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跟原生家庭有关吗 社交恐惧症病态的父母的类型

病态的父母的类型:

完美型父母

此类父母就是完美主义者,他往往特别认真,事无巨细,想要做好一切。他的价值观就是: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任何他做不到完美的东西都会让他倍感压力,虽然他表面幸福,但内心早已不堪重负,因为他一直活在完美的枷锁之中。而这一切,他也会原封不动地施加到孩子身上,毕竟孩子是他生命的延伸,孩子的任何瑕疵与不足,也同样会引发他的恐慌。没有孩子之前他只会一味地逼迫自己,但有了孩子之后,他的关注点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虽然这一切是以爱的名义,但这一切却是在是维系他的面子,缓解他的焦虑。此时孩子仅仅是一种工具,因此孩子体会到的不是爱,而是束缚。此类父母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往往也充满挫折,因此他并不懂得如何去爱,他只会不断地要求,以为要求就是爱。

他往往管的过多,过细,不允许孩子犯任何的错误,而且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差。但越是如此,孩子就倍感压力,也更容易患上心理问题。当孩子有问题之后,父母可能会放下之前的各种要求,意识到自己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他会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对孩子多了接纳和包容,并积极地给孩子治疗。表面上他醒悟了,但其实不健康是更大的不完美,他只是关注的点改变了而已。如果有一天孩子的心理问题减轻了,估计他又会变成以前的样子:你都没有问题了,是否可以做的更好一点?

在一个完美主义者眼里: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是不应该的。一位女性患者,从小妈妈对她就是一种畸形的,有条件的爱——只有做的好,才能赢得妈妈的肯定,不然就会成为妈妈眼中的笨蛋。因此,她总是觉得自己笨,因为按照母亲的话说就是:聪明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所以她做错了事情,就会觉得自己笨,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她内心当中已经存在了一个绝对完美和聪明的“模板”,似乎只有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获得他人的爱和接纳。

“绝对聪明、完美的自我”成了她的“解药”,所以她无法忍受哪怕一个人的否定;她也无法接受自己哪怕一丁点的不足;也无法忘记自己犯的任何错误。而她获得的成功,肯定却变得轻描淡写,似乎这是应该的和情理之中的一样。

虽然患者试图满足父母,但在父母眼里他永远是不够好的,因此他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合格的人。

自负型父母

一些父母非常骄傲、自负、看不起身边的人,自认为自己了不起。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佼佼者,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孩子就应该是优秀、不凡的,应该和他一样被人刮目相看。他因此对孩子寄予厚望,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出人头地。比如,一位男性患者的父亲是一个自负、要面子,自认为“天生我才”的人,但后来在职场与事业上的挫败,让他郁郁不得志。因此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给予在了他的身上,因此天天盯着他,不允许他犯任何错误,也不能接受他比别人差。

另一位男性患者来形容他爸爸的时候,他只是谈到了一件对他整个人生有隐喻的事情。他记得小学的时候,爸爸非逼着他做奥数题,当爸爸发现他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崩溃了,父亲跪在他的面前,把嘴唇咬破,说了句:“我的儿子怎么能不会……”因此,他常常幻想自己成为皇帝,只有如此,他才能高于他父亲的要求。

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当然更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当得知孩子的心理出现了状况,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孩子怎么能有心理问题?因此,一些患者和父母谈到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漠视或不承认,因为如果承认了这一现实,那么就意味着他自己的失败,这会极大刺伤他的自负,因此他拒绝承认这一切,认为孩子什么病也没有。一位女性患者向妈妈述说自己的病情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转移话题,当她向母亲要咨询费的时候,母亲什么都没有问就给她了,虽然母亲知道这是咨询费,却一句关心的话也没有,因为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无法面对一个不健康的女儿,因此她一直选择逃避。

当然,有时父母也会有一个相反的极端——他会拼命要把孩子治好,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病,更不能接受自己如此完美的人生被打破。就算孩子出现了问题,自负的父母也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病态,依然是一味地埋怨孩子或当初让孩子陷入心理问题的刺激事件,比如,一个苛责的老师,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

