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堂黄氏是什么民族(为什么黄姓人自称)

江夏堂黄氏是什么民族(为什么黄姓人自称)(1)

江夏堂的由来

“江夏堂”海内外黄氏裔孙在宗祠正上方和上厅神龛上都悬挂着这样的牌匾。而黄氏人家的大门额上,也书“江夏世第”、“江夏世家”、“江夏黄氏”、“江夏流芳”字样,“江夏”,成了黄氏的代名词。确实,“江夏堂”,已经成为全球黄氏的总堂号。

为什么黄氏要冠名“江夏堂”、“江夏黄氏”?这还需从古黄国、古江夏郡说起。

1、 地域江夏、黄氏巨族

历史上,多代黄氏显祖曾居住于此,黄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曾长年定居于江夏郡,更有史称“江夏黄国”者。考载,江夏地名历朝有所变迁,江夏郡系秦南郡地,汉初置江夏郡,今德安、承天、汉阳、武昌、黄州境地。稀罕以后,各朝曾设置江夏郡。东汉时的江夏郡,郡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晋之江夏郡址,在湖北省安陆县,刘宋之江夏郡,南齐因之,在今湖北省武昌县。以近代行政区来说,江夏郡曾辖湖北省属的隋县、安县、云梦、应山、应城、钟祥、潜江、天门、汉阳、沔阳、汉川、孝感、黄陂、嘉鱼、蒲圻、咸宁、崇阳、通城、大冶、通水、蕲春、黄冈、黄安、浠水、罗田、麻城、广济、黄梅、武昌、汉口等市县历史上的江夏郡中心位置位于黄香故里,即今日云梦县,今日武汉的江夏区袭用此名。尽管江夏郡,江夏县常有变更,但其主体名称—“江夏”二字变动很小,随着黄氏子孙由此分迁,“江夏堂”成为总堂号,亦之响遍全球,黄氏家族更由此长盛不衰。

2、 人文江夏,仪范群伦

西汉黄香为大孝子,被皇帝盛赞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从此名震天下。“江夏堂”含义中,亦有褒扬“吾黄‘孝’、‘德’、天下无双”之意。因为,江夏黄氏是以东汉大孝子。丞相黄香而闻名天下。

黄姓以“江夏”为堂号,一以因地,二以因人而定。考载,早在周灵王时,黄姓远祖黄渊,已从河南潢川迁居后来的湖北江夏之城西。黄国被灭国300多年之后,黄歇当上楚国宰相给黄姓的发展与兴旺带来转机。黄绪庆、黄启文《春申君黄歇与江夏》一文支持了这一观点。

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是黄氏族众公认的江夏黄氏之开基上始祖。据《史记.列传》云:“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

据黄氏族谱记载,歇公的曾祖父景修公,字东升,战国时以儒道仕秦,官至丞相。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三百五十六年,秦启用商鞅,实行变法,景修公持不同政见,力谏孝公遭到拒绝后,遂辞相位,携全家入住一处名叫“新罗”的地方以避秦。自此繁衍生息。景公在新罗娶三妻,生四子。景公之幼子武公,娶章氏,生六子。其三子建公,娶妻王氏,生五子。歇公为长子,字光明,好肃夫,生于公元前三百一十四年(即周赦王元年,楚怀王五十五年)。歇公成人后,于公元前二百九十八年出山仕楚。

据《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云:“歇公生于新罗,性豪旷,多智慧,长居江夏故居,仕晋不合乃事楚……”,台湾《姓氏之研究》中亦有一说:“五十氏歇公为楚相,开基于武昌府江夏。”“旧谱又云后迁歇公夫妇于江夏黄鹤乡仁义村,离城三十里,则黄歇开基为武昌府江夏明矣,应称歇公为上始祖。”

《渠阳黄氏世谱》“源流考”说:“六十九世祖黄歇公仕楚为江夏太守,其后裔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为江夏堂,江夏郡者,皆自此始。”

春申公歇公死后墓葬何处?据《禾坪黄氏族谱》“序文”称:观《湖南常德府志》,陵寝有春申君墓古绩,有春申君宅,死后迁歇公夫妇于江夏黄鹤乡仁义村。

又据《福建禾坪大成宗谱》、南洋黄氏总会银禧特刊及台湾等地许多谱谍详细记载,歇公死后奉敕葬于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乾山巽向,妣葬同处戌山辰向。

回顾历史,黄氏先祖定居江夏,可谓家族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原来逃散的“黄家子孙”,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像楚地靠拢,一部分黄氏族人聚集在湖北省、武昌、江夏一带。

黄氏历经国破家亡,重新聚首江夏,成为家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因此,黄姓的总堂号定位“江夏堂”,这就是今天“江夏堂”的由来。

今天,黄姓在中华十大姓中排名第七(或第八)位,总人口达数千万之众。今天海内外黄姓子孙都自称江夏黄氏、江夏堂、黄江夏堂、公认江夏为黄姓的郡望与发源地,世界各地的黄姓子孙都称江夏为“第二故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