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

“珍珠串,景泰蓝,玉器玲珑看不完”,说的是一种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它有玉石一样的温润,珠宝一样的光泽,瓷器般的细腻,金银般的灿烂。它,就是燕京八绝之首,工艺美术四大花旦之一——景泰蓝。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1)

景泰蓝起源之谜

景泰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流光溢彩、极度奢华的掐丝珐琅制品,一直以来都作为皇室御用的工艺品,在民间几乎无从觅得。对于景泰蓝的起源,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尚难以定论:

其一,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2)

(越王勾践剑)

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

中国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3)

(元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在《宋史·外国列传》中记载:“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析,“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1935年中华民国北平市政秘书处编辑的《旧都略》在谈到景泰蓝起源时,援引《陶说》写道:珐琅,在过去叫“佛郎”,又叫“发郎”、“发蓝”,产于“拂”。唐书称拂即大秦。大秦即中世纪罗马帝国。据有关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族生产豪华日用品。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来到中国。

天价景泰蓝

乾 隆 为 雍 正 祝 寿,

留 下 一 件 天 价 景 泰 蓝

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对清雍正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是1.29亿港元,开创历代景泰蓝拍卖最高天价。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4)

(清 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此件器物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弘历作为太子的时候,为其父雍正皇帝贺寿而特意定做的,因此才有“大鹤 小鹤”的造型。鹤象征和平、长寿,大鹤口中之桃子也寓长寿之意。桃子是小鹤送给大鹤的礼物,也表现了弘历祝贺父亲雍正长寿的意愿。

史上最大景泰蓝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弘历先后两次下旨烧造大型掐丝珐琅佛塔,每次烧造6座。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5)

(掐丝珐琅七层塔)

这12件巨大的佛塔分别陈设于紫禁城东北的梵华楼与西南的宝相楼内,其高度相同而形制各异。这12座雄伟的珐琅佛塔需要众多工匠进行纷繁的工艺协作,工程庞杂,耗银近70万两。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6)

(塔内金佛)

作为空前巨大的珐琅精品,显示了乾隆年间殷实的国力和高度成熟的珐琅工艺。

景泰蓝绝技不外传

明 清 两 代 怎 样 确 保 景 泰 蓝

绝 技 密 不 外 传?

明清两代的帝王分别设有“御用监”和“造办处”,皆设“珐琅作”专门生产供皇室使用的金属珐琅器。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7)

(曾设立珐琅作的养心殿)

景泰蓝工艺繁缛,大小工序达108道,所有皇家御用工匠分工协作,终其一生只能掌握其中一至两道工序,不仅将皇家景泰蓝御用器制作的臻于完美,还有效杜绝了这门宫廷技艺的外传!

(曾设立珐琅作的武英殿)

清代景泰蓝已是国礼

清 代 景 泰 蓝 已 是 国 礼?

1793年,大英使节团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为首的马戛尔尼代表大英帝国将代表先进科技的天文地理音乐钟献给乾隆帝。作为回赠,乾隆皇帝将宫廷御用的景泰蓝“赏赐”给他们。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8)

(光绪清政府赠美国大白舰队国礼景泰蓝瓶)

这是景泰蓝以中国传统艺术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的开始,带着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泰蓝立刻得到大英使节代表们的喜爱,接下来,景泰蓝便接连在国际舞台登场,到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国礼的首选。

景泰蓝的历史及地位(这些历史你不可不知)(9)

(光绪清政府赠美国大白舰队国礼景泰蓝杯)

1908年清政府光绪帝赠送给美国大白舰队之“国礼”为中美两国国旗交织镶嵌景泰蓝瓶和景泰蓝杯子。

景泰蓝何时走出宫墙

景 泰 蓝 何 时 走 出 宫 墙?

乾隆五十四年(1789),宫廷珐琅器的生产一度停止。嘉庆年间“珐琅作”又恢复生产,嘉庆时期景泰蓝在满足宫廷使用外,开明的嘉庆皇帝将它变成了商品,富丽堂皇的景泰蓝成为清政府出口创汇的经济手段之一,在天津、广州、扬州等地开设作坊,这些作坊皆属官办,为王公大臣、富商、外国人制作高级礼品。

作为600年从未走出皇宫的宫廷艺术,景泰蓝与皇家乃至帝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就像我们今天有幸走进故宫——昔日的宫廷,仍能看到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陈列于各大宫殿,仿佛诉说着辉煌的过往和威严的帝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