克演的。于是这三个宇航员就坐进了阿波罗飞船,从空间站脱离,准备返回地球。他们想下来,必须靠发动机的反推才行,结果发动机就是不工作,这时候他们离开空间站已经很远了,服务舱上的主发动机不能开机的话,他们是既不能对接空间站,也不能返回地球表面。就这么活生生地卡在了轨道上,进退不得。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3)

这个时候,NASA 该怎么办呢?干瞪眼没辙。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这个 NASA 的局长觉得应该放弃救援了,因为氧气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也就能坚持 42 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发射救援火箭。三个宇航员只能尽量减少氧气的供应量,不能有大的动作,不能情绪激动,也没办法靠太空行走去修理发动机,只能干躺着睡觉。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4)

剧中设定的X-RV升力体飞船

但是,NASA 内部有人提出了救援计划,美国空军的升力体 X-RV 正在准备做实验,刚好可以利用。要不说,这部片子的编剧肯定是个大内行,没错,美国人当时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的飞行器,也就是升力体。这种飞行器多半的怪模怪样的。机翼很小,或者干脆就没有机翼,纯粹靠机身来产生升力,维持飞行。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5)

怪模怪样的升力体

美国人对升力体的研究有多种考虑,NASA 想研发一种介于飞船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这个想法为后来的航天飞机奠定了基础。军方是想研发一种能挂在 B52 轰炸机下面的小飞机,带着机翼不方便。反正各家有各家的考虑。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6)

米格105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

1965 年苏联也研发了一个小家伙叫“米格-105”,也是一种升力体结构,苏联人打算用高超音速的飞机把这个东西送进太空,其实就是一种太空战斗机嘛。不过乌斯季诺夫同志说了一句:“我不喜欢”,这东西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乌斯季诺夫同志还是更喜欢航天飞机,米格 105 可以当做试验品来获得一点经验,后来还做了几次自由飞行试验。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7)

为了节省时间,局长大人划掉了大量的检查项目

扯远了,我们接着说这部电影。美国总统下令 NASA 全力救援,局长当然不再反对。这时候,上上下下总动员,一切不必要的程序全都被删除。X-RV 升力体被改装成了4个座位,NASA 派 1 个人驾驶,接回阿波罗飞船上的3个驾驶员。这不就得 4 个座位嘛。停留在轨道上的3个宇航员这时候都吃了安眠药,正在休息。这样可以减少氧气消耗。地面上把他们叫醒,因为救援火箭就要发射了。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8)

当时卫星云图都是打印在纸上的

但是气象部门传来了坏消息,一个超级飓风发生了转向,对着卡纳维拉尔角直扑过来,火箭根本无法发射。影片里可以看到 60~70 年代的那种卫星云图,都是黑白的,只能打印出来看。但是,幸运的是,正好台风眼路过卡纳维拉尔角,有几十分钟时间风平浪静。NASA 抓紧时间发射了救援火箭。

这时候,在轨道上等着救援的三个宇航员已经快没氧气了,他们憋得不行。宇航员普鲁特非要出去修理火箭,他让所有人都穿上宇航服。然后减压,他开门出去了。说是修理火箭,其实他是没想回来,这样就避免了消耗更多的氧气。最后,他飘进了茫茫的太空。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9)

救援飞船还没到,另外两个宇航员也快支撑不住了。这时候远方飘来了一个黑乎乎的圆球。是从地球的阴影里飘过来的,等飘近了,从阴影里出来了,看清楚了,是一艘苏联的飞船,东方号和上升号都是球形,美国人拍电影也就按照球形去描绘了苏联的飞船。美国人在片子里给苏联飞船这么一个出场方式,显然是别有用心,他们就是要制造一个悬念,苏联人是善意还是恶意?此处就留了个悬念。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0)

