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证经济学到规范经济学的过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今天继续分享经济学里面的几个概念: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科学方法论、消费者理论以及成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由实证经济学到规范经济学的过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实证经济学到规范经济学的过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由实证经济学到规范经济学的过渡

今天继续分享经济学里面的几个概念: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科学方法论、消费者理论以及成本。

0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理论用于解释世界、解释现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好不好”“应不应该”的问题。因为前面讲过,经济学的唯一假设----人是自私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经济学不回答自私好不好,人应不应该自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就是政府在社会组织中要利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相关问题,规范经济学是基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价值判断(政府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做决策。这里出现两个概念,一个是实证分析,一个是价值判断实证分析就是分析具体的局限条件下个体做出不同选择的情况。价值判断则是在市场行为(以价格准则决定胜负)与非市场行为(以非价格准则决定胜负)中做出选择,价值判断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人为地制定一个客观的标准。

02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的特征一可证伪性,即可能被事实推翻,而绝不是我们经常以为的可以证明为真实的。

科学方法论的特征二奥克姆剃刀,即理论需要越简单越好,思想市场上的竞争准则一个是“解释力”(即不被事实证伪的能力),另一个就是“简洁性”(奥克姆剃刀)。

科学方法论的特征三科学的量度,我们通常以为的科学量度就是基数量度,认为定量分析胜过定性分析,实际上定量的,可计量的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这是经常容易犯的一个误区,会造成犯精确的错。张五常主张在用事实验证科学时,“大致的对”胜过“精确的错”。即首先追求的是正确,而不是精确(过度追求定量的数据)。

03

消费者理论

消费者理论基本定义:消费者理论研究的是消费行为规律,其重点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包括:效用理论、有用性理论、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等一系列理论。

实际上在有需求定律作为公理,消费者理论是多此一举,因为消费者理论是试图把需求定律作为理论推导出来,为此消费者理论又弄出两个公理(比较公理和传递性公理),再加上一个“效用”的概念,弄出一套等优曲线的分析,最后通过价格变动画出价格扩展路径,推导出一条需求曲线。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理论违背科学方法论中的“奥克姆剃刀”(理论越简单越好)。此外,消费者理论所深深依赖的效用概念、等优曲线都是意图之物“效用”直接与偏好心理因素相关,不是事实。在使用时必须先设法将其转化为事实来代替,这样更大大增加了理论应用的复杂性,造成重重陷阱,在使用时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套套逻辑之中。

效用:效用实际上就是马克思经济学里面的“使用价值”这个概念,是由于“劳动价值论”被否定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效用直接与偏好心理因素相关,实际上这个概念容易引起误解,作者不建议使用这个概念。而使用价值说的是某件物品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与客观条件相关,是事实。

04

成本的概念

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是指收入,是指放弃了的最高收入是机会成本。而生活中说的成本是会计成本,是指货币支出。没有选择就没有机会成本,因为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最高收入。需要注意历史成本不是机会成本,历史成本就是已经付出的成本,已经成为历史。而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支出,而是放弃了的最高收入。要注意区分这几个概念,经济学中说的成本就是指机会成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