记得,一位患者的母亲在介绍孩子的病情的时候,一时说的兴起,却成了她个人的成就报告会——她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自己的成就和辉煌,她谈到自己如何努力脱贫,又如何努力成为生意场中的大姐大。正在她讲的兴致勃勃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提醒她跑题了,她才把话题转移到了儿子身上,但谈到儿子的时候也只是在强调她的付出,强调她是一个多好的母亲,比如,为了给儿子看病,她给院长送过红包,给儿子做手术毫不犹豫就花了五十万,她又是如何担心孩子,对他负责……当然,她说的这一切是实事,但在她的陈述中却缺少了一个东西,就是她对孩子因为爱的担心。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绝世好母亲,她的痛苦仅仅是因为:我的儿子不应该有问题。对于她来说,儿子不过是她炫耀的工具——证明她是绝对正确,绝对成功的。

因此,这种父母其实根本就不关心孩子的死活,他只关心自己的面子,虚荣心与骄傲。一位女性患者要离婚了,但她的父亲偏偏不让她离婚,看似是传统观念,但实则是为了他的面子,因此他为此夜不能寐。一次他们还在大街上吵架,她发现父亲总是吵一下就东看西看,然后故意压低声音说:“这里认识人多,有什么回家再说”。

回到家里他们又开始了争吵:

父亲:“我管你从来都是为了你好”

女儿:“我都这么大了,我自己有分寸”

父亲:“你有没有为我们着想”

女儿:“我怎么为你们着想”

父亲:“当初你老公来叫你,你就该乖乖回去,事情就不会这样了。你装那叼样不知道给谁看”

……

后来她在信中写道:王老师,这句话你知道对我有多大伤害吗?我当时就想死了。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离婚,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可他也一点都不理解我,都是想着怎样把我推回去。他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可是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他只在乎他的面子。

但因为孝道,一些人不得不迎合父母,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但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是他自己了,只是“成功”父母家里的一个装饰物,一个拿出来炫耀的资本,不过是维系父母自负的工具。

社交恐惧症跟原生家庭有关吗 社交恐惧症病态的父母的类型(1)

控制型父母

无论是完美还是自负型父母,如果要达到目的,就需要绝对的控制,就需要一切尽在掌控中。因此,一些父母的掌控欲特别强,似乎要把孩子一切都安排好,一切都在他眼皮底下才能放心,不然他就会焦虑。所以,他会查看孩子日记,了解孩子的朋友都是怎样的人,有时甚至会“贿赂”孩子身边的人来达到他们进一步控制孩子的目的。表面上他是极其尽责的父母,但实际上他却是要通过掌控孩子,来增强他内心中的安全感与价值——毕竟,只有孩子好,他才能“好”。他的人生已经与孩子的人生捆绑起来,孩子的成功,才意味着他人生的圆满,如果孩子出了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他的人生不完整,也不圆满了。因此,控制型的父母依然不是爱,只是通过控制“填满”他自己。

一个高中女孩在学习上被爸爸逼的都想要跳楼,但爸爸却说你要跳就跳。她谈到奶奶家里的人都比较变态,比如,大姑会为了学习把眼睛差一点弄瞎,奶奶竟然也会跪在做老师的小姑面前让她逼迫自己学习,而她小姑又是她的班主任,天天盯着她,每天向爸爸汇报,稍有不慎就会被爸爸骂。她整天活在被监控之中,似乎全家族的希望都落在了她的身上。表面上来看,她的父亲是一个极其尽责的父亲,但实际上,他只是把女儿当成医治自己创伤的“药”而已——他没有考上大学,因此在家里缺少肯定与价值。

