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子主张的一些疑问(唐以后对孟子的抬高)

后之儒家称他为亚圣从唐代的韩愈开始抬高他的地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孟子主张的一些疑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孟子主张的一些疑问(唐以后对孟子的抬高)

对孟子主张的一些疑问

唐以后对孟子的抬高

后之儒家称他为亚圣。从唐代的韩愈开始抬高他的地位:

韩愈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韩愈: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之后,宋明理学,对孟子思想中的心性内容大加发挥,地位提高到四书之一,是科举考试中用为四书之一,论孟子中,但其一些主要思想并未受到真正理解与对待。如仁政(一般而言,封建帝王不能做到,但是封建学者主张的思想之一),对独夫民贼的诛讨思想,则不提倡,因为不利于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专制制度。

韩愈为孟子张目,虽然在后人看来,有很大意义,但在当时,并不能改变佛道盛行的局面。所以孟子的地位,真正上升,还要等待的历史的前进。到了唐之后的五代后蜀时,后蜀国主命人刻了十一经的石经,其中就有孟子,北宋的宋太宗,又据以重刻,据说,这就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这时离汉代已过去一千多年了。孟子才从经书的辅助性读物--传记的地位,上升到经的地位。我们现在说到经,好像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是不是经,都无所谓的。但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在封建的文化环境里,“经”是属于这个社会与国家及其思想文化领域的最高地位的东西,是至高无上的东西。人们对于经的尊崇,是我们今天的人所无法体会的,也许只有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人,知道当年红宝书的地位与作用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某些意味。

因为五代的后蜀,还不是全国性的政权,所以孟子被列入十一经,还是影响不大的,而宋太宗又把它重刻过了,就有重要意义了。宋太祖黄袍加身后,还没有统一全国,到太宗时,天下才初步统一与太平了,所以他要开科取士,为新的国家机器寻找人才,他要开科取士,那么,读书人读什么书,以用来科举考试,就要由国家所确定的“经”有怎样的内容来决定。既然孟子这时被列入了经书之中,所以,它也就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书。所以,孟子在汉代有人作注之后(汉人所以为之作注,是因为当时孟子有传记博士,通过研读孟子,可以混个博士当当—那是官职,不是学位—这是有利益驱动的),直到宋代才又有人作疏,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原来的读书人不需要读孟子,所以不需要重新作注,现在既然孟子已列入经书中,科举考试要用到它了,所以就需要新的注释了。这就像今天要考研究生,既然是国家指定的教材,于是必然会有人为它编写辅导材料一样。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找到它的动机。

孟子的地位,似乎已经很高了,韩愈先生应该满意了。他想不到,有人会比他更努力抬高孟子的地位。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在《礼记》中抽取《大学》和《中庸》两篇,说是孔子弟子--曾子和孔子孙子--子思的作品,再与《论语》和《孟子》两书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五经是哪五经,所谓的四书五经),于是孟子的地位就更为提高了。到了明清两代,封建国家又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的题目只从四书中选取,而参加考试的人在这样的题目下,只准“代圣人立言”,即只准按照圣人的口吻来作文章,不准从自己的立场来谈观点,于是当时的读书人就不得不把《孟子》读得烂熟了。可以说,到了这时,孟子才到达了他的最高的历史地位上。

孟子和孔子一样,在他们在世时,都不被看重,但在后世,则逐渐被抬得非常高的地位上,最后孟子与孔子相提并论,所谓“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思想的代名词。孔子既被封建统治者及当时的学者们尊奉为“圣人”,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这表明孟子的思想,虽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会引起专制君主的不安,从根本上说,还是适合封建社会制度需要的。说到这里,就会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封建国家对于思想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这表现在,即便象孟子这样的含有所谓犯上作乱思想因素的东西,也可以在封建国家的精心安排下,成为国家考试的必备内容。虽说每次科举考试,都从四书,当然也要从孟子中的原句中找出一个题目,但封建国家是不会将诛一夫这样的句子作为国家考试的作文题目的,是不会让天下读书人用这个题目来代圣人立言的。所以孟子书中虽然有民本思想和诛暴君的思想,但在封建国家的严密控制下,与读书人的明哲保身思想的支配下,这样的思想就被人们视而不见,无形之中就被蒸发掉了。

韩愈抬高孟子的具体内容

唐代的韩愈,出于反对当时盛极一时的佛教和道教的需要,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说”,把孟子列入了正统的“道”的传承系统中,视为孔子之后最重要的传道者,韩愈给予孟子如此高度的地位,可称为孟子之后最大的知音。由于韩愈的地位,他的道统说及其中对孟子的推崇,使得学者们对于孟子重新重视起来。

