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

文 | 月半悦读

《小敏家》原著里,不着调的陈天福,在陈卓的世界里,简直就是个BUG的存在。

特别是最后,李兰说起陈卓和小敏复婚的事儿,老于世故的陈天福,为了自己最好过,竟然对两边保持不战不统不和的态度,摇头晃脑道出了自己的驭人之术:

“不战不和不统,对咱们有好处,这样小敏也巴结咱们,小萍也巴结咱们,当领导最喜欢看到下属不和,最好掐起来,这样好管理。”

于是,他就倚老卖老对儿子两位前妻搞起了平衡,一面用李萍的人脉金钱帮衬家里,一面又抓住小敏的针灸医术为自己调理中风后的身体。

至于儿子是否幸福,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了,在他身上,“男老人”老年的自私嘴脸,暴露无疑!

01、危机感。

起初,陈天福是拒绝跟陈卓到北京生活的,他更喜欢在老家养老。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2)

当天从李萍那里听到了陈卓要和刘小敏再婚的消息,就立马慌了神儿。

什么小敏怀了双胞胎,什么老陈家后继有人,在上了岁数的陈天福看来,一切都是虚妄,他早就没了传宗接代的执念,只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

所以,儿子再婚这事儿,对陈天福来说,除了“危机感”之外,没有一丝喜气!

原著里对陈天福当时的心理,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被第二任老婆和继子甩掉后,他一直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陈卓要把他接到北京来。老头却有自知之明,去北京,人生地不熟,一不自在,打麻将的地方都不好找,二他和儿子相互看不惯,近了,矛盾估计很快激化,他不讨这气。现在又添两个第三代,那花销,笨想都想得出来……上了岁数,陈天福对于传宗接代早没了执念。一代不管一代。何况现在才生,孩子长不到二十岁,估计他陈天福都去见马克思了。有什么用?还不如多为自己操操心。老话讲,父母对子女没有假的,子女对父母可就难说了。有了两个小的,还能记得老的么。陈卓爸忽然有些危机感。他打算去北京一趟。”

其实,陈卓和陈天福之间,远没有达到父慈子孝的程度,长久以来最多也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只是维持着基本的赡养关系罢了。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3)

这事儿,还要从陈卓和李萍离婚说起。

当年,李萍为了摆脱不上进的陈卓,自己选择了净身出户,却破天荒地给前老公公陈天福争取到了一笔养老金。

所以,陈天福对李萍这个前儿媳,才会比对儿子陈卓更亲。

而多年来,陈卓要做的,就是每个月给老爸打一笔钱,但是对于各自的私生活,两人就互不干预了。

陈卓和小敏的再婚,一度搞得两家人兵荒马乱的,再加上父子俩这种疏离的关系,导致两人都要打结婚证了,两家儿女也都同意了,他都还没想过要通知老家的父亲。

所以,陈天福被李萍不怀好意地告知儿子再婚的消息后,向来不操心儿子生活的他,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北京“维权”了。

他不允许任何人打乱他的养老计划,更别说可能会降低他的老年生活质量了,哪怕那人是他即将降临的孙辈!

02、劝分。

陈天福这个父亲,对于陈卓来说,基本上可以用“捣乱”、“麻烦”等词语代替。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4)

这个不着调的老头儿,丧过一次偶,离过两次婚,上一次离婚,还是在几年前他接近古稀的时候。

“最后一次离婚是女方甩他。女儿的儿子长大,有能力承担妈妈的生活,老太太不愿意再受老头的气,提出离婚。陈天福再次归类于鳏寡孤独。”

陈天福被那娘俩甩了后,气得差点昏厥。

当然,他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毛病,只会认为是别人对不起他,认为是那对母子忘恩负义,只字不提自己对人家的作威作福。

为此,陈卓不得不带着女儿佳佳回老家,一面照看他,一面创业。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5)

可是,一直等到陈天福身体都好转了,陈卓也没能在老家有什么作为,只能再回到北京发展。

当时,陈天福正好又勾搭上了门口开早餐店的一个女人,死活不肯随儿子去北京生活,陈卓只好帮他请了做饭的阿姨,就这么拖了下来。

其实,陈天福自己,哪怕一再离婚,也一直都没放弃再婚的打算。

可对于儿子,他却反复用自己多年和女人打交道的经验提醒:

再婚要慎重,女人不可靠,他自己就是例子。惨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现实,无情!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6)

他这次来京,就是来劝分的!

哪怕知道来者不善,陈卓也不得不从,老子终究是老子。

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陈天福虽然有点退休金,可一定程度上还是靠陈卓养着的,有些话不能不说,可也不能说多。

而且,他古稀之年再次离婚,多少尝到了点儿再婚的苦头,在劝儿子不再婚的事儿上,他有的是经验之谈:

“怎么回事,能不能让人省点心。……女人这个东西,跟毒品一样,沾上了戒不掉,最后倒霉的还是你自己!”