这种父母带孩子治疗,往往也会试图控制治疗师,希望可以通过治疗师来更好地掌控孩子,就好像雇佣兵一样。他似乎把孩子当成了橡皮泥,只是想要他变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他会试图“贿赂”治疗师,让孩子“变好”,重回他的掌控,重回他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如果治疗师被他表面上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所迷惑的话,那么此种治疗反倒成了病态父母的帮凶——治疗的本质在于帮助患者找回自由与真实,活出本来的自己,而不是父母所期望的样子。

在治疗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庭——父母本身是老师或两个都是老师。这种情况就更麻烦,父母控制之手不仅在家庭,而且也延伸到了学校,这样孩子就没有一点自由。一位女性患者,她的妈妈就是老师,从小她就在严格的控制下长大——不能说错话,不能做错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不断地服从。而她也是一个乖巧的小孩,总是努力满足妈妈的期待。但无论她多么优秀,妈妈都不会对她满意和放心。她整个生活就好像24小时被盖世太保监视,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而每当她想做什么,或说什么话的时候,她总是要用余光来关注妈妈的表情。就算现在她长大了,发朋友圈都敏感,因为妈妈会监控她发的是什么。因此,她不敢做一点不好的事情,整个人一直规规矩矩。

因为她被控制的太久,早已经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滋味,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被命令,被要求,被指使,做那些别人认为正确的事情。一旦自由,脱离了监禁她的环境,脱离了控制她的人,那么她会变得茫然和恐惧,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不知道做什么才是对的、才是恰当的。因此她会再次回到或找到一个人去依赖,只有躲在“强者”的臂膀下,才能让她感到安全。

控制是一种剥夺,对自由的剥夺,孩子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他一直活在用黄金打造的笼子里。看似幸福,实则悲哀。心理作家武志红对此是如此描述的:“人生最大的噩梦之一是,身边有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她(他)都要纠正一下。并且,要你必须按照她(他)的来,否则不罢休,一件小事的纠缠,都能发展到要你死或她(他)自己去死的地步。之所以使用她(他)的说法,是因常见于母亲或妻子。因为她内在恐惧,没有安全感,所以她要死死抓住点什么,就像溺水的人要抓住一根游木”

控制型父母同时也是焦虑的父母,他会担心孩子不按他的期望发展,因此,当孩子在高考、找对象、职业选择等重要事件中,他往往比孩子本身还要焦虑。因此,一位患者在评价他妈妈的时候谈到:我要做好一切,因为我的裤腰带上还拴着妈妈,一旦我做不好,妈妈会焦虑到想要跳海……

焦虑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度保护,他们也会把别人说的很坏,把这个世界描述的很危险,只能信任他一个人。父母的焦虑会无形中让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他不能信任他人,这个世界和他自己。

过度保护往往造成了“无能”的孩子。一切父母都已经给他想好了,他自己不用操心了,他往往不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位焦虑的母亲对我说:如果我死了,估计孩子生病了都不知道去看医生。这也许是她焦虑的表现,但也许是实情,毕竟孩子的一生都是被她掌控,当她离开了,孩子如何依靠自己来生存?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他就是我的全部,我已经不在乎自己了。”一位母亲说道。这话听起来伟大,实则悲哀,你连自己都不在乎,你凭什么去爱别人?真爱永远只存在于两个人格相对健康的人之间,从来都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全情寄托。

当然,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也许可以暂时放下如此的控制,但在内心中他依然想试图利用治疗成为他重新掌控的手段,遇到此种父母我也是很无奈,毕竟他的手段很多,也很毒,就好像暴君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他带孩子来治疗是为了修理他,让他再次成为那个乖巧的小孩。因此一个女高中生告诉我,也许只有死,才能让父母醒悟吧。听到这样的话,看到种种悲剧的时候,我不禁感伤,他们(父母)就好像中了邪一般,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还要把孩子拉下水,就好像一个冤魂一般,死了还要找一个垫背的。虽然他们(父母)本身也是受害者(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但他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继续用爱的名义来摧残孩子呢?

