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

首发豆瓣

我是cc爱读书,致力于分享每一本好书。

穿衣打扮可为美,景色壮观可为美,人面桃花更为美,只是我们习惯了眼中的“风景”在快节奏的,短视频频繁地冲击之下,我们只习惯于接受新鲜,刺激而毫无意义的感官冲动,静下心来欣赏的那份藏于一切生活中的自然中的美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更多的美丽与丰盈则只能流淌在作家的文字中。

朱光潜先生有《谈美》一书,文中内容记录无一处不美,无一事不美。

李泽厚先生有《美的历程》。

提到以文字呈现之美,必然会想到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笔下之美犹如樱花芬芳,又似四季不同时令之美,如花鸟风月之美,附风雅与幽玄之美。

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1)

正如这套川端康成系列设计之美,护封源自莫言老师为这套系列特别创作的书法作品。字体饱满潇洒、古朴大气、恢弘悠远,设计师延用这套书法字,每本书提取一个字行,配合经典日式元素,与内容交相呼应——将《雪国》埋藏于“雪”字,《古都》藏在“古”字的角落,《千羽鹤》在“鹤”字中穿插,《伊豆的舞女》在“舞”字中翩翩,而《花未眠》,散落在“花”的尽头——通过书法字与图形的交汇,传达川端康成文笔的美感。

文字之美,源于经典。经典之辑,集合五本。

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2)

《雪国》——风景自笔端流出之美

川端康成笔下的大自然一方面着力描绘大自然奇异的美,一方面又将它与人物的境遇和内心生活联系起来,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川端康成从不按照自然景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而是从人物的虚幻意识和痛苦感情来感受自然,描绘景物,仿佛给人物罩上了一幅魔幻的眼镜,使眼前的景象成为变异、神奇的世界,呈现一种超现实的、象征性的奇妙景象。而《雪国》则也就好似一首委婉,哀怨的抒情诗,低吟浅唱,意悲情切,萦绕着无尽的韵味呈现在读者眼前。

《古都》——传统之美

祗园节的彩车、伐竹节的刀,马鞍寿火节的灯光,使人心旷神怡,川端康成犹如一名出色的导游,让读者领略了京都的无限风光。那醍醐寺的塔,泰平阁的桥,清水寺的亭台楼阁,都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在他的笔下,四季的景物与主人公的命运水乳交融,人物的内心情感与大自然的风光美融为一体,继承了源氏物语以来日本美学的传统。

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3)

《伊豆的舞女》——纯粹之美

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幽雅而又深长的生命之韵,是古典之美。似优美抒情之诗,又如一篇凄婉动人之散文,整个作品贯穿着一种真情,情随景深,景随行移,而真情愈加执著。 凸显出川端康成一直追求的纯粹的美。

《千羽鹤》——幽玄之美

作品中放出奇光异彩的志野茶碗,是传统美的象征。川端认为名贵的陶器,古代美术品,比人情淡薄的现代人价值高。

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4)

《花未眠》——文学之美

川端康成是美的不断追求者,美的猎人,这已成为定说……川端不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看美,而且热爱美,可以认为,美是川端康成的休息、喜悦、康复,美是川端康成生命的反映。

汤逊理论经典语录(他用美贯穿了一生)(5)

而川端康成作品中所蕴含着的美、爱,以及美与善、爱与恶的冲突,都是值得我们读者永远品味、思索和争论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