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被茅以升称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清道光郡守沈汝瀚书石匾“海内第一桥”至今仍高悬桥的中亭。

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1)

第一次听到洛阳桥的时候,人们大抵都会以为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阳的桥,然而这座桥并不在洛阳,而是在与洛阳相隔千里之远的福建泉州。

洛阳桥命名的原因,在于它跨越洛阳江出海口。 洛阳江的主干流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朴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湾,相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西晋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于是将这条河命名为洛阳江。

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2)

洛阳桥始建于宋代,在其建成之前,当地的洛阳江口仅有一座万安渡口供两岸的百姓乘船渡江。然而由于地处入海口,洛阳江口风高浪急,因渡江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屡有发生,巨大的风浪经常导致沿岸百姓连续数日无法渡江。

皇祐五年 ( 公元 1053 年 ),北宋名臣、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的工程。建桥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海湾的狂潮急水,传统的建基方式并不适用于这一水文条件复杂的江海交汇处。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 通俗地讲,就是在水底沿着桥梁中线抛填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石堤就像一个木筏托举着桥梁,使得石桥能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

此外,桥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更是个难题。 蔡襄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详细观察和思考,最终采用了“种蛎固基”的方法。就是在桥下大力养殖海蛎等水生物,因为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 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以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地凝固在一起,这一方法使得洛阳桥在潮涨潮落中屹立不倒。

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3)

除了“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是洛阳桥的第三大法宝。

我们知道,宋代是没有重型吊机这类大型施工设备的,而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又厚又大的石板,那么当年的造桥者们是如何在江海之上架设起这些重达数吨的梁板的?

“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繂”。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浮运法”,趁着涨潮水位高的时候,将石料用船运送到桥墩跟前,再利用简单的器械将石料吊放在指定位置,完成桥面的铺设。

洛阳桥的修建历时近七年,建成后的洛阳桥长约 1200 米,宽约 5 米,雄伟无比。而这座跨江接海巍峨宏伟的大石桥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4)

在之后的岁月当中,洛阳桥屡经毁坏与修复。 1932 年,蔡廷锴驻军泉州时曾将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

但抗战时期,洛阳桥的桥面又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炸毁多处,之后又屡遭损毁。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经整修才恢复通车。如今的洛阳桥是经过详细勘察之后重新修复的,已恢复古桥旧貌。

最古最长的石板桥(一千年前的高科技)(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