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有必要去吗(同工同酬到底有多难)

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广泛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持有异议的人也非常多。同工应该同酬,这在道理上说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实中有很多难点,短时间是很难解决的。

同工同酬的真正含义,不是从事同样的工作要拿一样多的工资,而是采用一样的工资制度。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两个背景性的政策。一是编制。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是最基本的,也是与身份、待遇直接挂钩的。有什么样的编制,就有什么样的身份;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相应工资制度。而编制又是基本固定的,刚性的,不会因为工作量过大而随意增加或减少。而凡是实行编制管理的,部门单位是无权自行招收人员的,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人员。二是经费管理。早期,事业单位可以搞经营以补充经费不足,也可以使用自有资金招聘临时用工人员并支付工资福利。有时,其工资福利往往与在编员工是一样的。但新的管理体制改革后,事业单位不允许搞经营,也无权自行招收临时工。即使可以搞经营收费,也只能收支两条线,部门无权自行支配。

从这两条看,同工同酬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上的难点。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制度有明确的规定,能发什么,不能发什么,发多少,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即使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勤或工人也同样有明确的规则。而类似派遣制的人员,则由各地自行决定。自行决定就意味着各地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要同工同酬,只能从政策上进行改革,而改革又往往是逐步的,很难大拆大建。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是构建常态化的薪酬增长机制,让行政事业编制以外的人员薪酬逐步缩小差距。

同工同酬有必要去吗(同工同酬到底有多难)(1)

二是现实的难点。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在现实中,政策层面机关事业单位是不允许混岗的,但在实际中很难做到,特别是在面对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的时候,人手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控制和压缩开支的任务又非常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混编往往成为常态,而混编就必然带来待遇上的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是通过改革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让不必要的管理职责减下来,以达到减政减员的目的。因此,当务之急的不是同工同酬,而是转变政府职能。否则就又回到新的机构人员膨胀的老路上了。二一个是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的激烈程度要远远高于派遣制,入口关把的也更为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同工同酬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包括带来新的不公平,这恐怕不是仅仅因为财政支出原因那么简单。

同工同酬有必要去吗(同工同酬到底有多难)(2)

在未来的改革中,有两个趋势值得关注:一个是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事业编制会持续压缩。随着改革的深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相当一部分职责会回归社会,人员混编的问题会得到根本性好转,事业单位本身将不会出现干部和工人的薪酬差别。二一个是派遣制人员岗位数量会持续减少。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服务性事务将更多便利化、智能化,对人员的需求会逐步减少。与此同时,非机关事业身份的人员待遇会逐步提高,差距也会逐步减少。但只要存在,差距就一定会有,只是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