韩愈所提出“道统说”,主要目的是反对在唐代盛极一时的佛教与道教的学说,这个道统说,集中表现在他的那篇著名的文章《原道》中。韩愈的这篇《原道》,在今天看来,无论是研究文学史的,还是研究哲学史的,都予以了高度重视,我们作为学习历史的人,对此也不可不知。

韩愈在原道中,首先说明了他所谓的道,是包含仁义道德四项内容的,可以说是他的四项基本原则吧,是儒家思想系统的基本原则。他关于仁义道德的定义是: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这样的道,是“天下之公言”,而道家即老子的道,则是“一人之私言”。他认为老子对仁义的非难(老子中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是“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是“其见者小也”。道家与老子的思想,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因为李唐因为老子姓李,而把老子说成是李唐的祖先,为李家王朝的合理性寻找神学的根据。所以韩愈要批老子与道家。

而对佛教,韩愈则认为那是夷狄的东西,根本不是中国的文化。所谓夷狄,是春秋以前的一种看法,即认为处于中原的国家为中国,是华夏,是先进的文化,是文明的代表,而处于中原四周的民族,则是夷狄,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这样的观念,一直到近代西方列强欺侮中国的时候,还是中国人的普遍观念。

韩愈的时候自然也是这样的观念,对外来的东西视为异类,他说,按照古代经典的说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这是说,那些落后民族中就算有了君主,也赶不上我们华夏没有君主的时候。这是强调华夏文化中有礼义观念与制度,而夷狄则没有,所以有人发挥说:有君无礼,不如有礼无君。

因此,对于夷狄的态度,就是诗经里所说的“戎狄是膺(击也),荆舒是惩”(我们楚文化也被视为夷狄的!这一点,在看左传时,晋国等人对于楚国的态度,就可知道)。是要毫不留情地打击与惩罚,怎能欢迎并为之鼓吹呢。佛教来自印度,不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东西,而在唐代特别盛行,所以韩愈也要大批特批。

那么,韩愈特别反感的道教与佛教之外,是什么呢,那就是他特别推崇的儒家的先王之道,又称先王之教,也就是以前面所说仁义道德为根本的儒家之道。他认为现在所以出现佛道盛行而儒教衰微的局面,是因为先王之道的传承系统出了问题。由此他就引出了所谓的道统问题。

据韩的说法,传承先王之道的系统,是这样的,即:

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可是个大问题,也为韩愈重新提出道统的问题埋下伏笔。)

孟子之后,不是绝对没有人想传这个先王之道,如荀子和西汉的杨雄,就是两个想传先王之道的人。但是,据韩愈看来,“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意思是说,荀与杨二人,在孟子之后,虽然也想传先王之道,对儒家的学说加以阐明与发扬,但二人所挑选的内容却是精到,没有捉住先王之道的精华,这叫择焉而不精。所以他们虽然也说了不少,但却没有说明白。这叫语焉而不详。

所以荀与杨不能列入这个传承的道统之中。

至于孟子则不同了,韩愈在另外一篇著名的文章《读荀子》中说:

我在读了孟子的书后,才知道孔子的道是最为高明尊贵的,才知道圣人之道是容易实行的,要做王的话,不是难事,要做霸的话,也很容易。所以孔子及其弟子们过世之后,尊崇圣人之说的,只有孟子而已。若拿孟子与荀子与杨雄相比,孟子就是“醇乎醇者也”(纯),“荀与杨,大醇而小疵”。所以荀与杨不能列入道统之中。

韩愈的道统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地提高了孟子的地位,这不仅是思想领域的地位问题,而是直接与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制度甚至政治理念相关的大问题,所以,成为唐以后儒家思想的重要纲领。孟子自汉代以来的沉沦,也因此而大大改观,一跃而进入了先圣的行列,与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并列而为中国人所景仰的精神领袖了。

顺便说一下,韩愈撰文大力批判道家与佛家,是要有很大精神勇气的,因为当时佛与道的盛行,不是社会人士的赶时髦,而是从皇帝起整个国家的思想取向和文化取向,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愈敢于站出来,大声疾呼,你们所信服的那一套,是靠不住的,真正的道,在我这里。这样的思想行动,在封建专制的国家中,是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危险的,所以必须具有很大的精神勇气,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出这样的观点。当然,他本人也有“我要为这一道统的传承”而努力的意图在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