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看法(为何春秋战国时期要变法)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灭六国,建立秦朝,追本溯源是得益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富而兵强,在综合国力上逐渐地超越了其他六国,最后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
从秦国的统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套先进的制度可以对一个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在商鞅之前,魏国的李悝就曾经进行变法的改革,让魏国强盛起来。商鞅、吴起等人的变法思想都受到了李悝的启发。但是,李悝死后,魏国并没有对变法的内容彻底地坚持。
秦国的商鞅变法吸取了魏国的教训,抵抗住了旧势力的反抗,将变法的内容在秦国落实的非常彻底。
那么,问题来了:李悝、商鞅等人变法之前,各国实行的是周朝的制度,这套制度运行了将近八百年,为何这期间就没有人提出对其进行改革?
变法改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是啊,如果站在当时的统治者立场,他们一定认为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全国的土地都是我的才最完美。
但是,你想想,统治者想要对远离自己的土地进行直接的统治,那个时代,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庞大的官僚体系作为支撑。
供养庞大的官僚体系,社会的生产力又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条件是周朝奴隶制下的社会所不具备的,因此,周天子和诸侯们不得不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戚。
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如何决定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的。
图 | 决定生产力的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对农业生产影响最直接的两个因素是:一、农业生产工具;二、农业技术。
这两个决定性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取得了技术的突破。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在农业生产工具上取得突出性的进步,是因为当时的冶铁技术取得了两项重大的发明,一个是关于铸铁(生铁)的冶炼技术,另一项就是铸铁的柔化技术。
这两项铸铁关键技术的重大发明,使得铁制农具很快在社会的农业生产中普及开来,促使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中国早在殷商和西周的时代,就已经发展出了很高水平的青铜冶铸技术,铸造大型的青铜器。比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还有西周时期的“大盂鼎”、“大克鼎”等。
图 | 司母戊鼎
由于继承和发展了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在长期的青铜冶炼技术运用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也很早就在社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这要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
如果要冶炼青铜或者铁,首先必须得将生的铜、铁进行熔化。其中,铜的熔点约为1083℃,铁的熔点要更高的温度约1535℃。
要想把熔炉加热到这样的高温,即使在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面临何等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风箱的帮助,普通煤炭的火焰温度很难达到铁的熔点。
因此,古代铁的冶炼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风箱的发明。
春秋时代,中国古人已经开始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炉体可高达1.2到1.5米左右,炉缸上设计了一或两个鼓风口,并且带有鼓风设备。
图 | 春秋早期的冶炼炉
而发展到了春秋后期,古人改进了炼炉的鼓风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炼炉的温度,于是,发明冶炼铸铁的技术。古人将铁炼成液体,加速了冶铁的过程,大幅度提高了铁的生产率。这对于冶铁业的发展以及铁制工具的推广和使用,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 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到了战国时代,铸铁的工具已经在社会中开始广泛使用。
但是,早期的铸铁是白口铁,很不耐用。因为白口铁又脆又硬,非常容易折断。因此,当时的劳动人民从又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
第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铸铁经过高温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之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了战国晚期,又发展出了黑心可锻铸铁,这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其韧性要比白心可锻铸铁高很多。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铸件在脱碳不完全时,表面的外层已成为钢,可是其内层依旧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铸件完全脱碳时,白口组织就消失了,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其依然保有铸件的特点(有缩孔、气眼等特征)。百炼成钢,就是这个意思。
图 | 春秋时期的宝剑——龙泉剑
当时的人还利用控制退火的办法,创造出了表面上为低碳纯铁、中心高硬度的复合铸件。在使用中把铸件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特定的工具,要求既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又有要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在各个诸侯国范围内广泛地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性。
中国古代的铸铁柔化技术,要比欧洲早发明二千多年。直到十八世纪,欧洲才有白心可锻铸铁,十九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
二、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年间,桔槔的灌溉方法已经在中原地区普及,桔槔也代替了过去抱着汲瓶来灌溉的原始方法。
桔槔也称为“桥”、“吊杆”,是由两根直木组成的,其中的一根直木竖立在水源边上(河边或井边);另一根直木用绳横挂在竖立直木的顶上。在横挂的那根直木上,一端系着大石块,一端系着一条长绳,用来挂装水的容器(汲瓶或水桶),这种汲水的方法就是利用杠杆原理。
图 | 桔槔取水
人们在需要汲水时,只需要把长绳一拉,让汲瓶或水桶浸入河中或井中;装满水后,一松手,由于另外一端结有石块,汲瓶或水桶就自动升上来了。
《庄子》中记载了春秋末年子贡的话
“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天运篇》;
《庄子》还记载颜渊的话,说:
“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
——《天地篇》
这些话,都说明当时的桔槔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汲水的情况。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早期,中原地区原本使用一种称为“耒耜”的脚踏工具。这就像今天的铁锹,耕作的人需要用人力一锹一锹地挖土,费力又低效。这种耕作方式叫做“垦耕”。
图 | 耒耜
所谓的垦耕,就是用耒耜这样的工具将土一块块地掘起来。每掘开一块土,耕作的人就要退一步。想象一下,我们拿着一把铁锹去开垦大片的土地,这种耕作方法的效率可想而知。
自从春秋后期,为了提高耕作的效率,农民发明了牛拖犁来垦耕的方法,垦耕从这以后就变为连续向前的运动,用力少而效果好。
从出土的先秦时代的青铜牛尊来看,春秋后期的牛都已穿有鼻环,说明当时的牛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而且,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关性的联系,孔丘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想而知,牛耕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
