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

欢迎大家来到不朽课堂,我是不朽,今天我们聊聊现代社会最大的未解之谜,镜子中和照片中哪个才是真正的你,今天出门的时候看了看镜子,发现自己挺好看的,我到底是镜子里的我,还是照片里的?你是否遇到过给自己或者别人拍照的时候,拍完发现怎么和平时不一样,而是很丑?经常看文章说,照镜子的时候比照相要好看30%,还是说我们照镜子的时候会自动脑补给自己看。实际上我们是照片那样,今天我们就从科学心理经验和分析各种维度来解开这个答案。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1)

首先是心理学因素,第一点是动脸效应,人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视频截图中的人更好看,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动态往往比静态好看。比如视频中很漂亮的一个人,突然一截屏一瞬间往往不那么好看,因为我们平时看视频注意力都在那忽闪的大眼睛和眉毛以及肢体表情上,如果要抓着光线表情不到位的时候,静态与动态之间就能差别个两光年。

案例相信你已经看过无数了,各种明星得拍到不那么好看,或者巨潮的瞬间,别说你没效果,想实验也很简单,看电影的时候突然暂停,看看那几位明星都什么样。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2)

还有一个心理学的因素就是连续几张图片放在一起,都会比单张更好看。而动脸效应已经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但产生的原因还没有定论。有人说人脑会平均化的看到的脸,如果是动态,那么小瑕疵可能就会被平均掉。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3)

另一种说法是人本身就更习惯于去看动态的脸,因此会觉得动态更有吸引力。196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等人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全部表达的信息等于7%的语言信息加38%的声音信息,再加上55%的肢体语言信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动态是可能集中在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等方面,一些小的瑕疵就被忽略了。

但静态时因为缺失了很多信息,注意力过剩,就会关注到平时被忽略的缺点。明星由于需要更多的拍这些硬照街拍和特写,反而是更强调静态,越来越难以容忍的一些小缺陷。所以我们也能更多的去看到那些不太好看的街拍。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4)

另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心理学解释是这是曝光效应,也称多看效应。简而言之,看多了就顺眼了,就喜欢。最简单的例子,把所有人的头像照片镜面翻转一下,立马就变得奇怪了,不信你试试翻转自己的照片还认识自己吗?但平常看惯了自己的脸,别的小瑕疵,其实很难看得出来,而顺眼之后就会忽略下次。但一旦变成镜像反面,虽然理论上这两张图的不对称程度是完全相同的,但因为你没有看惯,大脑还没有习惯和忽略这些缺陷,对称程度更高的人,这种落差感就可能更低,比如说大家都在说的奥黛丽赫本,所以如果你想照相,觉得自己很陌生,并且多出了很多平常看不出来的缺陷,不妨从这个思路想想,也许因为你挺不对称,镜像反面对你来说太难受了而已。

而关于镜子中的自己最流行的说法是照镜子的时候,人脑会自动美化30%。换句话说,你要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眼和相机有白平衡差距,普通的解释一下一张白纸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的颜色肯定是不一样的。相机会诚实的拍出来,但人眼会自动修正光线的影响。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5)

所以在我们来看,都会是白纸一张,也就是说照片展现出来的是真实情况,而研究发现人眼会修正光线变化,也就是人眼自带滤镜,在蓝光下看白纸,你还会觉得它是白纸,而至于流行的镜子会美化30%的理论,国外还真有一篇论文,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联合发现,照镜子会自我美化不少,试验是这么设置的,先给大家拍张照,用拍照的照片跟丑和美的脸进行ps融合,做成了11个版本,以每10%为一个档次,从比本人丑50%到比本人美50%,再加上本人原来照片一共11个,也就是说最丑的快把你的脸劈成猪腰子了,而最美的基本上就是把你的脸搞成了绝世美颜,女的像赫本,男的面若攀安,然后测试一下,在这11个版本中,大家会觉得哪个更像自己?

事实证明我们的确会选择比自己更好看的那张,特别是好看20%的那张,是最多人认为的。你看看我们真的是太不诚实了。这美化20%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唇线更清晰,皮肉状态更平衡,基本上就是轻度美颜的效果。严格上来说,这个实验证明其实人脑海中的自己形象会比自己的照片要每20/100。也就是有些女生说的,我坚信美颜相机里的才是我自己,但是我们自己的照片能否真正的代表自己的真实长相。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6)

研究人员发现在评价自己和自己好友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好看的版本,这个是潜意识自动进行的,而不是故意的。科学家认为主要是因为喜欢而非熟悉,但如果评价陌生人就没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你恰好拍了一张很丑的照片,而你朋友或者对象觉得这就是你可能说明你们的友情和爱情。

如果你问一个摄影师什么样的人上镜,他多半会抛给你一个问题,要看你怎么拍,焦距不同,拍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焦距太小,两会变形焦距太大,脸又会显得扁平。

特别提醒一下,手机自拍真的是误差非常严重,鼻子会变大,眼睛会变宽,脸会变狭长,而且凹凸不平,这个并不是真实的自己,那怎么着才是你呢?

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一说法是1.5米距离平时拍摄50毫米焦距,最接近人眼的效果。而除了相机光的影响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大。

照镜子和拍照哪个是真的自己(你还敢每天照镜子吗)(7)

然后我们再看一个人的时候感受是三d的,但成像的时候一切都会被压扁。即便是以立体著称的欧美人,有时候也会显得扁平,以鼻子为例,鼻子再高,正面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即便平常看起来已经很立体的人上镜的时候,也往往要通过修容高光来伪装光影。因为扁平的二d图片立体感就是靠光影来呈现的。换句话说,上镜不仅仅是一种特征,更加是一种能力。比如说找好的角度很重要,鼻子短,下巴放腮帮放额头窄的人低头更适合你,大额头下巴过肩,双下巴,那么略微仰头更适合你。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结论,如果你不是明星,天天要通过照片告诉大家自己的状态,那么我们最普通的情况下,还是被动态认知的。而人眼的特点之前也说了,因为看习惯了就不会去关注瑕疵,我们关注动态的信息,多过静态的成像,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态成像不那么好看,并不会阻碍你在别人眼里每到发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