苏联宇航员穿着太空服钻出了舱门,做手势让美国人打开自己飞船的舱门,然后苏联人就忽忽悠悠地飘了过来,一个美国宇航员出去接应,结果不小心飘走了,好在,美国人的救援飞船X-RV赶到,从太空里把这个飘走的家伙给救回来。

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里还有一个宇航员看家,没有出去,这时候,苏联人爬进了美国人的飞船。用自己氧气给这个快要憋死的美国宇航员供氧。苏联人的飞船太小,是承担不了救生艇任务的,送点氧气,多撑一段倒是可以。后来,美国负责救援的宇航员来了,这个人也被救走了,去了救援飞船 X-RV。美国人苏联人各回各家,这算是 GAME OVER。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1)

美国和苏联的飞船以及美国救援船同框

这部片子还拿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在那个年代,能拍出太空失重的感觉,的确是不容易。而且,这部片子非常现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成就,没有太多夸张的成份。这部片子在阿波罗 11 号顺利登月以后的4个月上映。据说是阿波罗 13 号的宇航员洛弗尔陪着自己的妻子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从此他妻子就睡不好觉了。再看到 13 号这个数字不吉利,难怪有不祥的预感。然后,阿波罗 13 号就出事了。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2)

飞利浦·汉德勒

不过,当时美国科学院的院长汉德勒却大受启发,他一直认为,美苏双方应该展开合作。特别是在太空救援方面,如果真的出现宇航员在太空里下不来的情况,那该如何是好呢?要是附近正好有苏联飞船,难道不能帮个忙吗?

尼克松总统当时正好在位,他面临的是越南战争打输了,美国国力严重下降,他需要做的就是不动声色地收缩自己的力量,先缓过这口气再说。所以,他很积极地推动美苏缓和,而且和新中国改善了关系。他当然是支持太空合作的。这时候 NASA 的局长佩恩对俄语很熟悉,对俄国人有好感。他当然也愿意和苏联人合作。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3)

NASA第3任局长佩恩和苏联人有过大量书信往来,对美苏太空合作非常热心

1970 年,NASA 副局长和美国科学院院长汉德勒正好去苏联开会,他们对着苏联人一顿吹啊。苏联人也给了他们很高的礼遇。他们当然就跟苏联人提到了《蓝烟火》这部电影。苏联人马上找来看了,一看电影里扮演 NASA 局长的是格里高利·派克,这不就是当初那个演过《罗马假日》的影星吗?其实苏联当时从美国引进了很多好莱坞大片,对好莱坞影星都很熟悉,你可千万别觉得苏联闭塞,他们也喜欢商业片,引进好莱坞商业片上花 1 卢布,票房能赚回 4 卢布。很合算哦。

美国人碰到的问题,苏联人何尝碰不到呢?所以大家一拍即合,都觉得双方很有合作的必要。当然,苏联科学院是对口接待单位,偏偏苏联科学院跟航天部门关系不大。这谁让不归他们管。好在科技部副部长是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儿媳妇,起码合作意愿能直达高层。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4)

苏联科学院大厦,楼顶真是有一股社会主义蒸汽朋克的气息

美国方面倒是好办,毕竟负责民用航天的部门就是 NASA,苏联的机构非常分散,没有专业对口的机构,最高领导是乌斯季诺夫。下边的各个设计局基本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苏联科学院就不得不扮演一个传声筒的角色,那帮科学家认为自己不过是“富有的太空沙皇的穷亲戚”,沾边,但是不对口。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5)

领导们签字画押了,找找“勋章帝”和“老朋友”都在哪儿?

