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

道光年间,四川万县出了一桩奇案。

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1)

清末四川百姓

主人公名叫白成金,父亲白有才原本是地主家的长工,无钱无地,年近四十还没娶媳妇。后来,一个远房亲戚见他可怜,就把自家的几亩山地借给白有才耕种,不收租佃。白有才有了地,也娶了媳妇,生下了儿子白成金。

白成金5岁那年,白有才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儿子,十年后也因为痨病去世。十四五岁的白成金现在又没了娘,只能答应帮地主放牛,求来一口棺材,安葬了母亲。之后的几年,他就开始给地主打长工,省吃俭用,到20岁的时候竟然积攒了20吊钱。

就靠着这20吊钱,白成金离开地主家,到外面做布匹生意。几年后,白成金赚了60多两银子,就在县城买了两间铺面,靠收租金有了稳定的生活。没多久,白成金就娶了一个叫卓玉花的女子。卓玉花的父亲是个穷先生,一直教育女儿要勤俭持家、贤良淑德,所以卓玉花嫁给白成金后,夫妻两人十分恩爱。

但是,白成金觉得现在成家了,以后再有了孩子,靠着两间门面房的租金,肯定还是过穷日子。自己过惯了苦日子,不能让老婆孩子跟着受罪,白成金一狠心,决定离家去做生意,挣了大钱再回来。

卓玉花见丈夫这么有志气,虽然心里不舍得,但也支持丈夫的想法。白成金听说湖广地区遭了灾,米贵布贱,于是打点行装,要去湖广地区。临走前,卓玉花准备一桌子好酒好菜,给丈夫送行。

他们家中养了两只鸡,卓玉花把母鸡杀了。白成金对妻子说:“咱们家今年养了两只鸡,今天你把母鸡杀了,那公鸡要好好喂养,日后我发财回来,好好敬敬财神。”卓玉花含泪答应丈夫,一定好好养着公鸡,等待丈夫早日归来。


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0年。

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2)

晚清小商贩

在外做生意没那么容易,白成金时赚时赔,他脾气倔,总想着赚了大钱再回家,这一晃10年就过去了。

卓玉花在家中一边等待丈夫,一边喂猪织布,省吃俭用,也存下了80吊钱。白成金多年没有消息,叔公白有能动了歪心思,想把卓玉花的钱据为己有。于是,他说白成金一定客死他乡,劝卓玉花还是改嫁吧。

卓玉花坚信丈夫还活着,不为所动。叔公看侄媳妇不理自己,于是常常找麻烦,卓玉花则经常与他争吵。白有能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逼迫卓玉花改嫁,白成金留下的房子和财物,自己就能占为己有了。为此,他还时不时散布谣言,说卓玉花不守妇道。

为了避免闲言碎语,卓玉花让一位邻居老太太搬过来,与自己一起吃住,一起织布。这样一来,闲言碎语也就少了很多。

这天傍晚,老太太有事回家住了,卓玉花早早锁上门,准备吃了饭就睡觉。就在此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卓玉花心中一惊,想着可能是叔公又来找麻烦,不能开门。于是,她靠在门边,问外面是什么人。结果,外面响起了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卓玉花赶紧开门,一看还真是丈夫白成金回来了。多年的委屈涌上心头,卓玉花当即扑到丈夫怀中,大哭起来。白成金也失声痛哭,哭诉自己多年来的遭遇,之后拿出了400多两银子,全部交给了妻子。

卓玉花又悲又喜,一边怨恨丈夫为什么不早点回家,让自己受了这么多委屈,一方面又庆幸丈夫带回来这么多钱,自己终于不用再过苦日子了。夫妻俩互诉衷肠,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这才想起还没有吃饭。卓玉花赶紧生火做饭,把那只养了10年的公鸡也宰了,以敬财神。

公鸡煮好之后,先敬了财神,夫妻俩才坐在一起,吃肉喝酒,直到深夜才睡觉。

第二天早上,卓玉花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轻手轻脚下床做了早饭。天刚亮,卓玉花就叫丈夫起床吃饭,但白成金没有回应。卓玉花心想,一定是丈夫日夜赶路十分辛苦,昨天又睡得太晚,就让他好好睡一觉吧。于是,她把饭留在锅里,就出门干活去了。


卓玉花中午回来,发现丈夫还没起床。

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3)

晚清官员

她轻轻走到床边,摇了摇还躺在床上的丈夫,这才发现白成金浑身冰凉,早已去世了。卓玉花吓得当即晕倒在地,半晌才苏醒过来,嚎啕大哭。和丈夫分别10年,好不容易苦尽甘来,仅仅团聚一晚,丈夫怎么说走就走了?

