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知道吗?你文章写的好不好,其实和你的阅读没有直接关系。”

01

杜甫:“我没有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首诗写在他困守长安十年时期,这类社交性的诗,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的寒酸相。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

诗中多用的对比手法。开端的“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把诗人强烈的不平之鸣,像江河决口那样突然喷发出来。在诗人所处的时代,那些纨袴子弟,一个个过着脑满肠肥、趾高气扬的生活;他们精神空虚,偏又不会饿死。而像杜甫那样正直的读书人,却一直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少年杜甫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他博学精深,下笔有神。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咏诗眼看就与曹植相亲。头角乍露,就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凭着这样卓越的才华,他天真地认为求个功名,登上仕途,还不是易如反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是排比句,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能力。说明自己在修为中曾读破万卷书,在诗歌创作中犹如神助,这是两个不同的能力,一个是历史积累的修为,一个是输出结果的优秀程度,也就是自己即知道的多、还写得好。这样排比是为了突出对比的强烈反差,而不是说因果关系。并没有说知道的多就一定写的好。他这样写,当然也是为了让韦济了解自己的为人,并要突出自己眼下的误身受辱。

02

菜谱看多了就一定能做好菜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

熟读菜谱是一种能力,做菜是另一种能力。这两者之间好比熟读兵书纸上谈兵与实际战争中参与作战指导的两种不同的能力。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呢?肯定是有的。但是两者之间的关联不是必然的因果关联,而是有增益作用的辅助关联。什么是增益作用的辅助关联,比如:感冒了多喝水。喝了水感冒好的快一些,不多喝水反正也行。

这种增益作用在恰当环境里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成就某种结果,比如做菜必备的因素。你不看菜谱也可以做菜,你不学兵法也可以指导战争。你读了更多的菜谱,学了更多的兵法能够把菜做的更好,把仗打的更好而已。恰当的环境是能否将增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前提。一道菜盐多了,少了都不好,火候没掌握好的话也做不出好的味道。

读书写作也是一样,很多人没有搞清楚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以为读书破万卷了,下笔就一定如有神。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很多家长拼命给孩子买各种课外书,往一万本上去突破。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恰当的环境。

03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多读书对写作是有增益作用的,但是多读书并不能直接变得下笔如有神。

写作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需要很多因素的结合才能做出好的文章来。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的来源,这是一个极大的好处。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还需要反复的练习,还需要海量题材、话题。

在训练写作能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的以读书的多少来作为训练的唯一方法。这里面有一个将素材、信息文字化的实践过渡的过程。

任何一项能力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都是需要反复训练的,训练提供了试错的机会,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和亮点能扬长避短。百步穿杨、熟能生巧都是指得反复训练的结果。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他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

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毛主席读书有个特点“不动笔墨不看书”。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经出现了一种否定商品生产的极“左”观点,为了说服持这种观点的人,毛主席下功夫钻研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

这本书,主席读了多遍,经他批注的就有4个本子。毛主席的批注,都是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否定商品经济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用笔在书上画上竖线、横路线曲线、斜线、三角、方框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了许多批语。这些笔记、批注、批画是毛主席读书时头脑的一种活动,思考的真实记录,也是他和作者思想认识、观点、想法、看法、感情的互动与交流。

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素材、想法转化为文字,把阅读当成养分不断地为文章提供供给,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字面理解经典诗文的含义。

圣贤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