溺爱型父母

此种情况比较复杂的,其中蕴含着父母本身存在焦虑性格、掌控欲望、自负心理、虚荣与面子、过度补偿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而溺爱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炫耀、包办、纵容、过度保护、认为孩子与众不同的……虽然这一切是以“爱”的过多表现出来,但这终究也不是爱。毕竟,爱是让孩子自由、独立、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把他放在一个温室当中或给他带上皇冠,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只会让他患上“公主病”或“王子病”。

有的孩子自出生就受到特别的对待,原因有很多,比如他是家族中唯一的男孩,或者他成绩很好,为家庭争光,而他父母喜欢到处炫耀,十分要面子。在父母的眼中他就是与众不同的,就是父母的骄傲,也会对他百依百顺。后来,又因为他在学校的突出表现,结果他也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从小就形成了一种病态的自负——我就是特别的,我就应该成功,应该被周围的人优待,应该与众不同。

自恋的父母非常“欣赏”自己的孩子,把他抬高到他所不是的地位,让孩子错以为自己真的如此出众。一位患者谈到他的父亲自负、势利、看不起普通的人,从小父亲就表扬他,说他与众不同,总是在别人面前炫耀他,对他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因此从小他就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精英。

溺爱的本质是爱吗?如果是爱,那也只是爱他自己。他很可能是把自恋幻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也如天神般完美。溺爱是一种虚假的爱,因此孩子终将因此迷失他自己,他根本就看不清楚自己本来的样子。

一位男性患者的父母总是以他为自豪,他妈妈总是和别人说,我儿子成绩有多好,工作有多好,挣钱有多少。他妈妈在别人面前要面子,自大,总是说自己认识多有能力的人,朋友有多少。因此他总是努力做一个好孩子,依赖妈妈,压抑自己,内心也崇拜和羡慕妈妈的能力。不过后来他谈到,长大之后才发现妈妈其实没有那么能干,只不过她喜欢夸大和吹牛罢了。

当然孩子都是聪明的,能够理解父母需要什么,往往也因此投其所好,满足父母的期望,成为父母所希望的人,当然他也获得了奖赏——父母更多的“爱”。这有点像驯兽师的把戏,动物做出了规范的动作,那么动物得到了食物和驯兽师的鼓励,这样一唱一和完美的演出,并得到更多观众的喝彩。

冷漠、残暴型父母

有时父母太过沉浸在自己的神经症之中或迫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不是忽视冷漠,就是苛责打骂,他根本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尊严的人,就好像是养了一头猪,只要饿不死就可以了。更有甚者对待孩子还不如对待一个宠物,毕竟,就算没有温暖还让孩子受尽折磨。记得一位患者告诉我,从小他做错了事情,甚至仅仅是父亲喝醉了酒,他就会被父亲吊起来打,打断了棍子就会用荆条。而母亲不但没有帮助他,还在一旁说:“打,狠一点打”。而另一位女性患者,她也稍有不慎就会被病态的父亲毒打,每次都是邻居来拉架才能解脱,而她的母亲软弱无力,无法保护她。

一位女性患者写道:“我是个精神乞丐,但凡我还没饿死的时候,我就不承认自己是乞丐,因为好像只要我寻求帮助,或者提出要求就会被拒绝或者被骂。

被责备,被挑剔,被批评是一种恐惧,害怕被骂,害怕被打。

在我妈眼里,我一生下来,我就是‘童养媳’,我爸又基本没有把我当女儿看待。我不知道我是谁。小时候,有时候作业写到很晚,虽然有个火盆,脚都是冰凉的,我觉得我真的不忍心对自己的小孩子这样,我怎么也会想办法呵护他一点点。但从小,我没有陪伴,没有任何关心。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呢?我不是你们的孩子么?我只是一个孩子呀!