卓玉花的哭声惊动了邻居,叔公白有能听到消息,也赶来了。白有能到床边看了看白成金的尸体,转身大骂:“你这贱妇,我侄儿有何不是,你非要毒死他?”卓玉花当场愣住了,赶紧辩解,自己根本没有下毒,也不知道丈夫得了什么急症。

白有能不听解释,对着邻里乡亲说:“必定是她勾引奸夫将我侄儿害死,这样就能和奸夫做长久夫妻,绝不能饶了她。”说罢,白有能当场找人写了状子,告到了县衙。

知县姓胡名大智,军功出身,大老粗一个。听说出了人命案,立刻让人带着仵作去验尸,很快仵作回来报告,说死者是中毒身亡。胡知县一听,就让衙役把卓玉花抓了过来。卓玉花跪在大堂之上,哭诉了这10年的遭遇,一五一十讲述了丈夫归来之后的情况,夫妻两人如何互诉衷肠,如何跪拜财神,如何杀鸡喝酒……

胡知县心中已经认定卓玉花谋害亲夫,逼她立刻交代奸夫所在,并承认谋害了白成金。卓玉花自然不会承认,胡知县于是让人用刑,一番折腾,卓玉花难以忍受,屈打成招。胡知县逼着卓玉花说出奸夫所在,卓玉花只能随便编一个名字,说此人已经逃往外地了。

胡知县赶紧派人四处查访,想把奸夫缉捕归案。这一段时间,卓玉花被关在大牢里,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没过多久,胡知县被巡抚衙门调走,新知县是福建龙岩人王鹏举。王鹏举是举人出身,志向远大,为官清廉,一上任就想做出点成绩来。于是,他开始仔细研究卓玉花的案件。


看完案件卷宗,王知县发现了疑点。

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4)

晚清女子

王知县首先关心的,就是“奸夫”的去向,但他翻阅卷宗才发现,卓玉花供述的奸夫姓名,竟然叫“莫须有”。王知县哭笑不得,哪有人会叫“莫须有”啊?这明明是卓玉花胡编乱造的名字,讽刺胡知县屈打成招,乱办案件。

胡知县大老粗,衙门里的人溜须拍马,可能也不想让胡知县丢人,并没有揭穿。这说明,卓玉花并没有真的认罪,这中间肯定有问题。于是,王知县提审了卓玉花,发现此案确实没有这么简单。

按照仵作的检查,死者确实是中毒身亡,但卓玉花如果故意害死丈夫,为什么嚎啕大哭引来邻居和叔公?为什么不和“奸夫”一起偷偷处理了尸体?那会不会是吃了有毒的食物呢?应该不是,因为卓玉花和丈夫同桌用餐,吃了一样的东西,不可能一个被毒死,一个安然无恙。

王知县想来想去,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直到一个多月后,王知县的同窗好友刘翰林,从京城入川办事,路过万县,特地来叙叙旧,意外引出了此案的玄机。

事情是这样的,刘翰林来了之后,和王知县把酒言欢,聊到很晚还不想睡觉。于是,两人在院子中摆下棋盘,厮杀一盘。双方你来我往,刘翰林眼看就要赢了,没想到王知县出了奇招,转败为胜。

刘翰林拍案叫绝,对王知县说:“此着棋好比那十年鸡首!”王知县听了,大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刘翰林笑着解释:“十年鸡首胜砒霜,鸡平日里喜食虫蚁,都是有毒之物,毒物都积蓄在鸡脑之中。十年是个满数,毒遇满数更毒,人若食此鸡首,必定一命呜呼。”

十年鸡首胜砒霜——这是王知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当即想起卓玉花所说,丈夫回来当晚,他们吃了那只养了10年的公鸡。这下就明白了,死者是因为吃了有毒的鸡头,当晚中毒而死,并非被妻子毒死的。

第二天,王知县命令刑房起草结状,以白成金误食十年鸡头中毒身亡上报,卓玉花无罪释放了。


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清代夫妻被害案(清朝鸡头案)(5)

“十年鸡头胜砒霜”是民间说法,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是北宋时期,某渔民出海发生意外,十年后才回到家中。妻子十分开心,炖了一只10年的老母鸡吃,没想到丈夫吃了鸡头暴毙而亡。最后,还是苏东坡断案,才还了妻子清白。

按照民间说法,“鸡越老,毒性越大”,所以十年的鸡头不能吃。但是,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针对此种说法,曾经对来自养殖场的两只鸡,鸡龄分别为2年和6个月进行研究,同时还有一只在农村放养一年多的土鸡,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三只鸡的鸡头中,所含重金属相差微乎其微,2年鸡头甚至比6个月鸡头的重金属含量还略低。

专家表示,实际上鸡头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计。更为关键的是,大多数鸡的寿命不会达到10年,若是在农村有养鸡经历的人,自然会明白。

另外,“十年鸡头胜砒霜”这么重要的常识,如果是真的,一定会在民间广为流传。卓玉花不知道,邻居也不知道,知县也不知道,不太可能吧?所以,这个案件仅仅是个民间传说,大概率不是真的。

如果案件是真的,白成金肯定不是死于“十年鸡头”。至于他的死因,就真的有内幕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