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罪就得接受惩罚(你那不叫授权叫授责)
拜伦法则,指的是授权他人后就完全忘掉这件事,绝不去干涉。这是一条有关管理经验的法则,由美国内陆银行D·拜伦提出而得名,拜伦法则的核心管理理念就是:用人不疑。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情景:
某老板了解 “情境管理” 理论之后,一身冷汗,反思自己的管理手段太单一了。他认真盘点了一下员工,发现A确实像D4阶段 “独立自主的完成者” 。他决定,用 “指令、教练、支持和授权” 中的 “授权” 方式来管理员工A。
老板对A说:“你的意愿和能力都非常不错,能当大任。现在有一件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事,由你全权负责,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需要资金、人员、决策的支持,随时向我汇报,我一定大力支持。”
A非常激动。老板也很高兴,觉得终于把他点燃了,管理知识没白学。
但是接下来的三个月,老板发现A做事的方法有大问题,常常用笨拙的方法完成目标,效率很低。老板开始驳回A的用钱申请,对用人也提出不同意见。在一些关键决策上,老板坚持按自己的做法来。
最后,这个项目失败了。老板很沮丧:我是想给你授权,可你却担不起啊!
真是因为A担不起吗?不一定。其实老板授出去的,仅仅是责任,而不是权利。这根本不是一个合格授权。
那什么才是合格授权呢?老板需要了解 “拜伦法则” ,即我在文章开篇阐述的释义。
再举个例子,顺驰地产创始人孙宏斌是地产界传奇。有一次,顺驰参与石家庄某块土地的拍卖。拍卖会上,价格越来越高。当报价超过5亿元时,所有竞标人员此起彼伏地打电话请示,只有顺驰的项目负责人——一个28岁的小伙子纹丝不动。最终顺驰以5.97亿元中标,所有人对这个小伙子能做这么大决策难以置信。孙宏斌说:“他已经被授权了,当然可以决定职责范围内的任何事情。” 但假如决策失误怎么办?孙宏斌说:“那就算顺驰成长的成本吧,谁工作没有失误?” 能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对员工有多么大的信任。
授权的基本前提是信任。这种拜伦法则式的信任,能极大降低沟通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激发员工士气,达成更高绩效。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格授权呢?
第一,责权利心法。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很多管理者误把授责当授权。这事员工负责,失败了员工承担责任。至于决策权,如果员工的决策和老板一致,听员工的;和老板不一致,听老板的。
授责,不授权,是对拜伦法则最大的误解。一定要懂得,授予与责任匹配的权利。优秀的领导,授权时甚至保留一些责任,万一失败了,主动承担部分责任。
第二,用人不疑。
授权,授的是决策权,即面对目标,选取路径的权力。也就是说,定义了结果后,就别对怎么走指手画脚。但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这非常困难。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副驾驶。你开车,他比你还紧张:刹车刹车,左转左转,靠右靠右,快冲快冲。你说:“那你来开吧。” 他说:“你开你开,我信任你。” 既然授权给了司机,就闭嘴做个 “安静的拿着地图的副驾驶”。你没有指挥的权力,只有协助的义务。
第三,规避系统性风险。
授权能提高管理效率,但也可能造成风险。所以,信任必须基于强大的授权制度的保障。
首先,要选对人。信任的前提是找到值得信任的人。授权之前,管理者可以找员工聊一聊:“我有个想法,你觉得怎么实现好呢?” 如果员工提出了思路清晰又切实可行的想法,建议管理者再正式授权。否则选错了人,就是灾难。
其次,明确授权。授权的范围一定要清晰,避免承诺 “可以动用一切资源”。讲清楚管理者可以调用哪些部门的资源,拥有多大的资金审批权、获得授权的时间是多长......
再次,承担责任。授责不授权是不对的,同样,授权不授责也是不对的。获得授权的员工,必须承担与之匹配的责任。建立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成功有奖赏,违规有惩罚。管理者不要轻易说 “失败了算我的”,可以 “一半或者是大部分算你的”,但如果 “都算你的”,员工容易轻视问题、忽略风险。
ATA集团CEO孙振耀说,授权是离心力,集中控制是向心力,二者得统一平衡。希望每一位管理者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
本文摘录自刘润老师《5分钟商学院——管理篇》,在今天复读的时候有感而发,分享给各位老板及管理者们,任何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均需要结合企业当前的现状及人与事,不能脱离场景去谈管理,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说,用人不疑是一种对员工信任和体现管理者魄力的态度,但有时疑人也是要用的,这体现了另一种高明。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发表您的看法。
#刘润# #5分钟商学院# #企业管理# #拜伦法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