我像个乞丐一样精神匮乏,但是我却不是乞丐,因为我总在渴望别人会主动为我做点什么。我是个孩子呀,他们是我的父母呀,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关心我一下呢,好像是我一直在求,在求他们的一点点的关爱。尽管现在有了成年人的壳,好像那个小女孩一直坐在脑子里。本来我还觉得他们改变了一点点呢,虽然现在也主动给我打个电话,但也是例行公事——你看我已经做出关心了呀。”

其实精神的伤害,自尊的剥夺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会在一个人心中留下伤痕。如此的怨恨并不会消失,往往会成为一种攻击性,攻击性往往会表现为对自己恨,对他人的恨或对这个世界的恨。而恨有时会表现为,自残、轻生、骂自己是垃圾,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对这个世界与他人的莫名地不信任,就算别人对他好,他都难以信任他人,担心别人有所求,有目的。如此怨恨的存在,让他不能处理好和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的关系。

不仅爱会传承,恨也同样会,当如此的恨传承下去,只会造成神经症的代际遗传,一代一代都背负着上一辈没有解决的内心冲突,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一位患者在咨询后给我发来了这样的邮件:“我昨天又打了我女儿,她不好好做家庭作业,还在本上乱划乱涂,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可能最近看到武汉杀人的新闻,内心深处很恐惧。想起那些可怕的画面,最近睡也睡不好,总之内心里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太强烈了,尽管老公多次劝我,女儿和我是平等的不要打骂,不知道我为什么控制不住我自己,性子一急一生气就这样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又不知道该怎样引导我女儿,我感觉心里没有爱和温暖,很阴暗。”

之后她报告了这样一个梦:这段时间我也常梦见我已故的爷爷奶奶,我昨晚做梦又梦见他们了,梦得好真实,我们又团聚了,他们好像在另外的世界里过的很好,很和谐。后来我又梦见了我妈,我说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还在人间吗,她说在人间照顾我的那个女人不是我亲妈,是她的一个姐们。从小到大总感觉妈妈对我不亲热,冷冰冰的,总爱打爱骂我,原来我的亲妈早已经死去了啊。她对我很亲热,像姐妹般那样。临别时,我说妈我好想你啊,她又化成火去她的世界里去了。

心理问题的本质在于爱的缺失,当一个人没有被真正爱过,那么他就会缺乏自我价值与自我认同,内心中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为何减轻内心中的恐惧,他会把自己变成一个乖巧、可爱、努力、道德、孝顺的人,这样他就能赢得周围人的接纳与爱,这样他才能减轻内心中的无价值感。

爱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但太多的父母受自己的神经症所困,把病态的要求当成了爱,他越“爱”孩子会让孩子越加无法接纳自我。当然对于父母而言也会显得很委屈,难道我还做错了?我为了他付出了那么多。不过据我观察,病态的父母已经沉浸在自己的神经症人格当中,他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病态的要求,那些是真心的爱,大多数时候他按照自己病态的要求苛责孩子,还硬把这一切说成是爱。

社交恐惧症跟原生家庭有关吗 社交恐惧症病态的父母的类型(2)

病态的父母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不在于继承了多少财产,而在于继承了多少爱。在我的生命中,最幸运的是得到了妈妈和外婆无条件的、单纯的爱。只有爱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一个人心中有爱,才能坚守他自己。

但当父母有病(当然可以说的文艺一点,神经症),虽然表面上他会给予孩子很多,但实际上他却剥夺了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不敢做自己,不能相信自己,也不能相信他人是接纳他的。他给孩子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创伤,而孩子就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填补,去医治自己。而医治也意味着扭曲,因为内心中的伤痛往往会幻化成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他会幻想自己成为另一个更优秀的人来逃避恐惧。正如,一些患者已经活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而活过,也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在我看来,很多被看做是有病的孩子,其实,他们的父母比孩子病的更重,应该治疗的是他们。但因为他们太过沉浸在自己的神经症之中,活在自己完美幻想之中,压根就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病态。正如,一个女孩告诉我,她妈妈一直有一个秘密在瞒着她,经过她的逼问妈妈才说出来,这个秘密就是:“面瘫”。小时候外婆说她脸大好看,结果她不停地掐自己的脸,但最后发觉自己的表情变得僵硬了,之后非常敏感自己的表情,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异常。其实哪里来的面瘫,这很明显是“表情恐惧”。而这么多年她隐藏的这么好,可见她有多么顾及形象,多么善于伪装。把一切认定是“面瘫”,那么她就可以不必面对自己是一个神经症患者了,她又可以维系完美自我的假象了。

