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

一、《水浒传》中的亲兄弟们

在《水浒传》中,其实隐藏着有许多好玩,且待深掘的事。只不过由于我们,都被那些水浒好汉的事迹给完全吸引住,而未能察觉罢了。就如这个问题:宋江在家排行老三,这就证明了,他还有两位哥哥,那么为何《水浒传》却不说?

不信看武松,他一直被称为武二,哥哥交代了,是武大郎!

李逵也交代了,有个哥哥叫李达。在李逵回家背母亲去梁山时,李达为了免受李逵连累,便选择了报官。这才有了李逵背起母亲就走,结果母亲却惨遭虎口。

还有一直被许多水浒迷奇怪的阮氏三雄,一个叫阮小二、一个叫阮小五、一个叫阮小七,按理说似乎应有兄弟七个才对,但《水浒传》却明明白白告知,就兄弟三人。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1)

至于为何不以“一二三”排名,有一种论调说,估计其余四位都过早夭折导致。

还有一种论调说,是一胞三胎!

对比这两种说法,显然第一种“过早夭折”才最合理。但无论怎么说,阮氏三雄都比不过《水浒传》的绝对主角宋江。

所谓“主角”,就等同于“里里外外”皆有故事。

因此,明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的宋江,为何《水浒传》不提他的两位哥哥?就不能用“阮氏三雄”的逻辑去套用了。

既,宋江的两位哥哥早夭,虽是一种说法,但考虑到宋江是绝对主角,就必须要进行深挖了。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2)

二、第一种说法

民间自古出高人。对这件事早就出现了一个民间传说。

概括说来就是,宋江有两位哥哥,一个叫宋洋,一个叫宋海——挺靠谱,洋比海大,海比江大。算是符合取名逻辑。

这两兄弟跟本村一位姓施的年轻人,发生了矛盾,失手打死人家。于是施老爷子就不干了,非要给儿子报仇,让宋洋和宋海两命偿一命——明显是施耐庵躺枪,被编排入了这个“水浒前传”之中,很有创意。

宋江当时正在郓城县做押司,听闻情况后便赶回来了,亲自向施老爷子赔礼,希望救下自己两位哥哥。可施老爷子就是不答应。

这时,跟宋江同来的一位大汉,看不下去了,就表示:冤有头债有主!杀两个算啥?应把宋江一起干掉!我早就看宋黑子不顺眼了,因此这才跟着他来吓唬您老。如今我就是您老的人了,要替您老报仇!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3)

说完,就用刀子比划在宋江脖子上,吓傻了宋江的同时,也把施老爷子吓坏了。这是在自己家,若真出了官司,自己也受连累,况且这大汉还言称,竟然是我的人,我咋不知道?宋江是押司,若真闹到县衙,啥都说不清了。

一番折腾后,宋洋和宋海闻讯赶来了,为救弟弟宋江甘愿被大汉杀之。施老爷子也同意,只要别在我家出事就行。大汉无奈点头,安抚了施老爷子几句后,带着宋洋和宋海就走了!

宋江急得直蹦,施老爷子则连忙送客:如今啥事都跟我无关了,儿子大仇得报,我也清清白白,宋黑子你不是押司,县里有人吗?去吧,报官也奈何不得我啦。

宋江被赶出门了,大汉押着他两个哥哥早没了人影。几天后,在村外一片小树林内,发现了宋洋和宋海的尸身,面目全非,宋江和宋太公哭得死去活来。大汉也不知去向了,故而成了无头悬案。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4)

待一切风平浪静后,郓城的一家酒楼内,宋江正在感谢晁盖。原来那大汉是晁盖假扮,这一切都是宋江的苦肉计!至于宋洋和宋海则被晁盖放跑了,那两具尸身,则是县衙内的两位无主死刑犯。

而宋江的这两位哥哥,从此隐姓埋名跑到了南方,后来投靠了方腊。在宋江征讨方腊时,提前得知消息,齐齐又跑路了,最终不知所踪。

这则“水浒前传”,把宋江的奸猾和厚黑展现得很生动,且还串联起了晁盖和方腊等。但问题是,终究是一个民间传说,已脱离了《水浒传》,失去了“深挖”可能。而探讨这个问题,是不能脱离《水浒传》的。因此,这就产生了第二种说法。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5)

三、从水浒最大疑点入手

凡看过《水浒传》的人,恐怕都会对其中的一人,感到万分奇怪,这个人便是花荣!

别的好汉,对宋江都有个“认识过程”。如王英要杀宋江时,宋江来了句“没想到我宋江死于此地”,王英连忙喊停,由此结识宋江。武松要揍宋江时,被柴进喊停,连忙介绍。

晁盖是另一种情况,他居住的东溪村,属于郓城县管辖地界,而晁盖又是保正,担任着村干部。自然他就要跟县里有交集了,故而晁盖认识宋江、朱仝和雷横等县衙里的人。且他还跟宋江是结义兄弟——但从两者关系来言,晁盖和宋江的结义,更应划归为“彼此利用”的联络感情范畴。

至于同村的吴用,由于他仅是个教书先生,跟宋江没啥工作上的联系,自然宋江也就没必要跟他结识和结拜了——找晁盖就行了!因此吴用最初也是不认识宋江的。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6)

再看花荣,他远在清风寨。在宋江怒杀阎婆惜后,第一个拜会的是柴进,这是属于通告江湖性质。因为柴进跟宋江在江湖中齐名,如今宋江出事了,不先拜柴进,难道去拜时迁吗?还有没有江湖规矩!

拜完柴进,宋江立刻就找花荣!人在落难中,第一个反应都是投靠信得过的亲友。结果奇怪事发生,花荣一见宋江就是“请宋江当中凉上坐了,纳头便拜四拜”

四拜”!惊人不惊人?

那么何为“四拜”?既是民间最高规格、最隆重的礼节,比如对父母和老师。同时还被称为“谢罪之拜”。当年苏秦挂相印回乡时,一直欺负、看不起苏秦的嫂子,为了谢罪,便是“四跪自拜而谢”!

从花荣一见宋江就“四拜”,便能看出花荣和宋江之间,必有极深的渊源和交情。至于花荣是把宋江当成父母或老师,还是谢罪?自然是第一种情况。

因为后来宋江一句话,就让花荣把妹妹嫁给了秦明。且在宋江被毒死后,花荣赶到宋江墓前,不顾吴用苦劝,也上吊赴死追随宋江。从这些事来分析,花荣显然是把宋江看成“再生父母”一般。

宋江在梁山聚义前的经历(宋江在家排行老三)(7)

那么花荣跟宋江到底有过怎样的事,才导致如此呢?《水浒传》同样没有任何解释,显得非常突兀。正是基于花荣视宋江为“再生父母”,却又不做任何解释分析推断。再加上宋江明明有两位哥哥,却也是不说。

故而从写作技巧方面入手分析:凡主角,其前身后世和重要关系网,都必须要交代清楚,这是主角的待遇。以施耐庵的笔力,随便一句话就能说清,却就是不说,明显是故意“留白”,且还一下子留白了两处,如何让人不怀疑?

所以,宋江的两位哥哥的事情,应是跟花荣有关!至于到底什么事?那就要看想象力了。

毕竟分析水浒,是不能脱离《水浒传》原著的!笔者可以从写作角度和技巧分析或推断,却不能脱离原著去“加戏”。只能抛砖引玉,通过分析《水浒传》中这两处奇特的留白,给水浒迷提供一种思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