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极简山水妙不可言(诗话桥邱昕悦)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野桥”意象
说起野桥,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画:也许是乡野之中的一段小小的木桥,踩上去“嘎吱”作响。也许是几条绳子或铁索,摇摇晃晃地连接两岸。有时在一些小溪或者河沟里,几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整齐地摆放成一列,也可以是一座小小的“野桥”。稍微讲究一点儿的地方,人们或会花一些工夫,用石块细心砌起一座的石拱桥。石拱桥不高,却能用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些不知名的桥上,却烙下了很多诗与心的痕迹。我们也可以通过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来倾听野桥背后的故事,探寻野桥中的美。
(湖南永州江永 寿隆桥)
踏上历史的车轮往前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在唐诗中,沈佺期的《咸阳览古》较早地使用了“野桥”的意象。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
版筑林光尽,坛场霤听疏。
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馀。
由登临到怀古,似乎是十分常见的抒情公式。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秦王扫六合虎视群雄后便定都咸阳,咸阳城也因此成为了一代“王气”之地。但诗人却没有把过多的笔墨放在追忆秦国过去的繁荣里,而是严肃地以“野桥”的意象引出了颈联,带领读者走进了不一样的情境。诗人特意在秦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攫取了一个镜头“焚书”。林木的作用不是使得山水清秀,而是用来作为焚烧书籍的燃料!至于后来秦国的命运怎么样,诗人已经不去写了,一切道理已尽在不言之中。尾联急转一笔,点到了而今能看见的景象——骊山。故山仍在,旧事却再也无法寻回。“空闻厚葬馀”,盛衰的无常,王朝的兴废,只能以慨叹而言之。
《太平御览》卷七三引《齐地记》:“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旧说始皇以术召石,石自行,至今皆东首,隐轸似鞭挞瘢,言似驰逐。”这里便引申出了一个典故“始皇鞭石”。传说秦始皇作石桥,想东渡过海观日出之处。当时有神人,能驱赶石头下海自动成桥,嫌石头行得慢,神人就用鞭子抽打,石头都被鞭得流血。至今石头还向东倾斜,颜色还是红的。始皇帝用石头铸成的野桥仍在,却成为了焚书坑儒见证者。秦国的崛起与衰亡尽入它的眼中。它不言不语地站在那里,一望就是千年。
后来有许多诗人也比较喜欢用“野桥”来代指始皇鞭石而成的石桥,除了沈佺期之外,还有杜甫。他在《野望因过常少仙》中提到:
野桥齐度马,秋望转悠哉。
竹覆青城合,江从灌口来。
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
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对这里的野桥注释为“沈佺期诗:野桥疑望日。”展示了从沈到杜的一脉相承的意象沿袭方式。
(湖南永州江华 油炸桥)
野桥的意象在运用时不知不觉便带上了志怪的色彩。其不单单在“始皇鞭石”的典故中如是,在宋代的笔记大家洪迈的《夷坚志》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作为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夷坚志》的叙事过程虽有些粗陈梗概,但从总体而言,“英州野桥”的事件看起来是相当真实的。
洪迈的父亲洪皓遭受奸臣秦桧的排挤,被贬到了英州。在钱粮禄米缺少的情况下,洪皓让小儿子景徐(洪迈的弟弟)去距离英州城七十里的东乡买价廉的好田地,准备就地解决吃饭的问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值冬季稻谷收获的时候,洪皓却突发疾病,便只得让景徐先回来。回家的路途之中,便遇到了这座“桥”。已经是黄昏时分,月色也有些朦胧。心急如焚景徐此刻离英州城不远了,但一个大水塘挡住了去路。无船可渡,无桥可过。他看见了一段木头横在水塘中,“也许这是一段方便人通行的临时野桥?”景徐心下高兴了起来,便决定从这上面通过。