图|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青铜牛尊
为了让农田里的庄稼长得更好,中国的农民发明了一种简单却非常合理的种植方法——垄耕种植法。
垄耕种植,顾名思义,就是将庄稼成排种植在稍微高出来一点的垄上,垄与垄之间相对低洼的土地被称为沟。
为什么庄稼这样种产量就高呢?这里面有四个主要的原因:
- 一、它可以保证每株庄稼独立成长,互不干扰,光照比较均匀。这用科学的白话讲,就是能量转换的效率高。此外,由于庄稼排列整齐,中间有成行的空隙,比较通风,在快成熟的时候不容易腐烂。
- 二、它避免了农民在地里行走踩坏庄稼。农民为何在地里行走?因为,庄稼从播种(或者移植秧苗)到收获,需要除草、施肥和间苗,有一大堆的农田劳动要做。
- 三、便于灌溉。如果将一盆水泼到水泥地上,肯定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依然干燥。但是,如果地上有一道道的沟槽,水就会自动沿着低洼的沟槽扩散开了。在田地里,植物的毛细作用会让长在垄上的庄稼根部自动从沟槽中吸水。
- 四、提高土地恢复力和耕作效率。垄和沟在两季种植之间是互换的,每季庄稼收获完毕,要将田重新耕一遍,这时垄就变成了沟,沟就变成了垄,这一方面实现了土地的轮流修耕,可以保证地力的恢复,另一方面便于牲畜耕种土地,因为牲畜不可能像人一样往任何一个方向挥锄头,它只能在田里走直线。
图 | 垄作的耕种方式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推行、垄耕耕作技术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的生产力包括了实体性要素,和智能性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组成部分,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智能性要素包括了科学技术、生产管理,它们是生产力的真正决定性要素。
技术的进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因为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没有改变,新技术所蕴含的能量还远远没有得到释放。在春秋战国时期,最直接的体系就是土地制度,当时的“井田制”使得大量的土地收获不了它应有的产能,这就产生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社会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均实行周朝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所谓的井田制,就是用“井”字将一块耕地隔开成九宫格。九宫格外面八个格子称为“私田”,分别给八户农奴人家去耕种,产出的粮食农奴自己留下,但是,土地的所有权还在贵族手里。而井字中间的一个格子是“公田”,八户农奴都有耕种公田的义务,但是公田产出的所有粮食都要交给贵族,这就相当于给农奴私田的税收。
图| 井田制
这样一看,你一定感觉这“井田制”设计的还挺合理的,农奴们没有土地也不至于没饭吃。然而,这制度看上去美好,但是在它真正执行的时候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实际情况是,私田的面积要远远小于公田,统治者才不会傻到将粮食白白给农奴呢,对他们来说,农奴的土地只要保证他们饿不死就行了。这样一来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是农奴,在搭理贵族的公田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我们会认真的去干活吗?
我们之所以说,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其制度来决定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 首先,我们每个人,天生是都具有惰性。是个人都想干“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不想自己过于劳累。这时候,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人去努力工作。
- 其次,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能力各不相同。这也比较容易理解,有的人擅长种地,有的人擅长打铁。即使做一样的工作,付出同样的时间,不同的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各不相同。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会尽量将生产资源分配给生产效率高的人。
然而,“井田制”的社会制度无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农奴们对于搭理公田缺乏积极性,生产效率自然也提升不起来;贵族们想提高生产效率,在无法发挥农奴们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为的监管,这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但是收效甚微。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问题,最要命的是贵族们对土地的经营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土地属于国有,不能买卖。那些经营不好土地的人也就无法通过交易,将生产资源转让给生产效率更高的人。你想想,如果一个纨绔子弟荒废了大片的土地,这土地那边际收益的价值岂不是被白白浪费了?
正是这样,在农业生产工具以及耕作技术都取得大的发展的情况下,眼看着“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抑制农业生产效率,制约着国家的发展,有头脑的诸侯、客卿们,都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因此,他们怀着发展生产力的强烈诉求,先后掀起了变法的风潮。
技术的进步,迸发了发展生产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社会的制度进行改革李悝、商鞅、吴起等人,分别在魏、秦、楚实施变法。改革派与旧贵族之间进行了一场殊死博弈,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对历史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以秦国的商鞅变法为例。
图 | 商鞅变法
秦国在变法后废除了“井田制”,将土地制度变为私有化制,即允许土地资源的自由交易。在变法后,秦国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新法规定了农民必须用实际的财物交税。这样,将税赋定为统一的标准,一旦土地产出大于税收的标准值,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劳动者自己的,这样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这样,整个社会的农业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
- 耕地面积增加。新法奖励垦荒,这样一来,使很多荒芜的土地就有了交易的价值,贵族们纷纷将其开垦成农田。这样一来,秦国的耕地面积就多了,能养活的人自然也多了。
- 生产资源能合理的分配。就是亚当·斯密说的“市场那双看不见的手“,通过土地交易,将土地从不善经营者手中,转给善于经营土地的人,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动态分配。
- 人口、兵源增加。井田制的废除,不但解放了农奴,使其成为农民。同时,在耕地面积增加,人口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闲置的劳动力就是兵源。
- 贵族没落、集权政治。因为拥有永久的土地、世袭的爵位,贵族才能世代影响政治。但是,在新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允许土地交易后,贵族们一旦失去了土地,也就沦为平民了,在政治上就再也没有能力对诸侯施加影响了。
- 郡县制-官僚政治诞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诸侯就能养活庞大的官僚系统,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了。国家的管理、组织效率大幅度提升,对六国呈现碾压之势。
经过了商鞅变法,秦国在农业生产力、生产效率、国家的管理、组织效率上都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秦国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对六国简直是“降维打击”,到了秦王政时期,终于统一了天下。
结语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决定了人们争夺的利益各不相同,争夺利益采用的手段不同,其社会形态也就有所不同。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提高遇到制度瓶颈后,强烈的发展诉求必然会逼着社会制度改革。
这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所说的历史必然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