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就业扶贫(架起就业困难群体生活支点)

今年上半年,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入库5579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360人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增加、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下,我市精准发力,通过用好政策优环境、强化培训长技能、开发岗位造“饭碗”等,打出一套符合绵阳实际的“组合拳”,全市就业困难人员由此实现就业47781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当月清零”目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抓实就业扶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抓实就业扶贫(架起就业困难群体生活支点)

抓实就业扶贫

今年上半年,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入库5579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360人。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增加、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下,我市精准发力,通过用好政策优环境、强化培训长技能、开发岗位造“饭碗”等,打出一套符合绵阳实际的“组合拳”,全市就业困难人员由此实现就业47781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当月清零”目标。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有工作、有收入,“钱袋子”才能始终“有货”,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就业困难人员来说,一份工作、一个岗位,是他们甚至是整个家庭生活的支点;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业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石。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解决了困难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这个家庭才算有了生存的根本,只有解决万千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题,这座城市才有了发展的动力。

打好服务“组合拳”营造就业好环境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我市已办理失业登记、难以实现就业且无其它生活来源的5类人员,包括“4050”、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被征地农民、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

如何让困难群体就业,历来是就业工作最难攻破的“坚冰”。特别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困难群体就业更加不易。

尽管困难重重,市委、市政府及市就业部门立足实际,从服务上发力,千方百计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好就业、就好业,让困难就业家庭的收入更有保障。

政策,是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保障。近年,中央、省陆续出台促进就业优惠政策。我市在严格执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先后密集出台了《绵阳市就业援助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及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政策明确了城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不超过个人缴费的2/3,只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就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市就业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政策的指导下,去年,全市共有1.7万余人领取社保补贴、共4417万余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除了调动个人就业的积极性外,还能激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主动性,让就业困难人员到实实在在的岗位上就业,从而实现稳定就业。”

平台,是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桥梁”。近日,经市就业局牵线搭桥,53岁的张玉华在新东原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每个月1600多元工资,还有假期,这都要感谢政府给我们搭建了好平台。”对于自己的工作,张玉华很满足。

今年以来,为了给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就业意愿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市人社部门、就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并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有就业愿望、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搭建求职平台,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平台牵引下,2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婆家”,靠自己的特长谋求幸福生活。

技能培训再给力练好“内功”长能力

拥有一技之长,哪里就业心都不慌。

涪城区安昌路社区居民宋敏对此最有“发言权”。今年48岁的宋敏,在涪城区青义镇全民江湖菜工作,每个月有固定工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得到极大改善。

而1年前,宋敏因年龄偏大又无专业技能,难以实现就业,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生活十分困难,去年6月,宋敏参加了涪城区定点培训学校组织的营养配餐员培训,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至青义镇上班。

谈及如今的生活状况,宋敏感叹道,“有一技之长,上班都更有底气了!”为了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有就业本领,今年涪城区共培训城乡劳动者1493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111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1195人。

同样,梓潼县也依托绵阳海宇职业培训学校、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等县内外12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焊工、厨师、育婴师等技能培训,今年已培训1200余人次。

市就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道,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就业竞争力不强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共性,也是他们实现就业的瓶颈。为此,我市不仅在服务上给予最大支持,还着力从培训着手,让就业困难人员练好“内功”,助其就业之路走得更踏实。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市各地都将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重要抓手来抓,结合市场需求,立足实际组织开展符合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需要的各类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订单、定向和定岗式培训,突出抓好特色培训和品牌培训,进一步提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资本。“没有技能是绝大部分困难人员不好就业的原因,但培训意愿不强、就业意识不高,是极少部分人员难以就业的根本原因。”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此,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还借助各类平台,大力宣传就业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让越来越多的就业困难人员主动就业、乐于就业。

开发岗位“造饭碗”就业之路更宽广

来自市人社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市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量接近10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不足5万个。

在此背景下,怎样保证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下,有用武之地?

科学且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变“找饭碗”为“造饭碗”,成为破解难题的密码。

全市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就业专项资金的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开发便民商业、物业管理、家庭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市就业部门还按照不高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要求,给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单位发放岗位补贴。

“去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1250元,这样算来,每个公益性岗位1年的补贴大概在1.5万元左右。”市就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资金补贴并不是福利发放,而是保证就业困难人员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不可避免的手段。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公益性岗位,全市各地将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政策通过电视、网络、培训会议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用人单位的使用积极性,也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有机会进入公益性岗位。市就业部门还深入到社区、乡镇、单位调研公益性岗位开发情况,切实掌握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现状。

不仅如此,市就业部门还强化对岗位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杜绝弄虚作假、冒领、人岗分离,把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让公益性岗位真正发挥效应。

游仙区开元路中街社区的居民杨占碧,就感受到公益性岗位给她带来的变化。作为“4050”人员,杨占碧因女儿长期生病,生活一向困难。在游仙区相关部门的援助下,她顺利在社区开发的保洁岗位上就业,并负责清理社区小广告。由于工作勤勉,社区群众对她工作非常认可,她也觉得上班后“不仅有固定的工资,生活也更加充实了!”

截至目前,全市47781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饭碗”,其中公益性岗位在岗4480人,包括今年新上岗895人。数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抓好就业民生工作,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生动实践。(廖姝 绵阳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