病态的父母有时也好像祥林嫂一般,总是和孩子唠叨自己各种苦难与不幸,就好像整个世界都亏欠他,别人都在迫害他,周围人都看不起他一类。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往往会希望通过强大自己来结束父母的痛苦。一位患者是这样描述他的童年的:“我出生在偏远的农村,从懂事开始,上学后也是个很爱学习的好孩子。虽然说那时农村都一样穷,但我家似乎比任何人家都穷。那时的农村能拿来换钱的只有鸡、鸭、猪等,但我家就是养不成,好像着了魔似的,养什么都不成,特别是“猪”。妈妈是个多愁善感的农村妇女,因为穷,她平时很自责,我记忆中,母亲一直在责怪自己,是因为她的命苦,所以养猪、鸭、鸡才不成活。平时连一头小猪死了她都哭哭滴滴,我自然也受很大的影响,心里很不开心,也很难过,感觉很自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但我学习成绩好,这成了我唯一的支撑。” 压垮孩子的不是贫穷,而是父母面对生活时候的态度,当父母不能挑起生活的重担,那么孩子(尤其是长子)就会自动成为那个挑起生活担子的人。虽然在影视作品中这往往被传颂,毕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过于懂事,过于乖巧,过于早熟的孩子日后往往会出现大的问题。毕竟这一切都成了他人生的牵绊,让他一味地去救赎他的父母,撑起本不应该他来承担的责任,让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能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而活,最后被这一切拖垮。

正是一个又一个病态的父母,才导致了神经症问题的代际遗传的问题。在治疗中我接触到了很多父子、母子、姐妹、姐弟相继来做治疗的情况,他们往往有着相似的或不同的症状表现,但却存在相似的致病机理。比如,一对来治疗的姐妹,她们从小都没有被爱过,因此一个就拼命努力工作,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接纳与肯定;而另一个,虽然空有抱负,却不敢努力,只是依赖那些看起来成功的男人,通过“爱情”来摆脱自卑。其实她们都是在救赎自己,都是在用外在的光环与他人的接纳,以填补自己内心中因缺爱而造成的“空洞”。

因此神经症问题的代际遗传的问题,并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心理创伤的传递——上一辈把他的心理创伤及没有解决的心理问题传递给了下一代。就好像《天龙八部》的慕容复这个人物,他潇洒闲雅,武艺超群,身边又有一个貌美如花的表妹王语嫣。按理,像慕容复这样条件优越的富家公子,本应过着很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他却每天处心积虑,与很多人争斗,最后爱人也跑了,自己竟成了个精神失常的疯癫之徒。这一切,都怪慕容复的老爹,他直到死,都一直在敦促儿子一定要光复祖业,重建“大燕国”,慕容复就是为了完成他老爹的遗愿,才舍弃原本幸福安宁的生活,投入到残酷的江湖纷争当中,最后不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无所有了。

孩子往往成为一个拯救者,他被动地承担起父母的夙愿,但却成了他的枷锁。一位男性患者的父亲是孤儿,总是被同村的人看不起,因此他父亲这一辈子的夙愿就是被人瞧得起。虽然他父亲努力挣钱,最后还是失败了。这位患者从小就扛起了家里的大梁——不被别人看不起。但他背负了太多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这些日后将会把他压垮。

病态的父母其实也很可怜,他只不过是用他认为正确方式来“爱”孩子,虽然这种爱是毒药,但其实他本身也同样是受害者,毕竟他的问题正来自于他的父母,上一辈的问题。如此代际间的影响,一代影响一代,好像病毒一样蔓延。因此,一位患者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我觉得很害怕……怎么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被我影响,这是我最想为她做的事,我可以变得健康起来么?我保证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什么都可以做。”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病态人格给自己的人生造成的痛苦,她不想把这一切传染给孩子。但停止这一切灾难的关键就是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躲在幻想之中逃避恐惧,或利用孩子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

