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长恨歌》究竟表现怎样的一个主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简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简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简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究竟表现怎样的一个主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

作者通过对李杨爱情及其酿成的战乱描写,一方面表达了对腐败政治的暴露和批判,借以谕上。

一方面表达了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借以化下。

全诗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其主题应该说是双重的。

《长恨歌》通过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离别情形的描写,热烈歌颂了始终如一、坚贞不二的爱情,堪称曲爱情的千古绝唱。

考察作品的主题,我们应当结合作者的政治、文学主张,并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探讨。

元和元年(8O6),完成新制《长恨歌》的白居易,已抱定“兼治天下”之志步入仕途。

他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头脑中“君权决定论”的思想根深蒂固,并认为“亿兆之所趋,在一人之所执”,“兴废理乱,在君上所教而已”。

(均见《策林》之二(策项),君王既有如此经天纬地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必与治下庶民的利害休戚相关,因此君王就应“敬惜其时,重慎于事,既往者且追救于弊后,将来者宜早防于事先。”

(见《策林》之二(策项)。

白居易的文学思想,是由他的政治观点决定的。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白居易做《长恨歌》时,正任盩屋县尉,这时方便向皇帝进谏。

他感概玄宗君王竞失政于女色,于是写了《长恨歌》。

我们知道《长恨歌》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李杨故事写成的。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诗人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把心中对拥有亿兆命运的君王,竞终日视听无度的荒唐行为的感概抒发出来。

白居易从第三者的角度,用热烈的色调和流畅的节奏、叙述了玄宗与杨贵妃终日贪欢,不理朝政的情景,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于平静的客观叙述中插进一段主观色彩,很浓的抒情叙述,“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诗人揭示出造成玄宗个人悲剧,和国家灾难的原因。

杨贵妃只因“天生丽质难自弃”而被选君侧的女子,最后充当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她对于玄宗这个平素信誓旦旦,而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保护自己爱妃的君王,是怀有耿耿长怨的。

《长恨歌》在诗的最后,从自己的角度,情不自禁地发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由衷感叹、痛心、惋惜!

由此看来,《长恨歌》不是一首李杨爱情的颂歌,而是白居易面对玄宗缘情误国,纵欲失政,造成绵绵长恨而发出的一曲咏叹调。

从白居易写的《长恨歌》,看君王贪色和杨贵妃美人的悲剧,这个对于我们大家,有何感想呢?

爱情的永恒,是人间的话题,也是大家喜欢写的东西,但也是开心和伤心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