他表面上惺惺作态,看似为陈卓考虑,其实就是怕儿子再婚。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7)

首先,他认为陈卓再婚生子,无疑是在给自己找累、找麻烦。

本来,一家子过着好好的中产阶级生活,因为两个意外降临的孩子,未来多了不知道多少变数。

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又是辞职又是创业的,万一失败,把本该留给自己的棺材本赔上了怎么办?

风险太大!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8)

其次,陈卓再婚后,相当于又成立一个家庭。

他们要是和他分家,他可是什么都落不着,保持现状就挺好的,有了新儿媳,谁知道会不会在自己的赡养费上做手脚?

再说,他以后若是有个什么不测,得跟着儿子在北京生活,即使他不嫌烦,儿媳妇都会嫌他烦。

更关键的是,两个孙辈降生后,育儿、教育的费用岂是小数?势必会把他自己的应得利益给摊薄了。

这最后一点,才是陈天福反对儿子再婚的真正原因!

03、不着调。

可是,陈天福对于自己的老年婚姻,又是另一个策略。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9)

陈卓为了两个新生命,事业上焕发了新的雄心壮志,想要通过再次创业,给孩子们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所以,他忙到连老爹都顾不上去接,准亲家王素敏受女儿所托,去接了车站陈天福,却被他当作了小时工使唤。

王素敏的退休工资,比他还高不少,虽然也对靠女儿养老有担忧,可还是无微不至照顾着照顾两个女儿和外孙,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0)

相比之下,陈天福的无赖态度中,只剩浅薄和自私:

“我就一个儿,一个孙女,到这岁数,又添孩子,如果是个孙子,他还不一门心思累去,哪还能顾上我这老子!我还能活几年?这么折腾!这点时间都等不了?再过二年我眼一闭,他想找几个都行。”

总之一个意思,他之所以反对儿子再婚,还是自私。

可是,等到陈天福知道了王素敏的真实身份后,他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看上了人家勤快能干又会伺候人。

对,就是伺候。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1)

陈天福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比自命不凡,生成的享乐为主的性格,儿子能赚钱后,他就更更加习惯被伺候的生活了。

吃腻了外卖,他就对陈卓各种明示暗示,想要他丈母娘王素敏到家里给他做饭,伺候他的生活。

陈卓脸皮没那么厚,根本没好意思跟刘家母女提这事儿。

于是,陈天福就自己制造机会,打着帮人家解闷的旗号蹭上门去,态度上谄媚轻薄不说,话里话外也很不正经。

王素敏看到老头子这样,也估摸出这陈天福对她有点意思,但却根本不接他的招,早早下了逐客令果断拒绝。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2)

所以,小敏最后推辞不了,转达陈天福的想法时,她才会那么生气:

“让妈去伺候老公公,天底下这种事少有。”

对此,陈天福不认为自己“不着调”,反而倒打一耙,非说人家母女嫌贫爱富,看不上他这工人出身,才不愿和他有往来。

04、人老了,别作!

这口气,一直生到了他和李兰结婚之后。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3)

他因陈卓癌症急中风之后,变得更加难伺候。

他不关心陈卓还有多久可活,只想着自己怎么过得舒服,丝毫不顾陈卓重病操不了心,还各种做张做致,一点委屈都不受。

直到他和李兰协议结婚后,彻底过上了被人贴身伺候的老年生活,大家才算是暂时摆脱了一个大麻烦。

但是,陈天福自己安排好了未来,却还是不支持大病初愈的陈卓复婚,无论是和李萍,还是和小敏。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4)

他在这件事上,基本保持一个不战不统不和的平衡战略:在小敏面前说李萍不好,在李萍面前说小敏不对。

这样的话,哪怕将来陈卓走在他前面,有钱有人脉的李萍,也会看在儿子的情面上,多少能帮帮他。

而且,他本来就中过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吃药的日子还在后头,小敏精于针灸,他小中风的后遗症,被她调理得脸不歪,嘴能说。

留着她,必定还会有大用。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5)

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除了婆媳矛盾之外,有“男老人”的家庭,好像就是没有“女老人”的家庭和睦。

“男老人” 生活自理能力差一点不说,怕就怕当家做主惯了,有了陈天福这种心思,对儿女为所欲为。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本就至亲至疏。

父慈子孝,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愿想罢了,久病床前无孝子,当儿女的孝心被磨光,耐心被耗尽,甚至被累倒,老年人就只能只求多福了。

小敏家结局如何了(小敏家原著里不战不统不和)(16)

更别说,大部分家庭,根本没有陈卓这个人设的经济条件,孝心和耐心更有限度,经不起几番折腾。

所以说,人老了,得自知,得服软,千万别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