病态的家庭模式

容易出问题的家庭模式主要是一种失衡状态,大多有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家长,他好像暴君一样统治着这个家庭,而另一个往往过于软弱无法与之制衡。有时是父亲长期不在家或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强势的母亲独揽大权;当然相反也是成立的,母亲过于软弱,父亲强权,一切都要服从,母亲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毕竟她也只是囚徒。

一位女性患者谈到她的家庭模式的时候谈到,她妈妈是被宠大的,但爸爸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也非常有才能和修养,他很宠爱妈妈。但她的妈妈是一个独裁者,别人都要听她的,以她为中心。妈妈对她的的管制也非常多,她妈妈就好像慈禧一样掌控一切,而她则一直都是一个乖宝宝,始终没有自由,她不敢自由,一直在父母面前维系,我很好的假象。

一个强势的妈妈,一个不管事的爸爸;一个有追求和理想的妈妈和一个玩物丧志的爸爸;一个独裁的妈妈,加上一个软弱的的爸爸;一个能力超强、自负的妈妈,和一个无能无用的爸爸;一个祥林嫂似的妈妈控诉迫害她的爸爸及爸爸的整个家族,及一个如空气般存在的爸爸;只有一个妈妈,没有爸爸,妈妈就是主宰,就是一切,就是天(相反也同样成立)。如此的失衡会导致专制,而专制会形成唯一正确的思想,但如果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化装成美德的病态要求,那么这个孩子就万劫不复,处于精神炼狱当中。

离异与单亲的家庭也往往容易出现失衡,尤其当孩子和神经症倾向比较严重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一位男性患者,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了,结果他只能和妈妈相依为命。又因为妈妈和爸爸这面的亲戚关系不好,在爸爸去世之后,妈妈也断了和他们之间的往来。而他妈妈这个人极其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她对儿子也非常苛求,总是讲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在如此的精神监狱之中,他成了中国式好人,不敢得罪哪怕一个人,不敢坐错哪怕一件事,整天为了安全而卑躬屈膝地迎合所有人。

混乱的成长环境也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父母冷漠、家庭的变故、社会历史因素、非亲生父母等因素。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缺少安全感,让他感到没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在一个糟糕的环境中长大,他永远都不知道爱是什么滋味,就如同孤儿一般。一位女性患者,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因此,她有了两个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但这种结果是等于她没有自己的家——在妈妈家里的时候,妈妈的男友总是打她,用烟头烫她;在爸爸这个家,继母对她也不好,总是打骂和告状。结果在她10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最后是姑妈收养了她,但姑妈虽然养了她,但也仅仅就是没让她饿死,在精神上依然缺乏温暖和关怀。

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只感到这个孩子的坚强,她竟然可以活到这么大。因此当一个女孩告诉我,她11岁的时候就想把父母杀了,然后自杀,我一点都不感到震惊。这一切就好像物理学里面的力的作用,当反作用力有多大的时候,可以想象作用力有多大。一切都是守恒的,不仅仅是力,还有爱、伤害、怨恨、痛苦。

不经过反思的亲情夹杂了太多的为所欲为!

“每次跟别人说到父母,那些人,那些医生,总是说:‘怎么能讲父母呢?’父母,在中国是一个大词,它代表的太多了,我多希望我能有一对孝敬的起的父母,还能领个好名。有的说我吃的好,喝的好,还讲父母有问题,他们停留在用肚子想问题,我也解释不了。有的子女很孝顺,就像农夫对种子浇水施肥,种子开花结果一样,本是顺其自然的反应,不值得弘扬,值得羡慕。那些观察者说是道德,好像他们是为了‘道德’才孝顺,我不相信道德,只相信人性,不害人,你祖宗就有德了。我曾想过,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变成如今这样子,怪你们解决不了问题,我想去把太爷的祖坟砸了,我想问他是什么驱使我的老子对名利这么向往,我改变不了父母的天性,但我需要的不是这些。