让他甚为意外的是,野桥的手感是“黏黏的”的,如同糖稀一般,还带着腥臭味,踩上去滑得几乎立不住人,只得骑在上面慢慢地进行挪动,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此后的一天,景徐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供人通行的野桥。所以,可以推测,此“野桥”不是自然界中常常能看到的野外随处可见的横木或者石头之类的真实可触的桥,而是一种如蛟螭等动物的脊背。当日景徐踩上它时,它正在熟睡而无所觉,背上的人因此逃过一劫。当然了,记录这段“野桥”的洪迈则将其赋予了一定的道德意义,认为其弟的孝心感动上苍,凶猛的野兽也能成为辅助回家的工具式的“野桥”,对善人善举进行了推崇,具有一定道学色彩。
(湖南永州江华 响桥)
除此之外,在朱熹的笔下,“野桥”也可用来代指真正的名桥。这里可以读到三首诗:
《马迹桥》
朱熹
下马驱车过野桥,桥西一路上云霄。
我来自有平生志,不用移文远见招。
《和元晦马迹桥》
张栻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马迹桥》
林用中
此日驱车马迹桥,远从师友步青霄。
登临不用还歧想,为爱山翁喜见招。
乾道三年(1167年)十一月十三日,面对大雪初霁的好天气,朱熹和弟子林用中以及友人张栻三人,从马迹桥登山,互相唱和,写了三首关于这座古桥的诗。非常明显的,朱熹笔下的“野桥”正是其他二人笔下的“马迹桥”。
(湖南衡阳 马迹桥)
马迹桥是一座石拱桥,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往往可以带给人寻觅历史的渴望。马迹桥是南岳中闻名遐迩的交通纽带,静静地矗立在衡山县东湖镇马迹街上。这座桥是何人于何时建的已经难以考证了。相传古时有一匹威风凛凛的天马降临,在这座桥的石板上踏下了印记,人们叫着顺口,遂称其为“马迹桥”。
三首诗从笔法到内容都存在着唱和的性质,但朱熹在诗中将其称为“野桥”是有原因的。马迹桥的石拱上因为年岁已久且颇为潮湿的缘故,常常青苔遍布。再加上是交通要道,台阶与石级上常常有一些修补痕迹,显得不是那么的美观。马迹桥虽破虽小,但它却是文人百姓们朝圣南岳的必经之路。朱熹在此也引用此意,这段小小的野桥可带领着有志之士登直攀云霄——正是好桥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呀!
在古诗中,“野桥”作为一种意象也常常被诗人们所青睐。它可以指幽深僻静之处,如唐代刘长卿那首优秀的诗作《碧涧别墅皇甫侍御相互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唐汝询《唐诗解》:“暮景凄其,路无行客,所见独侍御耳。试观桥之断,水之分,地之幽僻可想。苟非同病相怜,畴能至此耶?深见侍御之知心也。雨水浮桥,故断。”
傍晚时分的景色凄凉无比,路途之中鲜有人行。这里的“野桥”则是幽僻的代名词。桥经年失修,一遇雨水便断了。如果不是和朋友之间友情深厚且同病相怜,为什么要涉足这么荒凉的地方呢?此足可以见皇甫侍御和诗人两者之互为知心也。诗歌中采取野桥的意象主要是为了通过环境的艰苦来进一步烘托二人友情的深厚。而易断的野桥则成为了幽静僻远的象征。
(湖南永州江华 杆子边石拱桥)
尘世的喧嚣与与野桥往往是格格不入的,诗人们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意象选择上,常常用古寺进行搭配。如晚唐诗人赵嘏在《越中寺居》中写道:
迟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
数峰相向绿,日夕郡城东。
一轮圆月挂在古寺上空,一座野桥连接着此般如画的美景。野桥的幽僻可与古寺的清静圆融地结合在一起。后世的诗人在描写野桥时也常常以“古寺”相接,桥虽然不知名,却别有一番景致。宋代的大诗人苏轼在其《江月五首·其四》中也提到了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明代诗人李东阳持相似的观点:“欲问郊园幽寂地,野桥山寺不知名。”
除此之外,野桥作为诗歌中重要的意象,还可代指送别友人之所。
古代交通不便,“悲莫悲兮生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往往是最令人肝肠寸断的一件事情。昔日的好友也许一去便此生再不能相见。诗人们也常常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些具体的意象之中——也许是李长吉的“衰兰送客”的咸阳道,也许是白香山的“醉不成欢惨将别”的苦酒,或许是王右丞的慨叹王孙归不归的春草。打开历史的八音盒,我们能听见人们在长亭古道唱起离歌,在灞桥垂柳旁畅述衷情。“野桥”等不知名的小桥,逐渐也慢慢演变为送别的地方,与长亭古道灞桥阳关等相似。如唐代诗人张籍在他的《思远人》中提到: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
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
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这座桥虽然没有名字,但在诗人的记忆中却是与远人离别的象征。在时间的流逝中,人长了岁数逐渐老去,草却年年春风吹又生,思君却不见君。这座桥与送别的热门地点“灞桥”甚为类似,它横亘在清澈的春水之上,桥的旁边也有柔顺而茂密的柳条供人攀折相赠以作纪念。可离别之地的景致再美,也不是能够令人游目骋怀之地呀!恍惚之间,秋蝉却又开始停在此处发出新生的声音,一年又快要过去了。友人如今在何处呢?又如赵嘏的《宣州送判官》: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
