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

提到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他军政才能出众,热爱文学创作,且性格果断狠辣。对于人才,曹操一向非常重视,当年刘备归附于他,他没有听从郭嘉、程昱的劝告将其除掉;后来关羽无奈投降于他,他又放任其回到刘备身边,可见其对于人才是相当爱惜的。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1)

不过,其实曹操在放走刘备、关羽后也极其后悔,只能说这两人确实运气极佳,才能逃过一劫。相比之下,其他人就难以如此幸运了。在曹操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数十年中,不少人才尽管非常优秀,但还是惨遭曹操诛杀。那么,曹操都杀过哪些人才,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曹操一生所杀的武将当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被民间认为武力冠绝三国的吕布。建安三年(198),曹操攻破下邳,俘虏曾经不可一世的吕布,而沦为阶下囚的吕布为了自保便劝说曹操道:“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2)

面对吕布的主动请降,曹操确实有些心动,毕竟单从能力上说,吕布确实十分骁勇。不过,此时刘备及时提醒,让曹操想想曾经作为吕布主公的丁原和董卓。一番斟酌后,曹操终于还是由于吕布反复无常而下令将其缢死。

和吕布一同遭诛的还有陈宫和高顺。陈宫曾经因为力主奉曹操为兖州刺史而得到曹操的重用,但他却趁着曹操外出迎吕布入主,并在此后一直对吕布不离不弃。吕布败亡后,陈宫一心求死,而曹操也在其死后善待了其老母和妻儿。陈宫的智谋在当时堪称一流,而高顺的统兵能力也极为优秀,他所率领的陷阵营战斗力极强。吕布死后,对其忠心耿耿的高顺拒绝投降,又始终一言不发,曹操只得忍痛将其诛杀。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3)

不管是征讨吕布,还是之后与袁绍争霸官渡,曹操的背后始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便是荀彧。这个被曹操拿来和汉初名臣张良相提并论的贤臣尽管尽力辅佐曹操,但其根本目的是希望曹操兴复汉室。因此,当曹操准备进爵魏国公时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也因此和曹操产生了裂痕。尽管《三国志》中记载荀彧是因忧虑而死,但《魏氏春秋》却表示当时曹操送了个空食盒给荀彧,荀彧随即饮毒自尽。

在曹操杀害的众多人才中,杨修或许并不属于最出色的那一档,但一定是受到后世讨论最多的一个。提到杨修之死,人们往往会马上想到“鸡肋”这一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著名典故。当年曹操征讨汉中未果,便下令道:“鸡肋。”当时众人不解其意,唯有主簿杨修猜到曹操的意思是汉中就犹如鸡肋一般,吃着没什么滋味,但丢掉又可惜。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4)

类似鸡肋的故事还有不少,都是在体现杨修机智聪慧,能够揣摩曹操的心意。不过,其实真正导致杨修被杀的原因并非是他智慧过人,遭到曹操猜忌和厌恶,而是他参与到了无比凶险的夺嫡之战中。自从曹操长子曹昂去世,其继承人之争便主要分为曹丕、曹植两派,杨修辅佐曹植,多次帮助其通过曹操设置的考验,这才真正触怒了曹操。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在夺嫡之战中胜出,被封为世子,而杨修则在两年后被曹操处死,享年四十五岁。

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许攸的帮助功不可没。许攸与曹操、袁绍自幼便认识,后来他投奔袁绍,家人却因为违法被逮捕。对此感到不满的许攸临阵投敌,向曹操献上了袭击乌巢粮仓之计,此计直接扭转了战局,助曹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5)

然而,官渡之战后许攸极度膨胀,不但不分场合地直呼曹操小名“阿瞒”,还表示如果不是自己,曹操根本无法拿下河北之地。到了后来,许攸又在一次路过邺城城门时对身边人说曹操如果没有自己根本进不了这座城。面对许攸几次三番的挑衅和轻慢,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将其收入牢中杀害。

曹操喜爱文学,上文提到的曹丕、曹植也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他们父子三人与“建安七子”共同被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在“建安七子”当中,作为孔子后人和当时名士的孔融同样死于曹操之手,他之所以被杀,主要是由于平日里经常和曹操唱反调,且热衷于抨击时政、批判曹操。

爱惜人才的名言名句(爱惜人才也果断狠辣)(6)

综上所述,曹操所杀的许多人才当中,有的是不值得招入麾下,如反复无常的吕布;有的是宁死不愿为自己效力,如陈宫、高顺;有的则是与自己存在观念冲突,或是惹怒了自己,如荀彧、杨修、许攸、孔融等等。总的来说,曹操的“爱惜人才”准确来说是爱惜对自己有价值,且不让自己太过厌恶的人才,对于这种人,曹操才会大力笼络、真心喜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