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美好十月里,绵外学子与先贤对话,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诵读经典中,为建党100周年和绵外建校20周年献上一道特别的诗词盛典。

本次活动历时近两个月,9月,各班进行了经典诵读初赛,10月上旬,各年级又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复赛,在复赛的基础上,10月19日,各年级推选出优秀节目13个,参加这次绵外小学部“庆祝建校20周年”暨第14届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

本次活动在伴山礼堂隆重举行,刚开场,四年级七班便用一首《鹿鸣》呈现古人以美酒、音乐款待来宾的热闹场面,孩子们用古老的方式和别样的热情欢迎莅临绵外的所有嘉宾。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2)

二年级五班的亲子诵读《时光》和三年级9班带来的《长歌行》让我们感受到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激励大家珍惜时间,把握现在,加快前进的步伐……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3)

母亲恩情似春晖,寸草何以报母恩?三年级六班的孩子和家长们三代同堂,在亦唱亦诵的《游子吟》中,给大家呈现了一幅温馨图画——合家欢。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4)

春天是美丽的画,春天是动人的歌,春天是传承千古的诗。二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一起演绎了《和诗以歌,伴你成长》,在亲情的陪伴中传承经典,别有一番韵味。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5)

胡杨,一种生活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它在烈日中娇艳,在严寒中挺拔,在盐碱中抗争,在黄沙中岿然不动。四年级十四班激情朗诵《生如胡杨》,歌颂了胡杨用生命编织美丽,用沧桑诠释顽强的精神。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6)

最激动人心的是五年级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成语盛宴,他们成语接龙,妙语连珠,带领大家在成语天地中去采撷人类长河的粒粒珍珠。老师和学生台上的精彩展示,加上与台下观众的热情互动,让大家穿越千年的风霜与尘埃,去感受我们中国语言的骄子——成语的无穷魅力。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7)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8)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9)

生活中的颜色五彩缤纷,但我们最喜欢的是红颜色。每当红日从东方升起,大地就一派生机;每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祖国就无限壮丽,四年级7班张译丹同学为祖国献上一首赞歌——《红颜色》!二年级9班带来的亲子朗诵《厉害了, 我的国》把会场气氛带入了高潮,让我们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无比自豪!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0)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1)

历史,并不如烟,哪能随风飘散,曾几何时,在这片土地上,有万里山河破碎的屈辱,有四万万同胞浴血的奋战。在二年级六班朗诵的《历史的答卷》中,我们看到了从废墟中站起的中国人,不屈的腰杆,排成了黄河泰山!在二年级4班的亲子诵读《百年芳华》中,我们回望南湖上的那只红船,冲破惊涛骇浪,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长征路上的足迹,跨越艰难险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神州大地,创造出一个强大的盛世中国!我们也在二年级11班的朗诵《少年英雄王二小》中,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的英雄少年。我们深知:少年强则国强!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2)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3)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4)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四年级九班两位小小相声演员带来的相声《反正话》带给了我们无穷的欢乐。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5)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6)

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和三年级12班的孩子们在诵读《追月》中去追逐着那最明亮、最皎洁的月光 。从“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的凝月遐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寄月思乡,我们在经典中徜徉,在经典中憧憬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7)

在美丽幸福的绵外,我们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在学校合唱团带来的美妙乐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学校领导的真情关怀与殷切期望中,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但诵读经典的活动还将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永远延续……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8)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19)

经典诵读诗词小学(诵千古诗词绵外小学部)(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