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不管是折槐花度野桥还是折柳条过灞桥,古人们都是在经历离别的痛苦时分。正所谓“一声歌尽路迢迢”,路途遥远,相见难期。
思念远人和怀念故乡的感情其实非常类似,只不过前者是身居此地,后者是漂泊他乡罢了。当游子羁旅他乡之时,看到野桥下的潺潺流水,也不由会心生感慨:
《柳》
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李商隐的这首咏柳之作便暗含了羁旅的苦涩。“野桥”被柔美多情的柳条拂面却能更好地引出下联“如线如丝”(谐音为“思”),正牵动作者的归愁与羁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除了送别与羁旅,野桥还是闲居隐逸的象征。
(湖南益阳安化 跳墩桥)
所谓的繁华生活只是相对而成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渴望的,是平静又恬淡的幸福。亲朋之间比邻而居,一声吆喝便很快能见着面。温一壶热酒,炒一两个小菜,从巷口拎回一只冒着热气的黄澄澄的烤鸭。没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没有案牍的劳累与忧愁。大家尽情享用美食,分享乐事,纵酒放歌,相与枕藉。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回归自我,感悟独处的妙处。更好地洗涤内心。在古代,“野桥”意象便能带来一股清幽的气息。桥虽然不知名,环境也异常简陋,却能给人带来投身自然的愉悦。如许浑的《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十里蒹葭入薜萝,春风谁许暂鸣珂。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又如万俟绍之的《元夕》:
小小茅居傍野桥,青灯一点度元宵。
新诗多在景中得,宿酒都从睡里消。
绕舍菜滋春后雨,过门船趁晚来潮。
休嫌不住繁华境,最喜亲朋近可邀。
“野桥”往往毗邻着那些令人神往的去处——或许是乡间的酒肆旁,或者为隐者的茅屋旁。诗人们不再为世俗外界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们留得疏狂,在简陋酒肆中图得一醉,而不对高楼酒肆投以欣羡的目光。繁华都是身外之境,只有个人的欢喜才最为值得。即使到了明代,诗人高启也对这样的想法引起了共鸣:
何处溪山隐,衡门对野桥。
晚风携鹤子,春雨种鱼苗。
小径斜通竹,疏篱曲护蕉。
人生闲自足,不问楚辞招。
“衡门”常常被用于隐者栖身之处,所以这里的“野桥”便很自然地被赋予了隐居的气息。人生在世,与其登堂入阁,不如清闲自在,曳尾涂中。
野桥还是尘世间的不朽的见证者。
这样的一些不知名的桥,超越了时间,超越了历史。它们在人事的变化与兴废的无常之中,成为了无言的见证者。不管之前的场景多么繁盛热闹,到了现在还剩下些什么呢?桥面上可能会长出几株衰草,桥头处可能歇着几只鹧鸪。将旧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进行对比,读者便会感同身受。这样的“野桥”意象多出现在怀古咏史诗或者赠答诗之中,如前面提到的沈佺期的《咸阳览古》。晚唐诗人齐已也在《寄吴拾遗》中对此意象进行了妙用:
新竹将谁搉重轻,皎然评里见权衡。
非无苦到难搜处,合有清垂不朽名。
疏雨晚冲莲叶响,乱蝉凉抱桧梢鸣。
野桥闲背残阳立,翻忆苏卿送子卿。
诗人通过这首赠别诗,对朋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唐诗的品评中,皎然的《诗式》绝不可略去的精品——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齐己希望吴拾遗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不朽清名,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如同居高声自远的蝉。野桥将会成为他们的见证,即能见证历史上的苏武,能见证现在,也能见证他们的未来。
野桥的意象与晚泊的场景也常常联系在一起。
人们往往会在傍晚的时分对夕阳,余晖等景象思绪万千。旅途的风景也会被诗人们以十分细腻的笔调描绘出来。尤其是水路上的旅人,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思维的支配之下,审美中的共情能力会有相应提升。如宋代诗人吕江的《宿横金延庆寺》: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
尘土非吾事,湖山似去年。
今宵禅榻梦,定是到鸥边。
