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杨雄的相关故事情节(西蜀子云亭之杨雄往事引子)

引子

公元两千零十年二月,虽然春天已随着杜鹃花的含苞而降临,但成都平原的天气,却偏让人感到春寒料峭,暖意稀微。

自嘲为草根文人的青云白鹤,正呆在那六层楼的蜗居闲云阁内,百无聊赖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他的蜗居,座落在桃园乡柳岸里。桃园柳岸这名儿好美呀!可却看不见艳艳桃花和飘飘柳丝,不知是季节未到,还是取这美名的人是出于一种广告效应。

“你看你,成天缩在窝里,好几天都没下楼了,快下去跟左邻右舍摆摆龙门阵,活动活动筋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产生热能嘛!”妻子在一旁提醒。可妻子的认真督促,却没引起青云白鹤的丝毫反应。是呀!经过一个慵懒的冬天,似乎人也变懒了,任随老婆子怎么嘀咕,青云白鹤仍不肯离开键盘。他不动倒也罢了,却还强词夺理地说:“这封闭的阳台,冷风想吹都吹不进来,比下面暖和多了。”

他见妻子在一旁直皱眉头,为了活跃一下空气,忙说:“嘻嘻!你看我,在这网上冲浪,足不出户,五洲风云尽收眼底,四海波涛心中涌动。我不去走东家串西家的,少听些歪道消息,少招惹些是是非非,这多悠闲自在哟!”

青云白鹤也向对方礼貌地拱了拱手:“幸会,幸会,请问仁兄是谁?是不是我早年的朋友?”

“然也!”对方吐出一句文言,接着说道:“吾乃两千年前之人,姓扬名雄字子云是也,肉体早化,仅遗骨殖在那里!”自称扬雄的人指了一下下面冒着青光的大墓。

青云白鹤读过不少的古书,对于扬雄这个闪耀着中华古代智慧光芒的名字,他非常熟悉。他知道扬雄被后人尊为西汉大儒和西部孔子,受到历代文人的追捧。至今在汉人聚居的东南亚各国,仍然拥有无以计数的粉丝。

中国的道家和儒家,自古就各行其是,分道扬镳。可是在扬雄的身上和学术思想上,却被有机地融为一体。这跟扬雄终身追求完美理想的传奇经历密不可分,也给后人留下了探奇解谜的辽阔空间和漫长时间。青云白鹤的思路还在继续,耳边传来了扬雄的声音。

扬雄继续说:“因生前恩师庄君平曾说过,吾《太玄》中天地人和合理想会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但需要一个契机,契机是什么,天机不可泄漏,所以我至今也没有悟出来。但恩师说,两千年后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的再造肉身会经过这里,要我把他拦住,帮助我澄清争议了两千多年的是是非非,为我昭雪千年冤屈。故要我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一缕幽灵,配合我的肉身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搞清我的身世和一生的所作所为。所以今日我算准时间,幸会贤兄,果然贤兄与我长得一模一样,看来恩师的预言就应在贤兄身上了。”说完这段言辞,扬雄便把手伸向青云白鹤。

青云白鹤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竟是两千多年前扬雄的化身,那扬雄的灵魂是不是就是自己的灵魂呢?自己平日对故旧纸堆的痴迷是不是与扬雄的灵魂有关呢?太不可思议了。他依然有点半信半疑,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令青云白鹤恍然大悟的,就是两人一模一样的形象,所以他差点把扬雄认作镜子里的自己。形象的相同让他对扬雄的话又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信任度。

水浒传中杨雄的相关故事情节(西蜀子云亭之杨雄往事引子)(1)

但扬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冤屈?为何沉冤千年?又为何在二十一世纪才洗雪冤屈呢?一个个疑问接踵而至,青云白鹤先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脑筋一时反应不过来,他友好地把手伸向扬雄,接住扬雄伸过了的手。

不知究竟是扬雄握住自己的手,还是自己握住了扬雄的手,总之,青云白鹤进入了托住扬雄的青光。青云白鹤在青光中就像坐上了高速列车,快速前进。进而比超音速飞机还快,甚至比超时速飞机还快。青云白鹤很快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更分七不清扬雄是自己,或者自己是扬雄了。

青光有如一条深不可察的时光隧道,把青云白鹤带到了两千零六十三年以前的那一个早春二月。

扬雄故里西蜀子云亭在带着几丝寒意的春风吹拂下,青云白鹤先是打了个冷噤,瞬即用劲揉了揉双眼,一桩桩神秘莫测的历史事件,分明如一个个电影镜头,陆续扑进他的眼帘……

水浒传中杨雄的相关故事情节(西蜀子云亭之杨雄往事引子)(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