孝道,就是老子踢了我们一脚,还要美化成对我们好。似乎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纯金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不领情就会被身边人和社会批判成一个坏孩子。而父母也从不会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在这种‘美德’的掩护之下,父母往往做尽伤害孩子之事,却又自以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竟然又由然而生一种神圣的自豪感。”

虽然孩子满身伤害,但却因为孝道而不能反驳,毕竟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在如此的社会文化之下,父母往往可以肆意地伤害孩子,却被冠以美德,而孩子满身伤痕还要感恩戴德。

被伤害的孩子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他把所有的问题都责怪到父母身上,而无视自己应该承受的责任;而另一种,虽然他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悲剧正来自于父母,但因为孝道——我应该是一个孝顺的人。所以,他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会因为自己对父母的怨恨而痛恨自己。他认为自己应该原谅父母的过错,他应该坚强到不被伤害,并宽恕这一切。

其实,真正的孝,并不是我们应该原谅父母,而是当你可以理解和同情父母的时候才会发生。但这种发生并不是来自于主观命令,而是一种情感体验——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当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原谅和接纳,只是要求自己,那这只是假装孝顺而已。

一个人的童年和父母对他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或者说,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很深刻和持久的影响。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对我们的不接纳,否定和苛责,缺乏真正无条件的爱,那么我们在内心中也就无法接纳那最真实的自我,也就缺少作为一个人真正的自信。

恐惧就好像是一个黑洞,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被填满。此种恐惧并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就好像是一股能量体,诸如,伤害、抛弃、恐吓、否定、控制、弱小、无助一类的混合情感。如此负性的能量体有着强大的力量,它会迫使我们逃避它、顺从它、并被其所左右。这也解释了一些患者谈到,很多道理他都懂得,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此时,他就好像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理智的,一个是非理智的,虽然理智的自己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在面临他所恐惧的情景的时候,他无法自控,整个人会陷入到强烈的恐慌与惊恐之中。其实,此种恐惧不完全来自于当下,也来自于过去的伤痕,内心深处的恐惧。虽然过了很多年,我们自以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软弱可欺的自己,我们自以为已经足够成熟和坚强,自以为已经强大到不会被伤害,但内心最深处的自己其实依然没有变,他依然是那个受伤的孩子。

一个人外在越显得强大,也许内心就越加的脆弱。越是用成功、权利、地位、尊重、和谐人际、完美品德来维系自己的优越感,来维系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崇高的地位,其实越说明他活在一个壳子当中,他通过这个壳子来保护脆弱的内心。似乎这无可厚非,但一个人不能一直成功,一个人不能一直优秀,一个人不能一直完美无缺,一个人也不能一直超越他人。越是躲在壳子当中,就越害怕光环的破碎,就越恐惧直面内心中弱小的自己。

在这种恐惧之下,任何理智的说教都无法走进他的心,就好像一个被恶狗追赶的人一样,他只有不断地逃。所以他不得不成功,不得不完美,不得不卓越,不得不强大,这一切成了他人生的魔咒,让他停不下来。虽然这是他自我救赎的方式,但却也因此彻底迷失了他的本性。

最后以,纪伯伦的《论孩子》结束这一章,诗题虽说是论孩子,却是说于父母听的。说的是现今无数教育、亲子沟通的最大的前提:孩子之于父母,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个中心问题决定着家长与孩子以后所有的相处关系。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你生命之外的独立存在。他由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他有他自己的人生使命,他的生命之箭,向着他的未来飞驰,我们就是那推箭的弓。我们帮助他,迎向他的目标,我们帮助他,成为他自己。相反,我们无法代替他们思考,我们不能包办他们的人生,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惊恐、焦虑,化成螳螂之臂,阻挡孩子的未来和发展。

社交恐惧症跟原生家庭有关吗 社交恐惧症病态的父母的类型(3)

《On Children》

《论孩子》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