除却机心,直视内心。面对人生中充斥的各种羁绊,我们应当怎样去应对? “落日野桥船”这个句子让人顿觉翻新出妙,有如释重负之感。夕阳西下中,一座小桥,一艘小船,诗人去往寺庙后,自水路而下,兴尽而归。在禅房之中,也许此心能与白鸥为伴。
又如宋代诗人宋庠的《晚泊白村登舟回望因成拙句寄淮阳龙图王给事》中的:“野桥烟火微分市,曲岸渔樵别有汀”,宋代诗人吕南公的《有怀溪斋奉寄微之》的:“茆屋读书风满座,野桥寻酒月当头”等中“野桥”的意象,都极富有晚泊之趣。
(湖南永州江华 油炸桥)
纵观整个诗歌史,以“野桥”二字来对诗歌进行命名的诗人,是鲜见的。宋代出现了一位野桥的专访者周弼。他以一己之力为野桥之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不管是用“野桥”来对自己的诗歌命名,感发志意,游目骋怀,或者与其他诗人进行唱和。他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野桥”进行了书写。通过阅读他的诗歌,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对“野桥”的意象进行提炼,找到更为深邃的东西。比较富有代表性的是这一首:
野桥
日暮野桥边,都归醉客船。
数竿沙际日,一片水中天。
影落冲烟鸟,声移带雨蝉。
殆非人境得,江月又初圆。
灵气引入心灵,往往只在一瞬。在此诗的首联便领着读者们进入一个与世俗暂时绝缘的场景。傍晚时分的一座“无人问津”的桥边,满载着醉客的小舟们在水面上横七竖八地旋转着。这小小的野桥如同一幅水墨画的点睛之笔,它不喧不闹,不争不抢地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看着冲烟而飞的鸟,翅膀上沾了一点儿雨水的蝉穿梭在这幅画卷之中,尘世间是找不到这种美景的——野桥就是这片仙境的守护者。它抬起头看看,月光荡漾于江水之中,亮亮的,圆圆的,好像捧起一捧水,就能掬出一点儿月亮。
不同季节中的野桥体现出不同的美。
春景下的野桥是温柔多情的,它仿佛有了生命,能够与人类的感情互通。野桥也往往和它脚下的水流呼吸相通。如周弼的《烟中梅》:
冷花疏蕊竹间横,浅薄笼烟淡作晴。
怊怅野桥春水断,几回相见不分明。
还有带着美酒,携着古琴的游客,兴致勃勃地寻了一座野桥去春游,如唐寅的《春游女几山图》中所描写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场景:
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到了夏天,野桥便与春天所常见的的小与柔等特点不完全一致了。宋代文人晁公武曾在《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其三中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出门散策烟栖树,归路扶舆月蜕痕。
十里江村入图画,野桥沙路杳难分。
夏日的野桥是粗犷的,乡村中的桥面与沙路在暮色中往往很难识别清楚。但这也正是“十里江村入图画”的美的所在。
秋季的野桥则完美地具备了秋日意象的标准。凄凉寒苦,悄怆幽邃皆可形容。吴文英在词作《霜花腴·无射商重阳前一日泛石湖》中提到:“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一个“寒”字,便让人不由地浑身发冷,仿佛自己便立在了这无人问津的桥之上。三句点桥,暗示舟移水面,过野桥则回忆起自己从前曾夜宿于此。杜牧《怀吴中冯秀才》诗云:“暮烟秋雨过枫桥”,吴梦创这里的“野桥”或即为“枫桥”。唐代诗人张籍在《枫桥夜泊》中也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为客愁之表现,秋日的野桥意象的表现意义也与枫桥类似。
(湖南永州江永 寿隆桥。 图片均由“诗话桥梁”课题组提供)
元代诗人赵孟頫则展示出了行旅之中的秋天的野桥,他在《题秋山行旅图》中写道:
老树叶似雨,浮岚翠欲流。
西风驴背客,吟断野桥秋。
“老树”“西风”“驴背客”短短几个词语便很快地把读者带入到了羁旅之人的断肠之处。“吟断野桥秋”更是极富感染力。
冬天的野桥似乎有着孤独之感,宋代诗人王石室在诗歌《梅》中提到:
静参香影句,独向野桥行。
一切景语皆情语,事实上野桥并不孤独,孤独的是野桥上行走的灵魂。
“野桥”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被赋予了一层“野趣”。调皮的小孩在嬉闹的时候喜欢在这几块石头上来回蹦跳穿梭,久处城市樊笼里的人们看到一段木桥会感到眼前一亮,也可能不自觉地会在这段“野桥”上踏几个来回。普普通通的材料到了水流中就变得不平凡了。它们是连接两岸的工具,是送别之所,是闲居之地,是羁旅之愁,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自然山水画卷中人工的巧妙点缀。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19级中国古代文学邱昕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