一开始,双方只是交换数据和气象照片。后来才开始涉及载人航天方面,确定了阿波罗-联盟任务,就是说两国的飞船要在太空里对接。领导们批准了这个任务,下面就是具体的技术问题了。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6)

列昂诺夫

讨论具体问题,就不得不依靠专业人员,美国人往苏联跑,苏联人也经常去美国。美国人也知道,来的这帮苏联人自报家门都是苏联科学院某某机构的,其实他们都是军人。起码列昂诺夫就是个典型的军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的人,苏联英雄,航天界谁不认识呢,藏都藏不住啊。列昂诺夫恶补了一阵子英语。美国的斯塔福德恶补了一阵子俄语,但是斯塔福德的口音总是不正,还被列昂诺夫嘲笑了一顿。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7)

斯塔福德

双方一讨论具体的细节,发现不兼容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首先是无线电信号不兼容,测量的数据也不兼容。怎么办呢?为了节省时间,双方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一边不动,改另外一边。在联盟飞船上添加一个新的装置,专门给阿波罗飞船提供数据。

为了满足阿波罗飞船光学系统的要求,联盟飞船被刷成了一半绿色一半白色的涂装,而且联盟号上还装了白色大灯,离得老远就能被看到。

接下来,就是对接机构的问题了。双方的对接机构是不兼容的。大家开会商量了十几次,最后通过了苏联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周边对接机构,这种对接机构基本就是一个圈,张开三个花瓣,而且两边对称。过去用的插头插座对接系统是分“公母”的,空间站带着个漏斗插座,飞船带着插头。现在不同了,两边的对接机构完全一样,任何两艘船都能对接。这就比过去的系统要强不少。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8)

描绘阿波罗飞船和联盟19号对接的油画

现在国际空间站上普遍使用这种结构,其实我们的神州系列飞船也是用的同样标准的接口,理论上也是可以接上去的。当然啦。老式的联盟号使用的插头插座对接口,国际空间站上还是保留了。

下面还有个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双方的舱内环境是不一样的,美国人喜欢用低压纯氧环境,俄国人喜欢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普通空气环境。气压和成分都不一样。怎么办呢?美国人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做一个过渡舱段,一边是阿波罗飞船标准的插头插座对接机构,另一边是新型周边对接结构。这个舱段挂在阿波罗飞船的鼻子尖上,刚好是个适应环境的过渡段。

到了 1973 年,全尺寸 1:1 阿波罗和联盟号对接的模型被放在巴黎航展上供人参观,引起了轰动。毕竟这是美苏两个死对头第一次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一次合作,而且是当时人类航天领域最强的两个国家展开了合作,成为关注的焦点也不奇怪。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19)

联盟19号发射升空

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是很耗费时间的,一直到 1975 年,阿波罗-联盟计划才正式进入到了火箭发射阶段。莫斯科时间 7 月 15 号下午 15:20。联盟 19 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了。宇航员是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列昂诺夫是老手了,库巴索夫也参加过联盟 6 号的任务,也算是老手了。这一次,苏联的电视台倒是转播了火箭发射的全过程。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20)

土星1B火箭顶着阿波罗飞船升空

在 7 小时之后,土星 1B 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轨道都是事先算好了的。指令长是斯塔福德,这家伙是资深宇航员,参与过双子座 6 号、双子座 9 号、阿波罗 10 号的任务,此前已经是三次上太空了,这是第 4 次。文思·布兰德和迪克·斯雷顿算是新手,这是他们第一次上太空。

阿波罗飞船发射 1 小时以后,飞船需要完成一个重要动作,就是把那个过渡舱段给顶到鼻子尖上。这个手法在阿波罗登月过程之中已经玩过很多次了,只是那时候是和登月舱对接,这次只有一个小小的过渡段。阿波罗飞船转过身去和过渡舱段做对接,然后从末级火箭之中把过渡舱段拔出来,OK,万事大吉了。

美苏太空竞赛疯狂计划(美苏太空合作真相曝光)(21)

下一步,就是两国的飞船逐渐靠近,完成对接准备工作。联盟号在哪儿呢?我们下次再说。

还不过瘾?看看上文:

美空间站残骸坠落,核污染未知?NASA却被罚款400美元

太阳有多可怕?打个喷嚏就能摧毁地球?天空实验室命不久矣?

保护罩掉落,空间站内部差点被烤熟?美国天空实验室如何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